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4 09: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
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
1956年毛泽东所做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什么?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
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2)时间、地点:
(3)内容:
(1)历史背景:
1956年,在北京召开
(1)分析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2)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4)影响: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三大改造完成);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5)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情所以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大会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落后的农业国
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对主
要矛盾
第一对主
要矛盾
我国的实际情况
人民的要求(或需要)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一、在探索中的失误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时间:1958年。
(2)内容: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概况: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评价: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5)影响: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现
后果
评价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探索中的失误
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
追求“一大二公”,变革盲目求快求纯。
 加自然灾害,造成1959至1961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 大跃进 ”运动
1.开始时间:
1958年
2.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工业上钢产量翻番,
农业上粮食“放卫星”
高指标:
浮夸风:
共产风:
瞎指挥:
不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一切归公社所有,
大办公共食堂等
假话盛行
1958-1961年
3.大跃进的表现:
(2)农业生产方面: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
(3)有些地方号召人们大放“文艺卫星”。
(1)工业方面:不断提高钢产量指标,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展开全民炼钢运动。
拓展:
4.大跃进的结果: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工业上:大炼钢铁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
农业上:浮夸风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叫大公社。……这个东西可了不起,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8.8.30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
大锅饭、平均主义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人民公社社员的大锅饭
  “大跃进”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大跃进”
相关链接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表现:
工业上,大炼钢铁;
农业上,虚报产量。(浮夸风)
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得到什么教训?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3.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天灾
人祸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严重
“大跃进”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
调整(八字方针)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4.国民经济调整
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
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千人大会
这次会议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1.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时间
1966年夏——1976年10月
二、“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文革开始
1966年夏,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实际上指出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3.指挥机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
人组成中央文革小组。
拆寺庙 斗和尚
改旧名
毁文物
拆匾额
烧古籍
红卫兵运动
4.动乱局面
大字报满天飞
“三忠于”即: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四无限”即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要“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
5.动乱表现
①“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②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③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 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批斗彭德怀
(2)批斗“走资派”
批斗文学人士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彭德怀、刘少奇等都遭到迫害,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6、正义的抗争:
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等)针锋相对的斗争。
二月抗争的实质:
老革命家对"文革"的抵制。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利用其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和毛泽东对他的信任,结成反革命集团。他们打着拥护毛泽东的旗号,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残酷迫害干部和群众,安插亲信,培植死党,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万岁不离口,
语录不离手,
当面说好话,
背后下毒手”。
---周恩来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
“四人帮”
张春桥
姚文元
王洪文
江青
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利用毛泽东对他们的信任和“中央文革”的权力,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相勾结,狼狈为奸。
结束
文革中,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逐渐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毛泽东多次批评他们,说他们是四人帮。
江青反革命集团形成:
“四人帮”
相关史事:四五运动
相关史事
1976.1周恩来逝世
清明节前后,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释疑解难
你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第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
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和四人帮之间的斗争白热化。10月6日晚8时,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名义,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叶剑英与华国锋在天安门城楼上
结束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文革结束标志:
6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7启示和教训
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
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和大港油田,1965年,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
工业布局改善、门类增多。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新兴的电子、原子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第发展起来。
(2)交通方面: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
成绩。
归纳全面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
(3)科技方面: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居世界领先地位。
三、建设成就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一颗氢弹爆炸
第一枚火箭
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
交通
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包兰铁路
建设成就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1957年
1965年
193
676
1.3
1132
2.3
146
1223
535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巨大成就
2.模范人物
助人为乐、爱国爱民
不怕困难、艰苦创业
热爱人民、鞠躬尽瘁
“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3、文革期间成就
1、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2、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籼型水稻。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中共八大
“大跃进”人民公社 化运动
国民经济调整
文化大革命
粉碎“四人帮”“
1956
1958
1961-1965
1966开始
1976
建设成就模范人物
知识点
总结
巩固提升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B
2、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福墨字对联依稀可辩:“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4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A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