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重点文字图画说(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泰山版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重点文字图画说(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泰山版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泰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2-04 07: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9课 重点文字图画说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 2.能根据文本内容合理选择图片,设置图片合适的版式、样式及效果。 3.理解“图合文意”“协调统一”等配图原则,能做出有自己创意表达、有一定艺术设计水平的作品。
教学重点 根据文本表达和个人审美,创意编辑图片
教学难点 对文字和图片加工前进行整体的设计与思考。(突破方法:引领学生体验,师生交流促进提升)
教学方法 创设“我做美术小编辑”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展示活动情境 我们的校园风景优美,诗意无限:看,一排银杏耸入云天,一亭藤蔓钩钩连连,睡莲无穷碧,牡丹红艳艳······ 为了颂扬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我校即将举办“穿越千年,诗文校园”的阅读推广专题活动。 详情如下: 选取和我校美丽植物或景物紧密相关的古诗、名家优美散文、自写文章,进行艺术加工,最终遴选每类各十篇入选学校宣传栏,进行推广阅读。 像这样的文章能入围吗?(师展示一篇未经任何艺术加工的文章。) 那你认为怎样的文章才可能入选? 综大家所述,看样子,除了文章本身文本好,我们还真得当个美术小编辑才行。那今天,于老师拿两本书来开启“美编”之路,一本是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一本是信息技术课本。 二、自主探究 想当个真正的美术小编辑,可是需要诸多本领。老师准备了三步骤策略,只要每步稳扎稳打,一定能够成功! 第一步:“精确模仿” 师:请看《咏柳》《望天门山》,像这些优雅的古诗再配上精美的图片,真让人手不释卷。那么,怎样做出这样精美的作品呢? 要求: (1)对照课本,各小组自主从古诗《望天门山》《夜书所见》《咏柳》中选择一首古诗,或者从《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中选择一篇课文开始制作,力争和课本效果做得一模一样。 (2)如有困惑、困难,请自学本课“图文并茂更生动”环节。 (3)完成后请思索通过实践,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生:参照课本操作步骤和插图,自主尝试练习。 教师巡视。完成的同学可以离开座位帮助本组同学,小组长检查本组完成情况。 请学生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讲解。 板书: (1)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2)选择合适版式 教师强调: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时,注意鼠标指针的变化分别代表的含义,尽量不要改变原始图片宽与高的比例,避免图片的变形和失真。 评价学生演示,学生继续调整自己的作品,直到满意为止。 设计意图 采用“原样照印”式制作,用作品样例以“原生态”的信息表达方式呈现任务要求,更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也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探究热情。 倾向转向,落实核心“重点文字图说话”。 师:大家模仿得如此精确,恰当运用了“衬于文字下方”的版式设置,又准确地调整了图片的大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离真正的美术编辑又靠近了一步,那请大家思考: 那位美术编辑当时为什么用“衬于下方”的版式来进行设计?为什么没有用“四周型环绕”的版式?你认为他是怎么想的? 为加深体验,让我们捧起课本,品读古诗文吧。 然后大屏幕课件出示使用了“四周环绕”版式的同一篇古诗文,学生看屏幕,再读。 引导学生对比后,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引导深入对话,体验古诗文的深远意境。大幅背景衬于文字下方,更能渲染引人深思的古诗意境,有助于引导读者进入诗人所描绘的世界。 总结:图片是为文字服务的,文本是锦,图片是花,而如何做好“锦上添花”,我们则需要根据具体文本和图片情况,下一番心思来谋划和设计! 第二步:“火眼金睛” 这里,我请大家继续欣赏四年级一位大哥哥的一份匠心独运的作品“法布尔的昆虫世界”,此刻活动也进入第二步“火眼金睛”。 (1)欣赏作品,思考这份作品的图片处理有什么特点。(作品图片采用了“柔化边缘”样式)这种效果是怎样做出来的? (2)视频展示:设置图片样式的方法。 (3)品评鉴赏。 可选取图片处理风格统一的作品欣赏,也可找出选取的样式较多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比评价。还可对比经典课文《清明上河图》(里面图片风格统一带来和谐的美感),再次说出自己的感受与观点。 尝试配图(课文《纸船和风筝》《九寨沟》),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给图片添加合适的样式。 师生交流: 样式的灵活选取运用情况。 可谈样式的局限。 Word中对于图片的样式,尽管较为丰富,但最多只能是选择某一样式进行简单的调整,若有更为复杂的需求,还需使用其他第三方专业软件(如Photoshop等)进行加工。 设计意图 这里设计看、说、做三个环节,变换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既引导学生快速学习。样式的使用,又引导他们从整体布局风格的角度考虑如何更好地将图文进行融合。 三、自我创作 第三步:“创意飞翔” 真正的编辑有两个本领,一个是过硬的技术,另一个就是有设计的心灵。同学们看,我们文本中的图片,已经在我们具有审美眼光的加工创造下,越发具有了灵性和活力,灵活、艺术的图片处理对于文字来说,就是锦上添花,和优美的文字一起相得益彰。 现在我们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美术编辑,那就开始工作。施展我们独特的创意,创作精美的作品,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要求: (1)选取一篇文本和相关图片素材进行创作。 (2)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先设计,再创作,反思后,再修改。 学生设计作品,教师巡视指导。(配轻音乐:欢乐的童年) 设计意图 将所学信息技术技能应用于活动实践,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更好地服务于学习、生活的意识。 四、作品展评 典型作品展示,先自评,再师生评价。 串联学生进行组间点评,可现场接受建议,修改美化,使作品更有设计感和艺术水准。 五、总结延伸 重点文字图说话,文和图,重心在文字,点缀在图片,往往图片的巧妙设计又会使文章熠熠生辉,甚至会与文字定格在一起化为经典,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 学海无涯,要想对文章和图片进行更为专业艺术的编辑设计,我们万不可停下求索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