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
登快阁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意境鉴赏,明白“快”的不同对象及其变化过程,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教学重点)
3.通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教学难点)
4.背诵全诗。(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提问:
有谁知道我们的家乡彭水最早建立的宾馆叫什么名字么
你还会联想到哪一个同名的地方呢
为何它们均以“山谷”命名呢
(纪念山谷。山谷二字代表了山谷遗风、山谷精神)
师:一千多年以前,黄庭坚被贬谪黔州(今彭水),从此,失意的诗人便与这一方灵秀的山水草树结下情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黄山谷,感受山谷遗风。(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意境鉴赏,明白“快”的不同对象及其变化过程,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
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 4.背诵全诗。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依据课下注释大声朗读诗歌(2分钟)
读完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3分钟)
自看工具书:1、了解作者 2、了解写作背景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诵读该诗。 2、(1) 翻译一下首联。(2)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
3、(1)翻译颔联。(2)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4、(1)翻译颈联。(2)颈联运用了什么典故?
5、(1)翻译尾联。(2)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 6、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
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一)1、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英宗治平三年,黄庭坚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黄庭坚性格刚直,再加上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2、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它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
3、(1)明确字音。
了却(liǎo) 澄江(chéng)
(2)解释下列词语:①痴儿:作者自指。②青眼:即黑眼珠,指正眼看人。③聊:姑且。④与白鸥盟: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⑤倚:倚靠
(二)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 翻译一下首联。明确:我并非大器之人,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趁着傍晚雨过天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2)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 用《晋书·傅咸传》所载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之典,
3、(1)翻译颔联。明确:举目远望,万木萧条,浩渺的天地更显辽远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之下的江水也更显空明澄澈。
(2)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4、(1)翻译颈联。明确: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2)颈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 前句《吕氏春秋》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句用《晋书》中阮籍青白眼事。
(1)翻译尾联。明确: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2)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白鸥盟:鸥鹭忘机,出自《列子》
6、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明确: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
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
此诗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诗人官场工作为民尽力服务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并不矛盾的观点;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并举;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知己和自由的可贵、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
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1、(1) 翻译一下首联。明确:我并非大器之人,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趁着傍晚雨过天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2)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 用《晋书·傅咸传》所载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之典,
2、(1)翻译颔联。明确:举目远望,万木萧条,浩渺的天地更显辽远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之下的江水也更显空明澄澈。
(2)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3、(1)翻译颈联。明确: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2)颈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 前句《吕氏春秋》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句用《晋书》中阮籍青白眼事。
4、(1)翻译尾联。明确: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2)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白鸥盟:鸥鹭忘机,出自《列子》。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答案】1.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2.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3.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4.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5.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九、课后作业
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知识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
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全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