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茶馆(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茶馆(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4 13:1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
茶馆
教学目标:
1.了解老舍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茶馆》及话剧知识。
2.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概括人物形象。(教学重点)
3.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老舍茶馆是中外游客到访北京的一个重要景点,自1988年开业至今接待了近47位外国元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而这个茶馆闻名遐迩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和他的不朽之作——《茶馆》。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老舍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茶馆》及话剧知识。
2.揣摩人物语言特征,概括人物形象。
3.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阅读课文:简要说说你读到了哪些内容?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6分钟)
1、了解作者、本文的写作背景。
2、了解老舍话剧《茶馆》及戏剧相关知识。
3、通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自学指导二(8分钟)
1、节选部分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2、请结合人物语言,分析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人的形象特点。
3、文中从哪些地方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自学指导三(6分钟)
1、本剧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色? 2、分析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点拨一:1、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一批老艺术家也重新焕发了青春,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老舍在写现代题材的同时,又写了历史剧,主要是受1956年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启示和鼓舞。老舍衷心拥护这一方针,并要为此做出贡献。老舍在回答为什么单写一个《茶馆》时说:“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从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2、《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罪恶,宣告了旧社会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的主要特点: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话剧是一种以动作和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
3、课文选取部分,主要写了戊戌变法时期的四件事,刘麻子说媒,康顺子被卖给庞太监、秦仲义要办厂搞维新、常四爷谈国事被抓。
点拨二:1、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走狗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李三、小妞、乡妇、老人等等。
2、①王利发:作为大茶馆的掌柜,既有老实、善良(如悄悄向常四爷介绍马五爷的背景,劝他说话“留点神”,劝众茶客“莫谈国事”,包括对喝蹭儿茶的唐铁嘴的态度等),力图适应各种环境以求生存的一面,又有自私、精明、圆滑(如对秦仲义的奉承,对涨房租的搪塞,又如在给乡妇烂肉面问题上,既称赞常四爷“积德行好”,又说“这路事儿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并询问秦仲义的意见,两面讨好等)以求保全自己的一面。这种性格是由于家教“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使然,更是由社会动荡不安的环境和茶馆掌柜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②常四爷:对神气十足的二德子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在全茶馆的人司空见惯,对刘麻子给太监买老婆不置一词的时候,只有他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加以指责;对乡下人卖儿卖女现象的关注,对洋货充斥的感叹,以及“我看哪,大清国要完”的忧虑,都表明他是一个耿直、正派,看不惯社会丑恶,富有爱国之心的人。
③秦仲义:作为一个家道殷实的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的维新派,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来到茶馆,有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气势。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表示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颇有些自命不凡——只有自己懂怎样救国;与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庞太监针锋相对等等,处处显示着他的身份地位与性格特征。
3、 文章以众多事件,多角度地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①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打群架;②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监竟然娶妻;③八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老人沦落街头;④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入火坑;⑤常四爷因为一句话被捕入狱;⑥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
点拨三:1.《茶馆》语言特色:①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②每个角色都在说自己的事,可是又都与时代相关联,从中折射出时代的影子。③丰富的潜台词。
2. 《茶馆》艺术特色:①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②特殊的戏剧冲突。③充满幽默的语言风格。
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
本文节选部分描写清朝末年戊戌政变失败后的时代,在表面看似生意兴隆的裕泰茶馆里,却笼罩着一种凄惨、冷酷的气氛。破产农民康六被迫将十五岁的女儿卖给宫里的太监庞总管;正直、爱国的常四爷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进监狱;一心想办实业的维新资本家秦仲义和卫道的顽固派庞太监唇枪舌剑。从第一幕中,暗示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大,宫廷生活的腐败与荒淫,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正直的爱国者惨遭镇压。
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茶馆》语言特色①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②每个角色都在说自己的事,可是又都与时代相关联,从中折射出时代的影子。③丰富的潜台词。
《茶馆》艺术特色①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②特殊的戏剧冲突。③充满幽默的语言风格。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问题:在当今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的形势下,如何让经典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明确 用多种艺术形式演绎出经典作品的不同韵味,挖掘出作品的深度;不陷入套路化、娱乐化怪圈,注意经典作品保量提质;以经典作品带动与之相关的回忆著作和商品的传播,促进经典本身的流传;演员勤奋刻苦,寻找塑造人物的感觉,追随人民,走进现实。
九、课后作业
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知识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
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全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