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4 13: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其学术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通过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重点)
3.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证。(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读史可以明智,阅读科学史文章,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准确地认识一-些科学、文化问题。
古代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多经验、少研究,多技术、少理论 古代中国的科学研究是不是常常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学习本文,你会对上述问题得出自己的判断。(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作者及其学术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重点)
3、了解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证。(难点)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阅读课文《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字、词、句。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6分钟)
1、了解作者、背景、文学常识
2、阅读全文,说明本文的写作思路。
3.请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
自学指导(二):(6分钟)
1、浑盖之争”被称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它有什么意义和影响?这场论争体现了怎样的科学原则?
2、浑盖之争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盖天说与浑天说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4、本文在阐释各种观点时主要采用了引用与比较两种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其作用。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一)1、作者:关增建,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
2、全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文章先提出我国历史上的浑盖之争,总领全文,然后分别介绍了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四种天文学说,既而解说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最后对这场论争进行评析,分析了这场论争的影响、特点、秉持的原则等。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引出“浑盖之争”。
第二部分(第2-9段),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四种观点——“‘天圓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以及它们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相互关系,进而引出核心话题“浑盖之争”。
第三部分(第10-15段),引经据典,列举事例,具体介绍“浑盖之争”。
第四部分(第16段),概括并高度评价“浑盖之争”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作用与意义。
3、①西汉扬雄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做了批驳。其中盖天说认为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因为太阳太高了,人产生了错觉。对此,扬雄做了实验,到高山顶上取一水平面,验证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往上传播的,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
②王充认为,太阳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对此,浑天说者的态度是,只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太阳是从地平线下升起,又落到地平线下,它即使出入于水中又何妨?何承天对太阳在水中出没的问题辩解说:太阳入水把水烤干,是百川之水的入注,才得以补充。
③葛洪认为按照盖天说的观点,太阳落山时应该呈现“竖破镜”状态,但实际观测到的情况是太阳落入地平线时呈现“横破镜”的状态,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
④朱熹认为,到底盖天说正确还是浑天说正确,可以通过制作仪器来验证。根据盖天说无法做出仪器,根据浑天说可以做出浑天仪,证明浑天说可信。
(二)1、(1)①这场论争有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讨论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等特点。浑盖之争引起了高度关注。更多的人投入到了对宇宙结构问题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更多的宇宙结构学说。浑盖之争持续时间很长,从公元前2世纪,持续到了公元12世纪,前后达一千三四百年。②成果丰富。这场论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我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2)科学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学说是否正确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浑盖之争是指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实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论证。
3、①盖天说:能够解释各种天象,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但这一学说与人们对水平面及光线的观测结果不相符。②浑天说:依据浑天说制订的历法符合实际,但它认为太阳要从水中出入的观点是不可思议的。
4、(1)引用说明。如介绍宣夜说时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的一段文字,既指出了学说出处,体现了其真实性,又完整呈现了学说观点及原理,也为作者进一步阐释提供了依据。
(2)比较说明。在介绍宣夜说时,作者注意与古希腊人的水晶天说作比较,通过比较,证明了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发展更接近宇宙的实际,赢得了学者的高度评价。通过比较,使观点更加清楚。
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
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历史上备受推崇。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微写作:道尔顿发现色盲症,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正因为他们不仅抓住了机遇,而且有着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所以才有了这些科学发现。古今中外有许多科学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请仿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的形式,选择一位熟悉的科学家,为他写一段文字,介绍其经历和成就,体现其科学精神。不少于100字。
解析:写作指导:(1)选取合适的写作对象,如邓稼先、袁隆平、钱伟长、霍金、达尔文等。
(2)语言要简洁精练,高度概括人物的经历和闪光点,寥寥数句,展现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3)对人物事迹的评价,要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挖掘其成就背后体现出的科学精神,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
(4)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5)语句清新,文笔优美。句式上可以长短句结合,风格上可以刚柔并济,抒情、描写、议论等各有侧重,也可以恰当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使人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九、课后作业
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
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该背诵的内容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
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
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