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跷跷板 课型 新授 教法 探究法
教学目的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重点、难点 、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主备人 教具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等
授 课 过 程 授 课 过 程 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出示书中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著购得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1、讨论探究方案(1) 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3)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2、进行探究实验(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1、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拓展活动: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学生交流。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学生在回忆和爸爸妈妈同时玩跷跷板的情景时,进行学习,事半功倍。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