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旧教材全国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旧教材全国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4 15: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旧教材全国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杭州市相比,无锡市( )
A.行政级别高 B.服务范围广 C.服务等级高 D.服务种类少
2.上海市逐步发展成为长三角等级最高的城市,主要是因为( )
A.建城历史悠久 B.自然资源丰富 C.地理位置优越 D.国家政策扶持
2022年7月我国初步划定38个国家级地下水储备重点区,保障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用水安全。下图为长江流域四个站点水位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2021年相比,2022年夏季( )
A.副热带高压强大,脊线位置偏南 B.长江流域形成辐射性高温天气
C.皖江沿岸地带多强对流天气 D.日本、东北一带台风活动增强
4.我国初步划定地下水储备区,其主要目的是( )
A.替代地表水,保障供水稳定 B.增加农业用水,提高粮食产量
C.提高水质标准,控制用水量 D.保护水资源,应对突发事件
山地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受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通过现代技术定量分析得出我国某山地各植被类型的最优发育环境区间(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该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坡度 B.光照 C.气温 D.降水
6.以小叶青冈栎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该山地西北坡长势较好,推测西北坡是( )
A.梵净山阴坡 B.阴山背风坡 C.太行山阳坡 D.阿尔泰山迎风坡
我国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都是以能源资源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两区域建设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
A.劳动力廉价 B.市场广阔 C.水运便利 D.煤铁资源丰富
8.山西省转输煤为输电,对本省的影响不包括( )
A.减少环境污染 B.减轻交通压力 C.增加经济效益 D.可能水资源紧缺
营建人工植被是防治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但防护林的防风固沙作用因风向、植被类型等的不同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吉兰泰盐湖(105°35′E~105°46′E,39°38′N~39°49′N)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其防护体系显著减轻当地土壤风蚀、减少盐湖湖面积沙。某研究团队在该防护体系中依次在流动沙垄、白刺灌丛、防护林带(乔灌草复层林带)、盐碱滩地(盐湖周边生长植被地区)、盐湖湖心(盐湖边缘无植被地带)由北向南各设置一个样地,研究防护体系不同部位的防风阻沙效应。下图示意以流动沙垄为对照,盐湖防护体系不同部位不同风向下风速衰减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流动沙垄为对照,盐湖防护体系中防风效果受风向影响最小的是( )
A.白刺灌丛 B.防护林带 C.盐碱滩地 D.盐湖湖心
10.白刺灌丛和盐碱滩地防风效果最佳的高度范围是( )
A.0~50cm B.50~85cm C.85~200cm D.200cm以上
11.推测该防护体系中从流动沙垄至盐湖湖心,西北风向下输沙量变化最可能表现为( )
A.缓慢增加—降低—急剧降低 B.急剧增加—增加—缓慢降低
C.急剧降低—降低—缓慢增加 D.缓慢降低—增加—急剧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56分。
(一)必考题: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较短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及水分构成。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于大面积机垦。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速度加剧,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水蚀、风蚀作用是导致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材料二 左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右图为松嫩平原某地冲沟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松嫩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8分)
(2)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地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3)指出松嫩平原风蚀、水蚀作用发生的季节,并说明原因。(8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功能糖产业主要是运用高新生物技术从玉米及玉米芯、植物秸秆中开发出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和低聚木糖,功能糖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禹城市因功能糖的“甜蜜事业”而闻名,功能糖产品涉及60多个品种,总体产能100余万吨,是目前我国集聚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知名度最好的功能糖制造基地。近年来,禹城市功能糖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杜绝价格战。该市功能糖龙头企业均被列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仅生产木糖醇就会消耗大量的玉米芯和农作物秸秆。右图为禹城市位置图。
(1)试从原料方面说明禹城市发展功能糖产业的优势条件。(6分)
(2)说明近年来禹城市功能糖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好处。(8分)
(3)分析禹城市功能糖产业的发展对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利影响。(8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黄果树景区利用当地快速增长的清洁能源,打造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该项目包含三个主题区:“入境”——如同仙境丛林;“不夜国”——在时空交错中呈现布依族神秘传说和原汁原味的唱山祭水等民俗风情;“一瀑九霄”——用光影讲述大瀑布的前世今生。该项目自2021年6月运营以来深受好评、吸引了众多游客。
分析黄果树景区打造光影夜游项目的有利条件。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大蜜蜂为亚洲特有的一种野生传粉昆虫,是热带地区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有效传粉者,也是典型的热带迁飞性昆虫,一年至少迁飞两次,迁飞距离可达200km。大蜜蜂蜂巢大,产蜜量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目前大蜜蜂数量锐减,有些地方甚至达濒危程度。
分析目前大蜜蜂数量锐减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杭州市属于省会城市,无锡市属于地级城市,行政级别较杭州低,A错误;无锡城市等级较杭州低,因而服务种类较杭州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低,BC错误,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C正确;南京、苏州等城市建设历史也悠久,但上海凭借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更好,A错误;上海自然资源缺乏,依靠航运进行原料运输,B错误;地理位置优越才获得政策支持,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图中显示,2022年夏季长江上中下游水位降低,可推知长江流域降水少。副高强大位置偏北,A错误。干旱少雨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形成高温天气,B正确。副高气流下沉,不利于强对流天气形成,C错误。副高强大,阻碍台风北上,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划定地下水储备区,并不能替代地表水,A错误;可以增加农业用水,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提高水质标准,控制用水量,着重保障用水安全,是划定地下水储备区的主要目的,C正确;是为了应对重大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水污染等突发意外事件等可能造成的水短缺,不是应对突发事件,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由资料可知,该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和坡度差异小,资料中没有光照的信息。故影响植被垂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温。故C正确,ABD错误。
6.答案:A
解析:由资料可知,海拔500-1000米处是常绿落叶林,该山应该在亚热带地区,西北坡应是阴坡,阴山、太行山和阿尔泰山都不在亚热带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
7.答案:B
解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铁矿资源并不丰富,鲁尔区劳动力并不廉价,山西省水运并不便利。
8.答案:A
解析:转为输电,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煤炭燃烧会导致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气体,加重环境污染,而不是减轻环境污染。
9.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无论是西北风向还是西南风向,在不同的高度,防护林带的风速衰减速率都是最大的,且风速衰减速率相差最小,说明防护林带的防风效果受风向影响最小。
10.答案:A
解析:风速衰减速率越大,表明风速越小,防风效果越佳。由图可以看出,0~50cm高度范围内,白刺灌丛和盐碱滩地防风效果最佳。
11.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西北风向下,从流动沙垄至白刺灌丛,近地面风速下降显著,导致输沙量急剧降低;从白刺灌丛至防护林带,风速急剧降低,使得沙尘继续沉降,但由于大部分沙尘已被白刺灌丛拦截,导致输沙量降低幅度减小;从防护林带至盐湖湖心,随着风速增大,输沙量开始缓慢增加。
12.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迅速,积累大量有机质;冬季寒冷漫长,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在土壤中得以保留,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一年一熟,寒冷时期长,使土地得到休闲。
(2)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化肥施用的少,农作物品质;黑土土质疏松,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
(3)风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冬季;原因:冬季寒冷干燥,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风蚀作用强烈。
水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原因:松嫩平原春季大量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夏季丰富的降水,使得水蚀作用强烈。
解析:(1)由材料可知,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夏季,温热多雨,植物得以迅速生长,以积累大量有机质;寒冷漫长的冬季,由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保留在土壤中,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由于夏季较短,冬季漫长,作物生长期短,形成一年一熟的熟制,可使土地得到休闲,土壤肥力得以保持。
(2)松嫩平原的黑土地,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生长;可减少化肥施用量,保证农作物品质;由于黑土中腐殖质丰富,土质疏松,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
(3)松嫩平原冬季寒冷干燥,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风蚀作用强烈。春季大量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夏季丰富的降水,使得水蚀作用强烈。春季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冬季形成的冰雪快速消融,冻融作用强烈。
13.(1)答案:地处华北平原,农业生产规模大,原料充足;农作物种类相对丰富,秸秆多样,利于全年连续生产;作物秸秆价格低廉,原料成本较低等。
解析:结合材料:“功能糖产业主要是运用高新生物技术从玉米及玉米芯、植物秸秆中开发出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和低聚木糖”,可知功能糖产业的原料是玉米及玉米芯、植物秸秆。结合图,可知禹城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农业生产规模大,玉米、玉米芯等原料充足;农业生产规模大,作物秸秆产量大,价格较低,原料成本低;地处暖温带,热量较为充足,农作物种类相对丰富,作物秸秆多样,能够保证原料供应稳定,有利于功能糖产业全年连续不间断生产。
(2)答案: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完善并延伸产业链,使产品多元化;合理布局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提高经济效益;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整体产业竞争力;精准定位企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减少产业内部的恶性竞争,降低市场风险等。
解析:结合材料:“禹城市功能糖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杜绝价格战。该市功能糖龙头企业均被列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可知差异化发展,避免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杜绝价格战,减少产业内部的恶性竞争,降低市场风险;差异化发展使企业能够精准定位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提高经济效益,获取规模效益;融合高新技术于企业生产中,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且使产品多元化,提高禹城市整体经济效益。
(3)答案: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大批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地区就业压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将作物秸秆、玉米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转化大量作物秸秆,有利于减少田间秸秆资源浪费,同时也减轻农村因秸秆堆放或焚烧产生的环境问题等。
解析:结合材料:“禹城市因功能糖的“甜蜜事业”而闻名,功能糖产品涉及60多个品种,总体产能100余万吨,是目前我国集聚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知名度最好的功能糖制造基地”,可知禹城市因功能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功能糖制造基地,能为乡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乡村就业压力,吸引劳动力转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地区经济收入。“该市功能糖龙头企业均被列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仅生产木糖醇就会消耗大量的玉米芯和农作物秸秆”可知禹城市功能糖产业的发展会消耗大量的玉米芯和农作物秸秆,利于农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消耗大量作物秸秆,有利于减少田间秸秆资源浪费,减轻农村因秸秆堆放或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4.答案:黄果树景区自然景观独特壮美,交通便利,开发基础好;清洁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电力供应充足稳定且有富余;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有科技力量支撑,光影秀呈现手段多样;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解析:黄果树景区具有独特壮美的自然景观,开发较早,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黄果树当地有清洁能源,由于发电量的快速增长,保证了当地能够供应充足稳定且有富余的电力;黄果树位于贵州,少数民族较多,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光影秀由科技力量支撑,能够呈现出多样的光影效果;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有政府政策支持等。
15.答案:原因:①人为猎取蜂巢,破坏大蜜蜂栖息场所;②栖息生境遭受破坏,致使大蜜蜂迁飞途中栖息和觅食地减少;③杀虫剂和除草剂滥用,致使大蜜蜂繁殖功能衰退;④气候变化的影响,引起大蜜蜂种群的消减。
保护对策:①强化大蜜蜂基础研究和保护工作;②推动生态农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③建立适合大蜜蜂迁飞的生态廊道;④科学合理利用大蜜蜂种质资源。
解析:大蜜蜂数量锐减的可能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角度分析;自然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对大蜜蜂的生存地气候产生影响,引起大蜜蜂种群的消减。人为原因方面,由材料大蜜蜂是热带地区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有效传粉者可知,人类为了农作物高产,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致使大蜜蜂繁殖功能衰退;且由于大蜜蜂蜂巢大,产蜜量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人类为了获取蜂蜜,猎取蜂巢,破坏大蜜蜂栖息场所,导致大蜜蜂栖息生境遭受破坏,致使大蜜蜂迁飞途中栖息和觅食地减少,从而引起大蜜蜂数量锐减。保护对策可从加强研究和保护、产业融合、生态廊道、合理利用等方面分析;可以设立大蜜蜂研究基地,加强大蜜蜂基础研究和保护工作;结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生态农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建立适合大蜜蜂迁飞的生态廊道,减少人为干扰;科学合理利用大蜜蜂种质资源,避免过度猎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