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热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课前准备:易拉罐、塑料袋、平衡尺、酒精灯、碟子、酒精、纸蛇、蜡烛、铁架台等。
实验报告单和实验签议卡、平衡尺、两个同样大小的纸袋。
三、教学难点: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四、教学重点:热空气轻会上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事先扎几个孔的易拉罐,用线吊在铁架台)
师:怎样让它 转起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手使它转起来。
生:灌满水后让水从小孔中喷出易拉罐就会转起来。
生:用酒精灯加热易拉罐,易拉罐也可以转起来。
师:你试过吗?你们平时都用这种方法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用嘴吹。
生:手拧绳子,一松手就转。
生:……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太高明了,下面请同学演示用酒精灯加热易拉罐是否转起来。
学生演示实验:将易拉罐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易拉罐旋转起来。
师:刚才观察到这种现象,你高兴吗?你有什么问题?
生:它为什么会转?
生: 为什么轻易拉罐转?
生: 用重易拉罐的行不行?
生: 为什么放着不动,放在点燃的火焰上就转动?
生:……
师:刚才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核心就有一个,易拉罐为什么会转?学了今天的课后你就知道了。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热空气的性质:
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进行实验研究,那么你桌上都有什么?(实验东西都是教师事先准备的)
生:火柴,铁架台、碟子(碟子中有棉花、酒精)、塑料袋、蜡烛、纸蛇、纸巾等。
师:盘中酒精点燃后,想熄灭用小盘盖上;实验中如果发生火灾,不要着急,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湿毛巾,可以盖灭火焰;实验签议卡和实验报告单在桌上。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15分钟可要到了,一会儿老师让你按着实验记录单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写的?
师:你们有几个发现?
生:我们有个重大发现,塑料袋罩在火焰上,可以升到空中。
师:你们知道了为什么塑料袋可以飞上去?
学生沉默。
教师启发:氢气球松手后会怎样?
生:会上升。
师:为什么会上升?
生:因为气球中的氢气比空气轻。
师:对了,正是因为氢气比空气轻,所以它会上升。
现在,你想一想,当塑料袋放在火焰上方时,塑料袋里的空气受热变成了热空气了,塑料袋松手后会上升,是为什么?
生: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师:你能用实验验证吗?
(学生如右图实验)
师:刚才用平衡尺做实验时,我再三强调这两个小盒必须是同体积的,现在你能否用科学术语来阐述结论?
生: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生:所以我们还发现餐巾纸放在铁架台横梁上,它会向上飘。
生:纸蛇挂在铁架台上放在火焰上方,纸蛇飘动。
师: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呢?
生: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蛇和餐巾纸飘动。
师:通过以上研究,知道热空气有什么性质?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受热的空气叫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三)、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应用:
利用挂图、投影片或录像讲解:
(1) 我国古代军事家诸葛亮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了能上升的灯,用它传递信号。
(2) 200年前,法国人制成了热气球,载着人升上了空中,热气球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至今仍然有人利用热气球在空中遨游。
(3)我国民间过节的一种“走马灯”,也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四)、巩固应用:
(1)热空气有什么性质?
(2)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
(3) 为什么有的厨房要安天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