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地球的大气层

文档属性

名称 9 地球的大气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3-11 20: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大气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能借助实验分析大气具有保温作用和避免流星撞击作用。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大气层的各点重要性知识点的建构及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理解。
难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内容:
1、出示三个塑料袋(两个有物品,一个空)提问袋子里分别有什么物质呢?
学生讨论空的袋子中充满是无色的大气。引出新课。
教师阐述: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2、建构模型,形象比喻:展示橙子剖面,橙子皮模拟大气层,橙子肉模拟地球,大气层约占地球半径的1/6。
3、展示媒体:气球中充了100升无色大气,图示颜色表示各种气体成分所占体积含量,你能说出各部分所代表什么气体吗?
小结: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4、 大气中各种成分中你哪种气体比较了解,它对我们人类和地球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大气还有什么作用呢?分组讨论。
二 创设实验情景,重建认识结构。
拓展探究实验1:探究大气对避免流星的袭击作用
有相同的两直筒,其中一直筒空、另一直筒放有松散的棉絮(模拟大气层)由金属球相同高度下落,观察对复写纸的撞击情况,媒体投影。
拓展探究实验2:探究大气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展示一块海绵,提问海绵里是否存在空气。能否能通过实验证明得出。(放入水压,产生气泡)学生演示。除海绵外,棉花中是否存在空气呢?教师展示两块质量的“棉被”(一松一实),冬天选择哪一条比较暖和,为什么?展开讨论,积极发言。
教师补充阐述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松的“棉被”空气含量高,保温性能好。而我们地球同样也被这样“棉被”——大气保护着,起着保温作用。
总结得出:大气作用:
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对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三 、欣赏自然风光,课堂轻松片刻。
提问这张图片所描绘什么季节的景色?山脚和山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景象?这说明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乘座“未来2号”太空气球来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四、 培养探究能力,养成合作精神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