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0: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知识回顾:工业革命
目录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材料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成立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知识回顾:工业革命
1、背景
政治
资本
原料
劳力
科技
市场
君主立宪制确立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原材料
圈地运动增加了自由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
以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殖民扩张获得广阔海外市场
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
3.影响
2.进程
珍妮纺纱机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C60S
19C40S
1782
1807
1814
1825
万能蒸汽机
汽轮
蒸汽机车
铁路时代
①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②生产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的发生重大变革
③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④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⑤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⑥弊端:环境污染、社会问题。
二、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观察图片指出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变化:图一为手工劳动,处于手工工场阶段;图二为机器生产,出现了工厂制度。
2.原因:19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二、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材料:工厂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用严格的几率约束工人……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1)时间:
实行倒班制
(2)管理:
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
(3)生产:
生产流水线;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4)原料:
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二、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材料: 亨利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2/3。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美国创新史》
★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和所学,认识工厂制度的影响。
①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②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催生近代企业管理制度。
③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④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二、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问题探究2:结合材料和所学,列举近代工厂制度在中国兴起的史实,分析近代中国工厂制度兴起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 张謇为实业救国的梦想而办企业,也为这个梦想而受拖累。因为大生企业投资扩张太多,他办学校、开交通、建公园、修水利、开慈善等等……张謇为理想而战,又为理想而败,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一个有理想、有灵魂的企业,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陈红晓《张謇》
(1)史实: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背景
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统治阶级为实现自救,开展洋务运动;甲午战后,列强投资设厂使中国利权进一步丧失;关注民生,济世救民思想的影响。
(3)影响
采用机器生产,推动中国近代化;在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一定程度抵制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近代思想传播和政治变革。
项目 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
盛行时间 约14—18世纪 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以来)
动力机械 使用手工工具 使用蒸汽动力机械、内燃机动力机械、电力机械等
生产规模 规模小 规模大
生产技术 局限于手工技术 采用先进科技,技术成熟
生产方法 分工少 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分工细致
管理制度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无现代管理制度 实行倒班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统一供应、合理调配原料使用,有详细的市场方案。
手工工场与工厂制度的区别
【拓展提升】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材料1: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2:1870-1920年,城市人口由990万增至5430万。1920年城市人口是全国总人口的51.4%,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蒋维忠《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城市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问题:
(2)解决:
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促进乡村的改变。
(1)机械普及、大农场建立,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工厂制度和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4.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材料:工业革命推动了初等教育的发展。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劳动时间并提出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教育。国家干预教育始于19世纪30年代。从1833年起,议会开始拨款补助教育事业,其拨款数量逐年增加,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1)原因:
(2)表现: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②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5、初等教育推广,文化素质提升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材料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切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1)表现:
(2)结果:
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6.消极影响
【素养提升】
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的?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1840年前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1847年 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1851年 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1880年 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1884年 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1)阶段和理由:
第一阶段: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
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
(2)历史条件:
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讯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
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家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真题回顾】
1.(2021.1·浙江高考·18)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考点】“蒸汽”的力量——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
C
2.(2020·上海高考·13)时钟代替季节,工厂代替工场,小家庭代替大家庭。此变革始于
A.宗教改革 B.圈地运动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
D
【考点】工业社会的来临——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3.(2018·海南高考·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B
【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化进展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