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琴的个案
备课时间 2.20 主 备 人 主 备 人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2、21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
课 题 4.拧螺丝钉的学问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 1 课时 上课时间 2、21
项 目
教 学 目 标 知 识能 力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 程方 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木头、螺丝钉、大小不等的螺丝刀
教 学 流 程
教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小组交流,并设计实验方案。
教 学 环 节 一、认识轮轴1.创设拧水阀的活动的情境。2.揭示轮轴这一机械。3.提问: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什么?4.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5.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来检验。二、制作、研究轮轴1.引导学生制作一个轮轴。2.谈话: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3、得出结论:轮轴的作用是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4.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三、实践操作、迁移拓展1.谈话:每组的木块上都有一个螺钉,你能否用提供的铁棍、螺丝刀和扳子将螺丝钉又快又轻松地拧进木块里。2.教师小结,引出变形轮轴。3.看图中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说出轮与轴。 4.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产生活中应用轮轴的机械吗?5.课后寻找身边应用轮轴原理的机械。 (三)、布置作业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鼓励人们戒烟的小报。 大组反馈、质疑,完善实验方案,同时还要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组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前六组学生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一张大的实验报告单上,展示给全班学生。 学生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再次和组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边汇报边演示,揭示轮轴省力的本质。小组商量。比赛开始。冠军组介绍操作方法,并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2)实验:比较呼出和吸进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①讲解。②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⑤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去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3)实验2:比较呼出和吸进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板书设计 拧螺钉的学问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可以省力
课后反思 对《轮轴》这一机械在结构特点、组成等方面的认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变形轮轴,轮与轴的连接并不明显,在学生没有表象思维做基础,也很难将其想象为轮与轴。故在开课伊始我用拧水阀代替用螺丝刀拧螺钉的操作活动,不但为学生的再探究做好了情感准备,而且达到并加深了对轮轴机械的认识。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