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0: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京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 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 B.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 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 D. 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农牧界线的变化反映了
A. 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 政府边疆政策的施行
C. 两种文明之间的交融 D. 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
3. 宋代,江南的粮食问题一般通过当地的苏常之米解决。到了明代,江南则需要从两湖、江西、安徽运进粮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 市镇经济发展 B. 南方人口的增加
C. 经济作物的推广 D. 经济重心的转移
第1页
4.胡适说:“文学革命至元代而登峰造极。其时,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第一流之文字,而皆以俚语为之。其时吾国真可谓一种‘活文学’出世。”陈垣说:“以论元朝,为时不过百年。……若由汉高唐太论起,而截至汉唐得国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论起,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则汉唐清学术,岂过元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胡适对元代文化持肯定态度 B. 陈垣批判胡适对元文化的观点
C. 陈垣对元代文化持否定态度 D. 两者都对元代文化持肯定态度
5.晚清时,我国海防从“该夷傥有近岸相逼之事,即著并力击退,不可入洋究追,误中诡计……”到“若各能制造大号战船,多安炮位,度其力量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此变化说明了
A. 清朝主动回应对外敌入侵 B. 海禁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C. 中国近代海权意识的萌发 D. 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6.清末的商会因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威望不断提高,所管事物与日俱增。不仅有解决成员之间的纠纷、管理商品生产和协调市价等职权,而且还参与城市社会的生活管理。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天津商会开办大事记》列举了天津商会成立以来的大事计有:办报纸、兴学堂、救灾、戒烟、劝工等。这从侧面反映出
A.商会成为了城市政经一体化组织 B.商会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社会活动
C.民族资产阶级主导近代社会转型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
7.“彼开口便曰‘爱国’,试问其所爱之国为大清国乎,抑中华国乎?若所爱之国为大清国,则不当有‘今则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之一语自其口出。若彼所爱之国为中华国,则不当以保皇为爱国之政策,盖保异种而奴中华,非爱国也,实害国也。”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 反对君主立宪政体 B. 主张改良现有政治
C.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D. 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8. 据图可推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
受俄国革命模式间接影响 B.集中在长江沿岸农村山区
C.与国民革命运动密切相关 D.呈现出范围不断扩大趋势
9.1942年3月毛泽东明确指出:“说到革命的准备,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这前面的部分扯远了嫌太长,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该观点的依据是
A.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五四运动奠定中共成立及国民革命基础
10.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一幅宣传画,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红旗渠》
A.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B.林县的水得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D.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11. 12、13世纪,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A.缘于封建庄园经济解体 B.符合国王权力加强的需要
C.得益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
12. 下表为近代哥斯达黎加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注:非土著人口包括白人、黑人、混血种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总人口 土著人口 非土著人口*
人数 % 人数 %
1522 27200 27200 100 — —
1569 17479 17166 982 313 1.8
1611 15538 14908 95.9 630 4.1
1700 19293 15489 76.3 3804 23.7
1741 24126 12716 52.7 11410 47.3
1751 24022 10109 42.1 13913 57.9
1778 34212 8104 23.7 26108 76.3
1801 52591 8291 158 44310 84.2
A. 新兴疾病的传播 B.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C. 黑奴贸易的兴盛 D. 工业革命进程的加快
13.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规律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这表明( )
A.科学进步推动理性主义的发展 B.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相互作用
C.经典力学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 D.启蒙运动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
14.巴黎公社革命后,俾斯麦看到,只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实行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禁止工矿企业使用童工,被雇青工必须读完小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 )
A.社会主义运动影响深远 B.德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C.德国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实践
15.某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历史小论文,并设计了右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B.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
C.民主化与法制化趋势
D.社区组织形成与发展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更多承担起了推广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的使命。很多专家认为,在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持续萧条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推动金砖机制、提供“一带一路”等国际公共产品,加强内外合作,释放增长潜力,助推地区经济。材料认为推进南南合作有助于
A.增强全球发展动力 B.促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C.缓和世界经济矛盾 D.实现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目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19题12分,20题13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辩论是思想的交锋。在古代,无论东方西方,都有辩论的传统。在中国,我们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能看到很多这样精彩的片段,比如惠施和庄子的辩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墨子和公输班的辩论,商鞅舌战群儒等。当时,论辩既是统治阶层内部劝谏的主要方式,也是诸侯国间利益争夺的手段。战国是士阶层最活跃的时期,游说是职位晋升的平台,口才是博得君主赏识的基础,西方同一时期,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他们认为辩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其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
-------摘编自李雪颜编《宋元舌辩智慧》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论辩的主体、目的等方面的差异,结合所学,说明造成差异的因素。(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古希腊论辩之风兴起的时代价值。(2分)
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于1901年和1902年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提出他的“新史学”思想:“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以此论之,虽谓中国前者未尝有史,殆非为过……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中国之史,长于言事;西国之史,长于言政。言事者之所重,在一朝一姓兴亡之所由,谓之君史;言政者之所重,在一城一乡教养之所起,谓之民史。”“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
——摘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二 梁启超:“欲创新史学,不可不先明史学之界说。欲知史学之界说,不可不先明历史之范围。今请析其条理而论述之。第一,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第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第三,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梁启超《新史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看法,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新史学”的特点及意图。(7分)
(3)综合以上材料,梁启超的“新史学”的历史意义。(2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在罗马帝国扩张和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伴随帝国的扩张,罗马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城市供水系统,以此来巩固对所占领土地的治理。罗马帝国还通过水推行罗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修建了许多大型公共浴场及冲水厕所等设施。统治者认为沐浴不仅能让军队更有战斗力,也能够使领土上的“蛮族”变得文明起来。这些设施由国家统一规划、大多由军队建设,更彰显了国家的实力。
——摘编自郑晓云《早期西方水文明的构建及其影响》
材料二 到1830年,英格兰大工业城市的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英国人对泰晤士河的治理面临诸多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先后制定了《污染控制法》等法律。成立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协调各个部门及公众的合作关系。至1955年共兴建了190多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技术改造与合并。不仅如此,英国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参与泰晤士河的治理与保护事业。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水质最好的河流。
——摘编自梅雪芹《“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等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水文明的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泰晤士河持续污染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泰晤士河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就水文明构建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9分)
20.(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访谈录:以下内容节选自《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谷牧》
谷牧:中央书记处原书记,国务院原副总理
采访者:史鉴 《百年潮》特派记者 被采访者:赵云栋从1973年开始就在谷牧领导下工作,1984年起,任国务院特区办司长、副主任。
史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谷牧奉命率团出访欧洲,据说,回国后的汇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起了重要的作用,您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
赵云栋:“197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派谷牧带团赴西欧五国考察访问……回国后,谷牧写了《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送呈党中央、国务院。……7月上旬,国务院专门为此召开关于加速四化建设务虚会,会议开了20多天,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参会人员畅所欲言……会上提出的一些想法,后来集聚和反映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讨论和决议中去。此后,确定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史鉴:“据说创办经济特区的起始阶段困难很多,谷牧按照中央的指导做了很多工作,您作些介绍如何?”
赵云栋:“谷牧同志根据中央指示,曾多次去广东和福建做调研和推进工作,与两省的领导同志广泛座谈,并实地进行了考察……通过调查和座谈讨论,形成了扩大广东、福建两省管理经济权限的想法。……1979年谷牧组织着手起草法规性文件,经过13次易稿,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次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0年3月谷牧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工作会议,把划出来的四个区,按照邓小平的建议,改名为‘经济特区’一直沿用至今。”
……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史料价值。
南京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时,每小题3分,共48分。
1-5:ACCDC 6-10:DACDD 11-16:BBAA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19题12分,20题13分。
17. (12分)
(1)主体:中国:士;古希腊:公民;(2分)
目的:中国:为了宣传自身学说观点或政治主张;求取功名,实现自身价值;
古希腊:追求“真理”;维护城邦秩序(正义)(4分)
因素:中国:①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以辩才作为选择治国人才的依据;②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形成;③私学兴起,学术中心下移 (任意两点2分)
古希腊:①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繁荣(以辩论表达政见);②古希腊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③智者学派和学园教育的推动。(任意两点2分)
(2)时代价值:①有利于形成崇尚知识和辩论的社会风尚;②为后世提供哲理思辨方面的借鉴(或成为后世思辨哲学的源头活水)。(任意两点2分)
18.(15分)
(1)观点:中国无史;中国史学重“言事”重“君史”,西方史学重“言政” 重“民史”(或中国有君史无民史)。(2分)
时代背景:晚清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政治权力的专制;戊戌变法的失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任选4点,得4分)
(2)特点:以进化论及西方思想作为史学研究基础;强调史学应以民众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重视探寻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3分)
意图:与旧史学划清界限,剔除旧史学崇古、尊君等观念;主张史学要面向社会、面向民众,写出真正的“民史”;借助史学实现反封建的政治诉求,实现政治体制变革;开启民智。(任答2点,得4分)
(3)意义:给旧史学以沉重打击;标志着近代新史学的诞生(近代史学的开端),对中国史学、学术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树立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当时改革、救亡开辟了新路;对后世影响深远。(任答2点,得2分)
19.(12分)
(1)特点:与帝国扩张相伴随;以巩固统治为目的;与社会教化相结合;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任答3点得3分)
(2)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法律不完善;缺乏环保意识;缺乏科学治理手段;自由放任政策。(任答3点得3分)
措施:制订相关法律;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改进治污技术;发动民间力量参与。(4分)
看法:水文明构建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治理能力是影响水文明构建的重要因素。(2分)
20.(13分)
材料信息 史料价值
材料性质: 口述史料(1分) 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作为文献史料的重要补充,口述史料的最大价值是能够反映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让历史重生动、更鲜活、更有情感。(2分)
材料来源: 赵云栋(1分) 是我国作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参与者、执行者,其所做、所述是研究我们对外开放的一手史料。(2分)
材料内容: 197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派谷牧带团赴西欧五国考察(1分) 考察、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党的作风(1分)
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参会人员畅所欲言(1分) 解放思想、集思广益(1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1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重大的历史转折(1分)
1979年谷牧组织着手起草法规性文件,经过13次易稿,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次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分) 对外开放的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1分)
谷牧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1分) 古牧的个人作用,积极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开放政策探索者,又是政策的推行者。(1分)
内容得分:(每个方面:提取信息1分,阐明史料价值1分任答3个方面,得6分)
综述(归纳总结):得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