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阿基米德 D.亚里士多德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氦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到空气施加的浮力 、重力 和空气阻力 ,这些力的关系是
A. B. C. D.
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对跳远运动员来说
A.向西跳远最有利 B.向东跳远最有利
C.向南或北跳远最有利 D.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
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上升的氢气球,下方用一细线拴一个小石块,在上升时细线突然断了,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之后石块
A.立即下落 B.继续上升不受影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匀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落
火车沿水平直轨道匀速行驶,面向行驶方向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苹果,则苹果下落时
A.会落到乘客的后面 B.会落到乘客的前面
C.会落到乘客的侧面 D.会落回乘客的手中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拍打衣服,衣服表面上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和受重力作用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铅球掉入沙坑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物体在拉力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可能的方向是
A. B.
C. D.
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展品“惯性车”。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当它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B.相对于小火车,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C.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
二、填空题(共5题)
在如图所示的斯诺克比赛中,丁俊晖用杆推 球之后, 球开始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球击中 球后, 球由于 继续向网袋方向前进,最终 球落入网袋是由于受到 作用。
如图所示,小球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至 点,之后脱离轨道。如果小球脱离轨道后受到的合力为 ,小球将沿轨迹 (选填“”“”“”或“”)运动,理由是 。
小王用力踢足球,使静止的足球滚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王感到脚有点疼,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具有 ;足球最后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 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 、 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在 的正前方, 的质量小于 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 、 两物体 (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
用槽车运输液体时,液体中有气泡,如图,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将向 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 运动,其原因是 具有惯性。
三、实验题(共2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为了探究大小不同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速度改变的影响,在实验中应该让小车放在斜面上 由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在进入水平面时运动速度相同。
(2) 实验表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 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推理: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运动的小车不受任何摩擦阻力,小车将保持 状态。
如图所示,小华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 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
(2) 若按照图①②③的顺序进行实验,则他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
(3) 如果水平面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
四、简答题(共1题)
某同学在学习了惯性的知识后,在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金属棒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玻璃杯口上的硬塑料板,结果发现,板上的鸡蛋落入杯中。请你简要解释这个现象。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A
【解析】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所以选项A的说法符合题意;
牛顿的重要贡献是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
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
亚里斯多德主要是建立地心说,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理论,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
2. 【答案】A
【解析】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A选项正确。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减小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选项错误。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惯性
3.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的应用
4.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5.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6.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7.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8. 【答案】B
【知识点】惯性
9. 【答案】A
【知识点】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
10.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惯性车”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故A选项错误。
相对于小火车,小球运动的轨迹为直线,故B选项错误。
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知识点】惯性
二、填空题(共5题)
11.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解析】 球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受到杆的推力造成的,由此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理论。
球被 球击中后,在水平方向上, 球不再受到 球的作用力,其之所以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其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由于 球到了袋口后,不再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网袋。
【知识点】重力、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12. 【答案】;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13. 【答案】运动状态;相互;惯性;摩擦
【知识点】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 【答案】不会;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距离保持不变
【解析】当小车突然停止时, 、 两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会在小车上继续滑动,由于小车上表面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 、 两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因此两物体将以相同的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距离保持不变,所以不会相撞。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15. 【答案】右;左;液体
【解析】当车向右开动时,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液体相对于车向左运动,故会将气泡挤向右方;刹车时,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右运动,所以会将气泡挤向左方。
【知识点】惯性
三、实验题(共2题)
16. 【答案】
(1) 同一高度
(2) 远;慢
(3)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7. 【答案】
(1) 相同;相同
(2) 小;远
(3) 匀速直线
【解析】
(1) 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 毛巾、棉布、木板粗糙程度逐渐变小,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3) 由()知,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水平面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四、简答题(共1题)
18. 【答案】在击打塑料板前,鸡蛋和塑料板处于静业状态,当用力迅速击打塑料板时,塑料板由于受到打击力的作用,水平飞出;而鸡蛋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摩擦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但没有了托着它的塑料板,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
【知识点】惯性、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