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望海潮
柳 永
一、预习任务
1、查询网络资源,结合教材和教辅资料,了解柳永及其主要作品,制作柳永信息卡。
2、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教辅资料,了解“慢词”及其特点,并举例说明。
3、结合教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4、朗读并背诵《望海潮》
5、总结词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1)挖空练习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 )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 )绕( )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 )。市列( )珠玑,户盈( )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 )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 )将( )好景,归去凤池( )夸。
(2)说出并解释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异日图将好景
(3)积累词中的文化常识
积累词中“三吴”“钱塘”“三秋”“高牙”“凤池”等文化常识
6、背诵《望海潮》,填写下面的情境默写。
(1)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用“ , ”两句,描绘了钱塘江绿树环绕,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
(2)柳永在《望海潮》三词中用“ , ”两句,描绘了西湖如画的风景,桂子飘香,荷花满眼,朴实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别样的华丽。
(3)《望海潮》中“ , ”两句写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4)《望海朝》中“ , ”两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歌声。
二、诗歌赏析
学习活动:
赏析一首诗词,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形象(意象、意境)、手法(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炼字、炼句、诗句理解)、情感态度、创作意图、诗歌内容、比较阅读等角度进行。
请阅读《望海潮》,选取1-2个角度对该词进行赏析,小组内部相互交流、品评,选出小组最好的两份赏析成果,在班级进行交流。
建议:
(1)教师在检查预习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课堂需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如诗歌背景、某些具体技巧的含义与示例等,便于学生更好地选择角度并进行赏析
(2)用20分钟时间,每个学生独自研读赏析诗歌,要求选择1-2个角度,最好是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每个角度都有组员选择
(3)用20分钟时间,小组交流探讨,对小组所有选题进行深入全面交流,整理,形成小组最后的研读成果
部分补充资料:
资料一:写作背景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作为一介平民,柳永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歌仗在孙何宴会上歌唱。孙何问知是柳永所作之词,于是便邀请柳永前去赴宴。
资料二: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
资料三: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抽象的评点;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具体的描述。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霉沉沉楚天阔”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露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
展示与分享
每个小组选出最好的两份成果上台展示,时间允许的可以制作PPT
班级交流,补充,完善
贴入班级文化角
三、赏析示例
此部分仅作参考,供师生们探讨
本部分分为“示例”部分和“答案参考”部分
(一)示例部分
此部分从诗歌形象、艺术手法、诗歌语言和情感态度四个角度列出一些问题,仅供参考。
示例一:形象角度
1、《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2、作者从城内转向城外,寻找杭州美景,自然而然地想到“钱塘江潮”与“西湖山水”,呼应“东南形胜”,展开描写。“钱塘江”与“西湖”都是杭州的胜景,各有其独特之美。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都是抓住特有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各自的“好”。请结合诗词内容思考两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示例二:艺术手法
《望海潮》一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结合下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1、在《望海潮》一词中,作者是如何运用铺叙手法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请结合词作进行分析。
2、“虚实结合”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你觉得《望海潮》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3、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示例三:诗歌语言
1、“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关于《望海潮》一词的“词眼”,有人说是“繁华”,有人说是“夸”。你认为是什么呢?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绕”“卷”二字运用巧妙,请具体分析。
3、相传金主完颜亮,因“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请赏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示例四:情感态度
1、结合背景可知,本词是一首“干谒”诗,请就此推断词人极力铺陈杭州美景的缘由。这一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影响?
2、请结合意象和内容说说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3、南宋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谴责柳永作《望海潮》引来金国侵犯。你认为这种观点合理吗?请标明你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二)答案参考部分
示例一参考
第1题:
《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意象: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怒涛、珠玑、人家、重湖、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高牙、箫鼓、烟霞等。
写杭州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极其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第2题:
描写钱塘江,作者选择“云树”“堤沙”“怒涛”“霜雪”四种典型景物,营造出“天堑无涯”的雄浑博大的意境。四种景物层次分明,具有画面感,彼此呼应、烘托,极尽表现江潮的力度,令人望而生畏,凸显江潮“吞天沃日”的宏大气势。钱塘八月观潮,历来是盛举,所以作者取其意,作“望海潮”一词牌。
描写西湖,作者选取两种常见的不同时令的景物“桂子”“荷花”,将其并举,在“重湖”“叠巘”的湖光山色中,西湖分外“清嘉”,具有立体的时空感。作者选“桂子”与“荷花”入词,除了体现西湖美的特点外,还与其自身的象征意义有关。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桂花”象征着品德高洁、崇高等,“荷花”象征着品行圣洁、清纯等。它们虽然时令不同,却都有“香远益清”的特点。
示例二参考
第1题:
从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总写:“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描写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户盈罗绮,竞豪奢”描写的都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第2题:
词中“钱塘自古繁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为虚写,其他词句均为实写。词中的虚写与实写,相辅相成,相互烘托渲染,丰富了词中意象,开拓了词中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突出了作品主旨。
第3题:
从全篇看,开头一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形胜” “繁华”四字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 “烟柳”等句作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
“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戏钓叟莲娃”是染。
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示例三参考
第1题:示例
我认为是“夸”。
理由:从思想情感角度而言,“夸”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可视为本词词眼。该词表面上表达对杭州美景的夸耀之情,暗中委婉表达对孙何政绩卓著的夸赞之情,同时寓含对孙何入朝执政的祝福之意。
第2题:
“绕”有环绕、萦绕之意;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随着弯曲的河堤而随势环绕,远远望去,郁郁苍苍,高耸人云;一个“绕”字,写出长堤逶迤曲折的态势。
“卷”翻卷、卷起之意;一个“卷”字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形象逼真。
第3题: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面积之广,令人心旷神怡,退想万千。
“桂子”“荷花”是两种常见的不同时令的景物,秋天桂花飘香,夏季荷花连天,两句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香飘四溢西湖美景,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桂子”与“荷花”,除了体现西湖美的特点外,还与其自身的象征意义有关。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桂花”象征着品德高洁、崇高等,“荷花”象征着品行圣洁、清纯等。它们虽然时令不同,却都有“香远益清”的特点。
示例四参考
第1题:
缘由:柳永极力铺陈杭州城市之景,夸赞孙何治理杭州的政绩,从而打动孙何,使他接见并提携自己。
影响:对于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作者身临目睹后,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艳羡之情,所以能敏锐地捕捉山川、城市的特点,加以详细、具体的描绘。词中所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的写作目的是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在最后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第2题:
《望海潮》中柳永以清新秀丽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杭州壮美、秀丽、繁华,居民生活安乐的画卷,所表达的是对承平盛世的赞美与歌颂。暗中委婉表达对孙何政绩卓著的夸赞之情,同时寓含对孙何入朝执政的祝福之意。
第3题: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四、作文素材
1、素材挖掘
学生再次阅读诗歌,了解词人,尝试从词中或者词人身上挖掘出有用的作文素材
2、运用方向
运用话题或者主题:文艺创作、个人才华、家国情怀、美、经典、发展……
3、运用示例
学生尝试选取一个话题或者主题,运用《望海潮》或者柳永,写一个片段
示例: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而一经柳永《望海潮》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投鞭渡江”“入主江南”之心。展开《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平气象。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沉浸在“夜夜歌声,户户管弦”的歌舞升平之中。然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如果说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所咏主题。
B .词的上片,自“烟柳”一句开始,从多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讥”与“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这里主要指富室)奢侈生活的反感。
D .下片前半段专咏西湖,从湖山盛景、桂子荷花、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
2、阅读秦观《望海潮(星分牛斗)》,分析秦观、柳永两位词人的这两首《望海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望海潮(秦观)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