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9.古诗三首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牧,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诗佛”之称。苏轼赞他的诗“诗中有画”。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尝试读出节奏。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hún
jiǔ
xiōng
mù
yú
zhū
bèi
清明 杏花村 行人 登高处
qīng míng xìng xíng dēng
雨纷纷 倍思亲
fēn qīn
yù hún zhū yú
欲断魂 茱萸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
A.3月 B.4月 C.5月
B.4月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背后有故事
读故事
学古诗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雨纷纷 形容伤感至极,好像灵魂
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欲断魂 细雨绵绵不绝
借问 向远方指
遥指 请问
( )的春雨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行人
A 快乐 B 忧愁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行人)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东
蒲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独自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逢:遇到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加倍、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
异
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独自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逢:遇到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加倍、更加
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fú)老携(xié)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wǎn)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tiào)。大家欢聚(jù)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王维思绪(xù)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读故事
学古诗
讲故事
读故事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学古诗
讲故事
课后练习:
1.背诵《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搜集其他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自己试着读一读,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