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1 15: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蜚穷奇屏蓬天马《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十八卷,旧称大禹、伯益所作。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诸如“黄帝战蚩尤” “鲧(gǔn)禹治水”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刑天舞干戚”等著名故事均有所记述。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人称“文教思革”。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编集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这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
《朝花夕拾》各篇以记人为主者有三,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你预习好了吗?zēngwù
憎 恶
huáng
惶急

掳去
jié
诘问
dào
哀悼

渴慕
sǒng
震悚



絮说
hài
骇chuāngbā
疮疤
dàn
惧惮
pīlì
霹雳


shuāng
孤孀14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1、称呼的由来及她的外形特征
2、常喜欢“切切察察”
3、限制“我”的行动
4、摆成“大”字的睡相
5、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吃福橘事件)
6、讲关于“长毛”的故事
7、谋害“我”的隐鼠
详写 8、为“我”买《山海经》

略写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喜欢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限制“我”的行动关心爱护孩子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地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的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摆成“大”字的睡相粗俗,不拘小节 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吃福橘的古怪仪式笑看按摇伸塞纯朴真诚,渴望幸福“老掉了”
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
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吃下去。
……长妈妈的繁琐规矩迷信,善良,真诚给我讲述“长毛”的故事“长毛”称谓的来历:
太平军对抗清政府,因此,不留满族的人的发型,即剃去前额的一部分,故而被封建贵族、和满族人称为“长毛”
愚昧、无知 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经过:隐鼠是鲁迅养的一个小动物,隐鼠也叫“鼹鼠”,是一种体型较小类似于老鼠的动物吃菜渣、喜欢舔碗延;喜欢沿着人的腿爬到人的膝盖,跟人玩。
鲁迅十分喜欢,有一次,鼹鼠爬到了长妈妈的膝盖,长妈妈吃了一惊,慌张中踩死了鼹鼠。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真诚关心我通过以上的学习,请概括 阿长是一个_______的农村劳动妇女
她是一个饶舌多事、有许多麻烦的规矩、无知而又迷信的农村劳动妇女,但又有着淳朴、善良、和关心爱护孩子的美德。
本文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不大佩服新


意完全消失
敬意淡薄敬意
空前的不

烦祝福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过程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介绍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简介长妈妈)。
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第一层次(3——5小节)写“我”讨厌阿长
第二层次(6——12小节)写“我”烦厌阿长繁琐的细节
第三层次(13——18小节)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而对阿长产生”空前的敬意“
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 而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重点研读19-29自然段,回答一下问题:1.第19、20段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自己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作者是怎样想的?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来时,作者又有什么反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第13段和第26段都写到作者对长妈妈产生了敬意,这两种“敬意”一样吗?
5.“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中“地母”指的是什么? 一是指“坟墓”(因为它是“黑暗”的),阿长在那里休息;二是指“大地母亲”(因为它是“仁厚”的)。在鲁迅的心目中,阿长与“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拓展延伸: 阿长为鲁迅买山海经全过程 第一版
  阿长:小哥,有没有《三哼经》?
  卖书的:啥?没有没有!!!你快走吧!
  阿长:你再看看啊,求你了 。
  卖书的:好吧好吧,你去那找找吧!
  阿长:噢噢 。
  阿长找了好一会,才找到。
  阿长:这个多少钱?
  卖书的:10文钱 。
  阿长:小哥,便宜点儿啊。
  卖书的:8文钱,不讲价了啊?
  阿长:好好,等着,我拿钱啊 。
  卖书的人:天啊,这什么人啊,还买山海经!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
  阿长用手指着他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就不能买啊?
  说着就走出商店.......
 6.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