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邓稼先
杨振宁
由于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研制工作,邓稼先的身体受到了核辐射,患上了癌症,但他仍坚持工作。有人问他这样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地研制原子弹,政府给了多少钱。邓稼先淡淡一笑,回答道:“研制原子弹得了十元钱,研制氢弹得了十元钱。”原来在当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是一万元人民币,研制两弹的科技人员有一千人左右。邓稼先认为这是集体的功劳,就把所得奖金平分了,因此他得到了二十元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性散文《邓稼先》,进一步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
导入新课
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提高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作者取舍材料的艺术和布局谋篇的手法。
4、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学习目标
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宙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学院的院士荣衔,已获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作者简介
本文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背景链接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文体知识
元勋(xūn) 鲜为人知(xiǎn)
殷红(yān) 鞠躬尽瘁(cuì)
罗布泊(pō) 难堪(kān)
选聘(pìn) 马革裹尸(guǒ)
铤(tǐng) 妇孺皆知(rú)
萦带(yíng) 挚友(zhì)
字音字形
①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②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④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⑤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⑥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⑦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⑧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词语释义
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回忆了邓稼先先生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突出贡献,赞美了其高尚的品质。
整体把握
请从文中找出典型事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①195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报效祖国
整体把握
②1958年8月奉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研制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文化大革命初期”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没有小心眼,一心为公
④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坦诚坦白,以理服人
整体把握
⑤用一封短信向杨振宁证实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严谨求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6)1982年,一次井下突然测不到了信号,他说:“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身先士卒,强烈的责任感
整体把握
概括: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没有私心杂念、与人为善、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热爱祖国和人民。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整体把握
概括文章六部分各自的大意。
一、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二、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三、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四、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五、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六、总结评价邓稼先。
整体把握
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
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整体把握
作者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合作探究
一、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下面的句子独立成段有什么好处?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合作探究
独句成段,起强调作用,抒发强烈的感情。独句段构成排比段,更增强文章的气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此处表达作者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极度愤慨和对祖国屈辱历史的痛惜之情。
作者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才点出“邓稼先”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呢?
内容上:任人宰割的历史让读者感到深刻的屈辱,中国人站起来了让读者感到振奋人心。在读者已经有强烈的心理预期中,适时地点出“邓稼先”的名字,达到醒目有力,震撼人心的效果。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写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做出巨大贡献,启下写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事迹,为第二部分做铺垫。
合作探究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他如此称呼邓稼先的理由。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合作探究
二、“两弹”元勋
第二部分叙写邓稼先一生的简历,那些写得较详?那些写得很简?这种详略分明的叙写突出了邓稼先哪两点?
略写生平、学历,详写贡献。
突出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的地位。
合作探究
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邓稼先急切想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表现了他时刻都想着祖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品质。
合作探究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
合作探究
三、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用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与邓稼先亲如兄弟的50年友谊与奥本海默17年的同事经历?
为了说明他对他们的情况非常熟悉,使后文的对比更显得真实可信和富有说服力。
合作探究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话中的“要”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去掉,“要”字说明邓稼先的不引人注目是他自己主动的选择,突出了他忠厚平实、从不骄人的性格特点。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他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人,人物性格的可贵之处就体现不出来。
合作探究
作者说:“邓稼先一生最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质。”第三部分哪些事件能够体现他的“纯”的品质?
“文革初期和1971年被批判围攻两件事情”:他毫无私心、只求奉献的精神,让恶劣的政治环境也为之退缩,让斗争险恶的人心也照见怯懦。正是因为他纯洁无私的品质,使得大家信任他。
合作探究
“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句话中的“竟”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去掉,“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邓稼先创造了奇迹,突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表达作者的惊异、钦佩之情。
合作探究
第四部分似乎对表现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部分?
这一部分,以寒春事件透出邓稼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是挚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反映。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号,这正是告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合作探究
四、民族感情?友情?
你认为杨振宁在收到邓稼先的信后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合作探究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
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
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
了一句话:‘我不能走。’”这段话是
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语言描写,表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合作探究
五、“我不能走”
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怎么样?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来?那引用它的作用是什么?
工作环境恶劣、艰苦。比如,引用的《吊古战场文》中的话,写了旷野不见人烟,大风怒吼,百草枯死,天寒地冻,野兽飞鸟无处栖身,常覆三军,时常鬼哭。
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艰苦,营造了悲凉、悲壮的气氛,烘托邓稼先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合作探究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一句话表现的是什么?
表明邓稼先从事工作的重要,表现他身负重大责任。
合作探究
第五部分结尾处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
引用五四时期的《中国男儿歌》,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即邓稼先,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将他对民族的贡献放在了“五四”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这又与在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的第一部分相呼应。
合作探究
课文最后一个部分“永恒的骄傲”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表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品质?
从四个角度来写邓稼先:
一是从朋友的角度,对邓稼先的品质、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颂;
二是从历史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了高度评价;
合作探究
六、永恒的骄傲
三是从人生观的角度,对邓稼先的生命质量给予了热情的赞颂。
四是从人生选择的角度,突出邓稼先对事业和对祖国、民族的赤诚热爱。
表现了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的精神品质,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合作探究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和品质决定的。所以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合作探究
课文有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课文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按照常理,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的获得者,文章应该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可作者却出乎意料,没有介绍事情的具体细节,而是着重叙写邓稼先的精神与气质以及自己与邓稼先的交
合作探究
往。之所以这样写,恐怕有以下原因:邓稼先的功绩无人不知,再重复出现这些材料,显得冗繁;何况自己与邓稼先大洋二十余年,对邓稼先的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太多,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再者,邓稼先是自己50年的朋友,写朋友,自然包含着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对朋友的认同钦佩,同时也在写自己。
合作探究
文章的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本文通过选择了邓稼先的一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平凡中见高尚,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美他深沉的爱国精神和将个人生命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本文是怎样借助语言的变化表达深厚的感情的?
(1)长短句交错使用,不仅使文气活跃,而且更易表现情感,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的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句式整齐,而第三部分中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则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
(2)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节奏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合作探究
(1)小中见大。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
写作特色
(2)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3)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写作特色
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堂小结
邓稼先
杨振宁
回顾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概述生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对比性格——陪衬邓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
感情震撼——为朋友、为祖国自豪,突出邓贡献之大
敬业精神——写伟岸的人格
永恒骄傲——评价朋友,表达深情
板书设计
古代有很多人抒写了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句爱国诗词。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拓展延伸
1、根据下面的词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多用于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
(2)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为止。
( )
(3)每家每户都知道。 ( )
(4)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 )
(5)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 )
锋芒毕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家喻户晓
马革裹尸
可歌可泣
课堂检测
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用饱含感情的语言、适度夸张的手法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B.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C.作者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松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集中地表现同一主题。
D.课文详写了好友邓稼先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A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