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
蒹 葭
《诗经》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诗经》中境界最美的一篇——《蒹葭》,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导入新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一唱三叹的节奏美。
2、 掌握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深入品读意象,感受本诗营造的朦胧缥缈、情景交融的美好艺术境界。
3、 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多角度品《蒹葭》,培养发散思维。
学习目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
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
又称“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为《诗经》。孔
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提倡用诗来教化民众,移风易俗。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
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作品简介
《诗经》常采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赋是直接地陈述铺叙,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是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地比喻;
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就是比兴手法。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作品简介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以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还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作品简介
蒹葭(jiān jiā) 为霜(wéi)
伊人(yī) 溯洄(sù huí)
晞(xī) 湄(méi)
跻(jī) 涘(sì)
沚(zhǐ) 坻(chī)
字音字形
每章前两句,语速应缓慢,读出苍凉味。
“溯洄”、“溯游”两句,动作焦急急迫,语速应较急促。
“道阻且长”等句,语速应慢,体现险阻重重。
“宛在”三句,应读出失望、怅惘之情。
朗读指导
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
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
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诗歌翻译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霜:凝结成霜 伊人:那个人
溯洄:逆流而上 从:跟随,追寻
阻:障碍,艰难 溯游:顺流而下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坻。
译文: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
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
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诗歌翻译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 跻:(路)高而陡
坻:水中的小沙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沚。
译文: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
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
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诗歌翻译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未已:未干
涘:水边 右:向右迂曲
沚:小沙洲
概括《蒹葭》的主要内容。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整体把握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景物?从哪里能看出来?
深秋的清晨,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整体把握
《蒹葭》共三章,每章都写了什么?
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每章第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怅之情。
每章第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整体把握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感情基调: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理由: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整体把握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托物起兴。
描写深秋的景色,点明时令、环境,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
合作探究
诗中的“白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白露由“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暗示时间的推移,追寻时间之长,突出了主人公的深情执着。
合作探究
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可见他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合作探究
伊人在哪,给主人公的感觉如何?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宛在水中沚。”
美若天仙,可望难即,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若即若离。
合作探究
伊人的踪迹飘忽不定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合作探究
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是一个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亦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终成所愿,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精神,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合作探究
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从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合作探究
对于“伊人”还可以有其他理解吗?这首诗流传千古,难道仅仅是主人公追寻伊人不得感动了我们吗?
也可以是理想、事业、学业、自由等。孔夫子曾周游列国十多年,始终不得重用。几次被困,险些丧命。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执着地、不知疲倦的去追寻。这或许就是孔子为什么把这首诗选入《诗经》的一个理由吧。
合作探究
这首诗能不能去掉后两章?为什么?
不行。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时间的推移,说明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水中央”,到“水中坻”,再到“水中沚”,地点的转换,说明了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
合作探究
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追寻的执著之意。
不用三章,深秋的凄凉气氛,凝望追寻时间之长,追寻所到之处之多,追寻难度之大,伊人的飘渺迷离、恍惚之意,主人公追寻执著之意就表现不够淋漓尽致。
合作探究
这首诗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1)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
拍,听起来很整齐。
(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ɑng”韵,
韵脚有“苍、霜、长、方、央”。第二
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
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
涘、沚”。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
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
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合作探究
这首诗的含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1) 文字简约。通过简约的文字将主人公那痴迷执着的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
(2) 形象朦胧。虽然主人公的执着和追慕对象的高洁的形象令人深刻,但在外貌等方面却显得朦胧让人遐想无限。
(3)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合作探究
这首诗的意境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不懈追求和强烈的思念之情。
(1)托物起兴
各章前两句用岸边的秋景起兴,引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追求。
(2)情景交融
秋景萧瑟,烘托出主人公孤寂彷徨凄婉之情,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背景。
写作特色
(3)虚实相生
实写蒹葭、白露、小洲、河流等,而所谓的伊人则是虚写,飘忽不定,朦胧缥缈,无处可寻。
(4)重章叠句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反复咏叹,节奏鲜明,韵律优美,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渐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写作特色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在《秦风》中独标一格,是中国第一首朦胧诗。《诗经》中的意象绝大多数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独立审美对象。《蒹葭》艺术技巧成熟,圆融,它是《国风》乃至《诗经》中唯一具有完整,统一意象群的作品,可以上升到意境和风格的高度。是中国第一篇成熟的抒情作品。它的艺术手法连同诗中那些意象及由此形成的悠远意境已经成为古典美的代名词。至今,并长久地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因此《蒹葭》在《诗经》中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课堂小结
伊人在水一方——道阻且长
伊人在水之湄——道阻且跻
伊人在水之涘——道阻且右
板书设计
反复咏叹
伊人难求
蒹葭
《关雎》和《蒹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男子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怅惘的心情。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爱情的诗句?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
拓展延伸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出自《蒹葭》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第二章中实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课堂检测
秋水伊人 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2、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这首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这首诗流溢着追求者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D
课堂检测
3、这首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
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