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155(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155(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5 00: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第155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始终在群体共生的维度中思考人类的各种问题。整体性体现在中国思想从来没有脱离整体来思考个体,个体永远是整体之中的个体,整体与个体是一种共生关系。支配—服从的秩序结构之存在合理性,在于维护群体整体利益以及个体利益的和谐。在此视野之中,个体与群体或个体与国家,不再是一种西方式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
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以政裕民”,出自《荀子·富国》,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执政者必须为天下百姓营造一个可以获得安居乐业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荀子·君道》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如果执政者不能给百姓带去好处,百姓如何认同和拥护执政者的统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颠扑不破的政治道理。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作为“天下人”中的具体一员,其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能否得到落实,其所处的政治环境是否公平、稳定与和谐,最为关键。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或贤能政治,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具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强调执政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并切实重视天下百姓的声音和诉求。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人类情感世界中蕴含着一种心理对应机制:人们对于给自己“爱”与“利”的人,通常都会感恩并予以回报,以对等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墨子·兼爱》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礼记·曲礼上》也阐述了“贵德”与“施报”两种德性:“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太上贵德,不求回报,相当于“圣”之无条件奉献;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则是一种相互性的人类情感。《孟子·离娄下》也表达了类似相互性的转换机制:“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皆有追求安全、物质利益及更好生活的自然心理,若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与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强调取予之道应该适度。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先予后取”,超出了取的限度,就会激发出一种洪荒之力。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压榨百姓。激发了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革命”之缘由。聪明的统治者都会尽量给老百姓带去利益,带去好处,尽量不去触碰天下人的洪荒之力。唯其如此,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
(节选自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材料二:
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是为市民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童乐fun”儿童托育空间、老年日照中心关爱空间、“邻里会客厅”共享生活空间……四川省成都市东三环路R29C社区商业中心,除具备一般社区空间应有的功能外,还设置24小时自助办证中心、24小时健身空间等全时服务功能。
“家门口就是政务服务中心,非常方便!”家住附近小区的杨女士不到15分钟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关乎民生,连接民心。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不仅节约了生活成本,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她说。
生活处处有文明。各地不断创新治理方式,下“绣花功夫”解决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老百姓绣出了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
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探索在各社区、小区全面设立“红管家”,“红管家”队伍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者、物业公司、共驻共建单位、小区在职党员等力量组成,是党组织领导下多元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每天都能看到‘红管家’的身影,他们一旦发现私搭乱建、邻里矛盾等问题,会第一时间协调处理。”荷塘社区居民张玲英说。
满城“红管家”,服务“百事通”。如今的安源,一出门就能瞧见“红管家”,一有困难就找“红管家”,百姓安全感、幸福感满满。
(节选自张文骁、龚亮《以人为本惠民持之以恒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思想中,整体和个体之间乃是共生关系,两者的联系极为密切;但整体为主,个体为次,个体尤其不能离开整体。
B.共生智慧中“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是英明的统治者都应遵照去做的,那些只取不予的统治者,极容易引发人民反抗。
C.孟子和墨子在爱他人这个方面有非常相近的思想,都认为施予爱才会得到爱,这符合人类情感世界中的心理对应机制。
D.真正的文明城市一定会为市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杨女士不到15分钟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的事例,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统治者治国的目的就是富民利民,不然其统治没有正当性。
B.荀子、孟子都生活在先秦,引用他们的话论证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恰切有力。
C.安源区设立“红管家”,提升人民幸福感,这是政府营造美好生活空间的举措。
D.两则材料虽然形式有别,但思想相通,都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有惠民的观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C.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荀子)
D.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
4.两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请依据上述材料的观点,对下面文段的内容进行评析。(4分)
(秦始皇)欲攻匈奴,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汉·主父偃《谏伐匈奴书》)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雪山脚背上的彩玛(节选)
葛水平
汉族老师田永涛手里的口琴是一件遗物。
遗物的主人向高原去年今日因为道路塌方去世了。
那是在修建海拔5000多米的果木拉山和日拉山的公路时遇见了塌方。从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曲松村到玉麦乡的距离并不远,中间仅隔着日拉山;从曲松村至玉麦乡的公路也不算很长,只有33公里的路程。
可是,要翻越海拔5000余米的日拉山谈何容易,就算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徒步都需要七八个小时。果木拉山和日拉山的路况,最初没有路,后来走的人多了,有了羊肠子细路,再走,就有了骡马驿道,后来部队进驻,有了砂石公路。
修这条公路的筑路工人最早是骑着马去的。
想想吧,在过去20年的冬季里,玉麦通往外界的公路总会被积雪覆盖,车辆无法驶入。向高原牵着他的马,沿着30多公里通向外面的山路走了无数个来回。
修路工人的帐篷搭建在半山腰,就在修路工人准备收工回到自己的帐篷时,半路上遇见了雪崩,之后是塌方。
塌方像黄河水一样裹挟着泥沙来了。
在平时日拉山只能见着沟底的一点水,没一点声响,此时,雪水涨满,呼啸着往下奔涌。
突然,一声巨响,被洪水裹挟的巨石一下子向山脚奔来。
等修路工人们反应过来时,也就是眨眼工夫,他们的帐篷已经无影无踪。
山崩地裂,真是太恐怖了。浓云密布的山头,不辨方向,甚至对面的人走过来都看不清楚。
塌方将修路工人的对讲设施摧毁,天空瞬间一片黑暗。
浓云密布中,向高原一直没有走远,他也不敢盲目走远。心情稍稍平复,在雨雪肆虐的声响中,他听到了呼救声,是藏族老乡。
看着石块不时从山顶急速滚下,向高原凭借着灵敏的耳朵寻找声音传来的方向。他扒着松散的石块,循着微弱的求救声,看到一块石头砸在一位运送物资的藏民身上。
向高原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间,虽然他很早就想到了献身高原,甚至连名字都叫了“向高原”。
汉族老师田永涛强调:我目睹了他的死亡,他是在救藏族老乡时被滚石砸中。在我们将他抬到担架上时,他让我从他口袋里掏出口琴,然后他合上了眼睛。
高原的天婴儿的脸,说变就变,说天晴就万里无云。
我们看到刚修好的山路已被冲毁,到处是一片泥泞,被泥石流摔烂成千层饼一样,扭曲变形,层层叠叠。
所有人看见的青藏高原是美丽的,是神圣的,也是祥和的,但山区地貌会把这种恐怖无限放大成一种死亡的阴影。雪崩带来短暂而剧烈的山洪是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主要灾难。对修路工人来讲,用汉语总结就一句话:“遇到了地质灾害。”
这是不足为怪的现象,总会被人们忽略不计的。也正是这些看起来无害美丽的山谷,溪流,远远的崇山峻岭……它们其实都暗藏杀机,所需要的,只是一场诱因:雪崩和大雨。俗坡卡当村的农牧民们不知是哪个带头先坐在了汉族老师田永涛身边,陆陆续续的人都席地而坐听他讲修路工人的故事。
嗨,俗坡卡当村的老乡们,你们挖虫草时在高山顶上,从那里看高山的低洼部位,公路要绕着深陡谷底盘山而上,那些山谷不一定是水冲而成,但水冲一定会形成山谷。
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灾难就在山谷口上等着,向高原的样子我还记得,一口口白气从他嘴里冒出来,嘴唇和脸颊都成了深紫色,工区长和工友们使劲喊他,他只是眨眨眼,艰难地用手指指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围上去,每一个目睹者都流下了热泪。他拉着工区长的手要把马留给工区长。向高原的马,一匹叫做“白龙马”的蒙古马,在他的主人去世后,成为你们父亲的坐骑。常常,你们的父亲不是坐在它的背上,而是牵着它并排着走,就像挽着他的好兄弟向高原在散步。
哥哥泽仁朗结和弟弟泽仁朗追想起来了,他们曾经骑过那匹马,是父亲骑马回到道班养护站的日子里。马上的工区长扎西旺杰把半拉衣袖掖在裤腰里,强壮的胸脯和臂膀在夕阳下闪着青铜的光辉。
这时候月亮升到中天了,妈妈桑吉卓玛从道班站厨房回到了家中。夜晚,窗前灯影渐明,窗内漫起低沉悠远的诵经声,远处的经幡猎猎作响,拂过山腰处寺院厚厚的高墙。
一个老迈的俗坡卡当村牧民,朝这边走来,路遇另一个牧民,他们在说着什么,风让几步之外的汉族老师田永涛、哥哥泽仁朗结和弟弟泽仁朗追什么也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仿佛是被头顶遮住他们脸的方形帽子折断了。
哥哥泽仁朗结和弟弟泽仁朗追正想道别回家睡觉,那两个牧民突然又走近了他们。那是两张难忘的脸:一张像褐色的岩石,布满了岁月的刀痕;一张空洞而茫然,眼睛似乎已经失明。
其中的一个牧民希望自己的孙子来道班站上学读书,另一个则手摇转经筒喃喃自语。
汉族老师田永涛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他希望更多的藏族儿童说汉语。月光下的人影沉静、安详,令弟弟泽仁朗追觉得看见的是远古生命的化石。一切又恍若隔世,像一帧泛黄的老照片。一个道班站工人死亡的故事,此刻弟弟泽仁朗追心里滋生了一颗平静如莲的心,清澈而满足,他想以后如果爸爸想打我们,那就打我一个人吧,爸爸打人的手掌是温暖的安抚。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前两段开门见山,“遗物”“去世”揭示出这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给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B.文章中“5000多米”“33公里”“20年”等多处详细数字的运用,突出修路工人修建果木拉山和日拉山公路的艰难。
C.“低沉悠远的诵经声”“猎猎作响的经幡”“寺院厚厚的高墙”等环境描写精当到位,让小说内容更为真实可信。
D.小说讲了一个汉族老师田永涛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变得更为复杂。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描写田老师叙述向高原去世这件事时运用了错时的叙事时序。
B.作者刻画两个藏民的形象时,善于抓住面部细节进行描写,形象传神。
C.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弟弟对向高原牺牲的意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D.小说虽然描写了雪山修路中困难残酷的一面,但又闪现着奉献的光辉。
8.有人说,这篇小说不仅歌颂了英勇救人的修路工人向高原,还有更多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尤其结合最后一段加以分析。(6分)
9.在创作小说之前,葛水平一直从事散文、诗歌和戏剧的创作,这使得她的作品将诗意语言、诗意情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富诗意的文本。请结合本文赏析葛水平诗性语言的特点。(6分)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2年9月29日,C919大型客机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生产大型客机的能力,这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商用飞机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工业产品之一,前后关涉上百万个零部件,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长期以来,全球大飞机市场被空客和波音两大巨头垄断。制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考量的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信心、勇气和水平。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最大载客人数192人,最大航程5555公里。其于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首飞成功后,先后投入6架试飞机和两架地面试验机,分别在阎良、南昌、东营、锡林浩特、吐鲁番以及敦煌等地进行了试飞取证工作,直到今年8月1日宣布完成取证试飞。这就意味着,C919已经获得了进入民用航空运输的“入场券”。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迈向高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凸显。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全国24个省市、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30万人参与了研制工作。以C919为代表,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制造业迈向高端的事实,无不体现出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
举国体制是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新型举国体制是以原有举国体制为基础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到今天,新型举国体制有了新的核心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有了新的目标定位——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在C919的研发过程中,国内数十所高校参与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建立了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科研平台。通过C919等国产民用项目,我国掌握了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加快了新材料、现代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国家的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目标考核、社会动员、资源配置功能与市场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结合,调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积极参与,进而实现重大科技项目
的创新突破,新型举国体制展现了其在科技重大创新领域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取材于柴雅欣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由于民用飞机更强调经济性和安全性,科研人员除了需要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能。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全机70%左右的阻力也来源于机翼。因此,为保证飞机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喷气式民航客机通常以略低于音速的高亚音速飞行。当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机翼上表面某些区域的气流速度可能已经达到音速,令飞行阻力急剧增加。第一、二代喷气式客机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古典翼型,古典翼型适合于低速及亚音速飞行,在这种速度范围内,它们具有较高的气动效率。但是,随着飞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古典翼型的设计已不可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既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又能保持较高气动效率的翼型。
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的是超临界翼型。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将近100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因此,超临界翼型具有较大的机翼相对厚度,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飞机的结构空间以及燃油的储藏容积。
在C919飞机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常,飞机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机翼较近,两者之间难免产生阻力干扰。设计人员经过反复论证研究,采用局部融合方案,使发动机与机翼之间的阻力干扰达到了“1+1<2”的设计效果,让两者一起面对的阻力小于分别面对时的阻力之和。吊挂,则是发动机和机翼之间的一个狭窄通道,C919飞机采用的是IPS吊挂。基于这种吊挂宽度较大的特点,设计人员在机翼前缘进行了融合设计,在不破坏压力分布的情况下,能让机翼晚些到达失速安全边界,从而提高了飞机飞行的安全性。
(取材于仰山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C919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合国际通行适航标准。B.属于一种喷气式干线客机。
C.历经多年多地试飞取证。D.是最复杂的商用大型飞机。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与传统的举国体制有着本质不同。
B.其核心任务指向科技的创新与突破。
C.其有利于集中调配社会多方面资源。
D.其能有效结合政府功能与市场机制。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超临界翼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机翼升力较大,阻力相对较小,故升阻比较高。
B.其应用于高速巡航飞行的飞机时,能够减少油耗。
C.其依靠降低机翼厚度,来减小飞机飞行时的阻力。
D.其与古典翼型相比,有助于提高飞机的气动效率。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商用大飞机在技术方面必须全程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B.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目标,在于调动更多人员、单位、团队参加研发。
C.民用飞机在技术研发和改进时,通常会将其经济性放在优先位置考虑。
D.第一、二代喷气式民航客机若以音速巡航飞行,气动效率会明显不足。
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陈述C919研发成功带来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节选)①
曹雪芹
又到探春院内。众人来了,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色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自己又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你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量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儿!”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早一头碰死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赔礼。该怎么,我就领!”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听着他说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待书听说,便出去说道:“妈妈,你知点道理儿,省一句儿罢。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你舍不得去。你去了,叫谁讨主子的好儿,调唆着查考姑娘,折磨我们呢?”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做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就只不会背地里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待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服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遂到惜春房中来。因惜春年少,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凤姐也少不得安慰他。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因问是那里来的,入画只得跪下哭诉真情,说:“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惜春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凤姐道:“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犯下,二罪俱罚。”
来迎春房内时,迎春已经睡着了,遂往丫鬟们房里来。因司棋是王善保的外孙女儿,凤姐倒要看看王家的可藏私不藏,遂留神看他搜检。先从别人箱子搜起,皆无别物。及到了司棋箱子中搜了一回,才要盖箱时,周瑞家的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凤姐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是司棋表弟潘又安的。这王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又气又臊,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凤姐只瞅着他嘻嘻的笑,向周瑞家的笑道:“这倒也好。不用你们作老娘的操一点儿心,他鸦雀不闻的给你们弄了一个好女婿来,大家倒省心。”周瑞家的也笑着凑趣儿。王家的气无处泄,便自己回手打着自己的脸。凤姐带了人,拿了赃证回来,且自安歇,等待明日料理。
(有删改)
【注】①选自《红楼梦》第74回。因贾母的丫鬟傻大姐在大观园内拾到了绣春囊(青年男女表示情意的一种信物,是绣有暧昧图案的香囊),被贾赦之妻邢夫人得到,交给了掌管贾家内政大权的贾政之妻王夫人。王夫人盛怒之下,责问当家人王熙凤之后,又下命令对住在大观园里的丫鬟、婆子们进行突击搜查。
6.下列对节选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冲在前面,却被探春打了一个巴掌,随后又查出了自己的外孙女司棋的情事。这样的情节设置非常巧妙。
B.贾探春打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这次抄检行为的极大愤怒。
C.回目中“惑奸谗”三个字暗示着曹雪芹的情感倾向。文本通过人物对话和具体情节设置等,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这次抄检传达出的不赞同的态度。
D.选文故事表现了贾探春和王善保家的之间那种势不两立的仇恨对峙,折射出当时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7.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姐说“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这句话,其用意是说主人和仆人有着一样的个性。
B.贾探春在婢仆前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信与尊严。“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
C.选文中贾探春与贾迎春面对凤姐等人时有不同的答话和语气,说明二者的阶级地位和性格特点是截然不同的。
D.选文结尾写王善保家的在凤姐、周瑞家的等人的调侃中泄气打脸,这一细节说明她带人查抄大观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8.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贾探春、贾惜春和王熙凤的形象特点。
9.选文是怎样通过其他人物的表现来侧面烘托贾探春这一形象的?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
(第155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3分)A 【解析】错在“但整体为主,个体为次”,此说法于文无据。
2.(3分)A 【解析】错在“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统治者治国的目的就是富民利民”,此意于文无据。
3.(3分)C 【解析】A项强调的是法令及守法的重要性,B项强调的是推己及人,D项强调的是人们要相爱,这三项都不涉及顺民心,也没有共生之意。只有C项说的是君主要让百姓有好的生活,体现了共生智慧。
4.①材料一是典型的论述类文本,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通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②材料二是通讯,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主要叙述了四川省成都市和江西省萍乡市的便民服务之事。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①文段内容: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奴役天下百姓,使他们生活艰难,死伤无数。 ②评析:秦始皇的做法与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相悖。他不是以政裕民,而是以政虐民,只取不予,超出了取的限度,破坏了百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自然而然就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引起人民的反抗。
(内容2分,评析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II
6. A【解析】“给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错。文章后半部分充满着感动和希望。
7. C【解析】“直抒胸臆”错,“有了清晰的认识”错,应该是朦胧的认识。
8.①本文讲述汉藏融合、民族团结的美好当代中国故事。田永涛老师是藏区的汉族老师,希望更多的藏族儿童说汉语;向高原是无数的修路工人的一员,他们都是高原上的先行者,正是因为他们在平凡日子里的坚守和奉献,才更好地促进了汉藏的融和、民族的团结。②教育让人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藏汉民族的交融与影响,孩子们虽没有概念,但有了一种朦胧认识,眼前的世界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9.①环境描写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比如“一声巨响,被洪水裹挟的巨石一下子向山脚奔来”“山崩地裂,真是太恐怖了”等句子对雪崩和塌方的来势之猛、破坏性大的描写,以及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地势地貌的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②语言简洁明快,诗意隽永。小说主要采用简单句式,文字简洁,言简意赅,精警隽永,透露着诗歌的韵味,极具张力。比如“那些山谷不一定是水冲而成,但水冲一定会形成山谷”富有哲理;再如“此刻弟弟泽仁朗追心里滋生了一颗平静如莲的心,清澈而满足”引人无限遐想。(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D
【解析】D项“是最复杂的商用大型飞机”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商用飞机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工业产品之一”,说的是商用飞机的特点,没有说是C919的特点。
故答案为:D。
2.A
【解析】A项“有着本质不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新型举国体制是以原有举国体制为基础的继承与创新”可知,新型举国体制是原有举国体制的继承与创新,两者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故答案为:A。
3.C
【解析】C项“依靠降低机翼厚度”表述错误。根据原文“超临界翼型具有较大的机翼相对厚度,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飞机的结构空间以及燃油的储藏容积”可知,应该是提高机翼厚度。
故答案为:C。
4.D
【解析】A项“必须全程自主研发”推断错误,根据原文“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可知,材料只是说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没有说中国的商用大飞机在技术方面都必须全程自主研发。
B项“基本目标,在于调动更多人员、单位、团队参加研发”理解错误,原文是“也有了新的目标定位——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C项“通常会将其经济性放在优先位置考虑”推断错误,根据原文“由于民用飞机更强调经济性和安全性,科研人员除了需要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能”可知,要先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再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能。
故答案为:D。
5.①中国制造迈向高端,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②打破国际市场的垄断局面,需要有自主创新的信心、勇气和水平:③在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必须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④科技产品的研制和改进,需要抓住问题要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现代文阅读II
6.D
7.C
8.贾探春:能够洞察贾府的危机,有远见;敢于抗争,性情刚烈。
贾惜春:年小怕事,主动与丫鬟入画撇清关系,做事有点决绝。
王熙凤:说话得体,做事周全,城府极深,能见机行事。
9.①通过凤姐、周瑞家的和平儿等人对贾探春的陪笑、解劝甚至服侍,侧面表现贾探春的刚烈性格。
②通过写王善保家的自恃身份尊贵等心理活动,侧面表现出贾探春具备不惧权势的胆识。
③通过对丫鬟待书呵斥王善保家的描写侧面写贾探春的能言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