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重点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常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称作什么呀?
预设:世外桃源。
师: 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板书:桃花源记 陶渊明)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了解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了解背景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统治阶级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长期处于战乱的环境中,中年以后又长期隐居农村,陶渊明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的体会。于是,他以当时一些避乱事实和传说为素材,创作了《桃花源记》,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3.文体知识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类别 碑记 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 描写旅行途中见闻的散文体裁。
杂记 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笔记 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四、初读课文,指导朗读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课件展示:
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音准确、停连恰当、富有节奏、读出情感。
五、疏通文意,夯实词句
1.学生借助工具书,分小组讨论自行翻译课文。
2.逐段检查学生翻译情况,进行订正。
预设:
(1)第一自然段:
重点字词:
缘:沿着,顺着。
鲜美:新鲜美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穷:尽。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2)第二自然段:
重点字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才:仅仅、只。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全,都。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tiáo):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译文: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3)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
乃(大惊):于是,就。
具:详细。
要(yāo):同“邀”,邀请。
咸:全,都。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遂:于是、就。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为:对、向。
叹惋:感叹惋惜。
延:邀请。
不足:不值得,不必。
译文: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4)第四自然段:
重点字词: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志:做记号。
及:到。
诣(yì):拜访。
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5)第五自然段:
重点字词:
规:打算,计划。
寻:随即,不久。
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练习了朗读,重点学习了字词,疏通了文意,那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二、再读课文,厘清思路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如下任务:
1.划出写渔人行踪的词句。
预设:缘溪行→复前行→从口入→复行数十步→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辞去→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2.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
线索:武陵渔人的行踪
内容: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3.为课文划分层次。
预设:
第一部分:(1)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到的绮丽景色。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见到的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民风。
第三部分:(4、5)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再访桃花源未果。
三、课文精讲,细查细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一句交代了哪些信息?
预设: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职业。似真实虚,以实写虚。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预设:通过写溪水,既写出曲径通幽之感,又通过溪水之美之长,为桃源的最终出现做铺垫,让读者在看似清浅随意的记叙中渐渐积累了对桃源的美好印象。
3.渔人是怎么样遇见桃花林的?
预设:“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甚异”与“忽逢”照应,生动地写出了渔人意外遇到桃花林的惊异。同时,也烘托了桃花源绝美的景色,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作者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桃花林美景?有什么作用?
预设:“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的景物描写富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下文描绘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
(二)学习第二部分
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
预设:林尽→得一山→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初极狭→复行数十步
2.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源的?有什么用意?
预设:
(1)自然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写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描绘了一幅和平宁静、幽美淡远的村居图。
(2)生活情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由景及人,写桃花源人生活自足,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3)对比
外界的战乱纷扰、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与桃花源的生活美好安宁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桃花源人见到渔人是什么反应,这些说明了什么?
预设: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人见到外人时的惊奇,表明他们与世隔绝之久。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真诚、热情好客,从侧面表现了桃花源内没有剥削压迫,人们和平安宁、丰衣足食。
4.桃花源人来此地及与世隔绝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预设:“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避秦时乱”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暗含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
预设:“具言”的内容: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叹惋”的是什么?
预设: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当今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叹惋当今外面的人们生活困苦不堪。
7.如何理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的内在意蕴?
预设:这句话虽只有12字,但意蕴深厚:渔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见闻遭遇不是文章叙述的重点,故而一笔带过,采用留白的方式,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后半句“皆叹惋”三字,表明桃源中人对渔人所讲现实世界生活遭遇的感叹惋惜,从侧面突出现实世界的黑暗。短短一句话,暗含着对比,暗含着想象,暗含着详略,越体会越有味,意蕴深厚。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预设:暗示桃花源人不愿意被外面世界打扰的心理,也为下文渔人再寻找桃花源却寻而不得埋下伏笔,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渔人“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预设:“如此”包含渔夫人“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入、出桃花源经历和见到的种种。
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2.渔人“处处志之”,太守派人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预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是作者笔下的虚构世界,并非真实景象,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3.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预设:不多余。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成分,增添了文章的曲折变化。同时,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又对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做了进一步的渲染与补充,这也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与无尽的神往。
四、深入探究,理解主旨
1.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对它心驰神往?
预设: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1)自然环境: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2)社会环境: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安定平和。(3)社会风气:和睦共处,民风淳朴。(4)生活状况: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长幼有序。(5)精神状态:怡然自乐,自由幸福。
桃花源是一个自给自足、自由美好的人间仙境,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
2.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你怎么评价这一社会理想?
预设:
文中描写了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愿望。作者的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的。这种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幻想。
3.归纳主旨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景色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及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拓展延伸,扩展视野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发了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诗的前两句以写景起笔,选用了“飞桥”“野烟”两个意象,描绘了云烟缭绕、飞桥隐现的画面。
诗的后两句是问询渔人的话,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正是从这问话中虚写的,表达出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心愿。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明知故问,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之感和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无限怅惘之情。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请完成本课《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