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服装”等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内化积累的语言,感受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们交流。体会贯穿权为民的自豪、赞美之情。
2.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展示民族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你能选一个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课前布置对这几个民族的资料搜集。)
2.在我国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那这里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又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致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去一探究竟。(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本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大青树下的小学。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所小学的美。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发现小学的美。
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什么?边读边把相关的词语画出来。
2.交流,出示词语。
出示:小学生 小鸟 老师 国旗 大青树 铜钟 教师 蝴蝶 猴子 松鼠 山狸 凤尾竹
(1)齐读词语。
(2)结合图片认识事物。
(3)用句式说一说: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 ,有 ,有 ,还有 。
【设计意图:从观察图片入手,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在感悟了文中小学的特点后,引导学生运用“大青树下有……”的句式进行规范的表达,让学生的学习从学过走向学会。】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1.让我们走进学校,一起来瞧瞧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体会句子的含义——小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是不同的民族,他们来到了同一所小学,感受民族融合,各民族一家亲。)
2.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做了什么?他们上学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感受孩子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的学校生活,通过向国旗敬礼,体会孩子们热爱祖国的心和孩子们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成长。)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引导孩子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和特别之处,为下文体会各民族友爱和团结作铺垫。】
(二)文本赏析,探究排比
1.小组讨论,展示分享
师: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一定要说一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教师引出排比句,说明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自己觉得新鲜的词句进行分享,走进课文,品词析句,体会边疆小学的特点,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提高阅读的能力。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在大量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通过一定的句式训练,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品读第2—3自然段。
1.出示:“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感受上课铃声的美妙,知道铃声表示上课了,引出下文的关于上课的描写,这是一个过渡段。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学习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进行想象补充。
师: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蹦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家读书时的声音整齐响亮、抑扬顿挫……
请大家也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读一下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出示: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2.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么想呢?(学生思考讨论)
发挥想象:出示:小猴:我会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
蝴蝶:我会静静地停在花朵上,听他们读书。
小鸟: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
树枝: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唱歌。
师问: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出示:这些描写衬托了校园里的“静”,衬托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
3.下课了,同学们在做什么?操场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出示: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出示图片: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师: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动物们写成了看热闹的人,这样写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以读悟文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上课的情景,边读边想象下课后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形象之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