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5 08:5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
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
2.詹姆士是一位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最可能是因为( )
A.珍妮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3.科技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火车 B.汽车 C.飞机 D.电灯
4.造成表中“离港商船吨位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市场的扩大 B.殖民地的反抗
C.欧洲文化的外传 D.内燃机的发明
5.在英国的城乡人口结构中,1750年城市人口占21.0%、农村人口占79.0%,到1850年城市人口占52.0%、农村人口占48.0%。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光荣革命”的发动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自由贸易的拓展
6.1991年中国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有“187l一1991”“一百二十周年”“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结合这些信息分析,此事应该是( )
A.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共产党宣言》发表 D.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7.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评价很高,指出这是从根本上改变英国工人状况的第一个发明,恩格斯评价的这一发明是( )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B. 凯伊发明的织布机飞梭
C. 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 D. 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
8.“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
A. 织布机 B. 纺纱机 C. 电动机 D. 蒸汽机
9.如图,导致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影响B.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
C.“三角贸易”的刺激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10.1851年5月,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年份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来表英国煤产量增长图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无尽的荣光”主要是因为英国( )
A. 建成“日不落帝国” B. 最早进行“三角贸易”
C. 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1. 列宁曾经评价道:“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土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材料中的“两位学者和战士” ( )
A.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创立科学理论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D.创作《国际歌》以弘扬革命精神
1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统治阶级”指的是( )
A.无产阶级 B. 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教会势力
1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马克思、恩格斯
A.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B.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创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体系
14.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 )
①空想社会主义②马克思主义哲学③三权分立④政治经济学⑤科学社会主义
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16. 巴黎公社成立于( )
A、1870年 B、1871年 C、1872年 D、1873年
17.来到巴黎这个城市,你会看到法文所写的“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公社的牺牲者”的墙壁,这是为了纪念 ( )
A、宪章运动 B、里昂起义 C、巴黎公社革命 D、拿破仑远征
18.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是代表 ( )
A、工人阶级利益 B、资产阶级利益 C、农民阶级利益  D、地主阶级利益
19.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友谊。”其伟大之处主要在于 ( )
A、在理论领域有广泛的一致性,都致力于为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B、为了共同的伟大理想和事业亲密合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C、恩格斯在各方面全力支持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工作
D、两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伟大著作
20.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表现在 ( )
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1)据材料一指出把大西洋变为“一座桥梁”的事件名称。为什么说“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的原因?
材料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殖民者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
材料三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
(3)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纱荒”这一关键问题的科技发明及这一科技发明在工业革命中的地位。
材料四 在 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
材料五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依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加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的交通工具
22.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哪一行业?指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以及该发明。
(2)工业革命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这一发明首先在哪一部门投入使用?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
23、小亮在学习了《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这一单元内容后,总结出这样一条图示线索,请结合这条线索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 图示中“工人运动”与“革命理论”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3)19世纪70年代,在哪一个国家发动了什么革命对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伟大尝试 结果如何
结合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斗争实践,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
1-5DBAAB 6-10.DADAD 11-15: CCAAC 11-16--20 B C A B D
21、(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对外殖民夸张的道路,给亚非及拉丁美洲地区带去了灾难。
(2)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
(3)英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4)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5)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火车、轮船。
22.(1)棉纺织行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2)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纺织部门。“蒸汽时代”。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4) 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23、(1)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3)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结果失败了。
(4)任何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努力与探索。(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