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C.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D.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2.下列机械和交通工具,哪些是18、19世纪出现的 ( )
①火车 ②汽船 ③水力纺纱机 ④飞机 ⑤珍妮机 ⑥航天飞机
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3.世界博览会通常是展示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图是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英国陈列馆的一角,这里展出的展品主要是 ( )
A、英国在扩张中掠夺来的商品 B、英国历史的主要文物
C、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成果 D、工业革命的新发明
4.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火车机车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珍妮纺纱机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5.下列发明中,哪项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 (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轮船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火车机车的成功试车
6.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文件名称:《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有害物质去除法》《污染控制法》《河流污染防治法》。从文件名称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 )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带来了环境污染
7.《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
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8.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两段诗歌表明( )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
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就是(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理性主义 D.列宁主义
10.它发表于170年前,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这里的“它”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11.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这段落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特征
12.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14.2020年疫情防控网上学习期间,某老师上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的资源包。下列不应该出现在其中的是( )
A.电子书《联合国家宣言》 B.纪录片《巴黎公社》
C.微视频《共产党宣言》 D.电影《青年马克思》
15.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新文化运动的掀起
16.《国际歌》传遍全球:“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无所有者要做天下的主人,”与这首歌的思想主张最为相近的文件是( )
A.《独立宜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国际”又称国际工人协会
B.第一国际成立后领导工人进行了经济斗争
C.第一国际没有支持巴黎公社
D.它的成立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8.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预示……”这是因为巴黎公社(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9.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
20.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但凡每一重大历史转折和重大事件出现,人们总是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着力汲取智慧和教益。“苏东剧变”虽然使现实主义的发展跌入低谷,但国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热潮却一浪高过一浪:在伦敦、纽约、巴黎等地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大会”“世界社会主义大会”“国际马克思大会”等,都吸引高达上千人或数千人与会。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在当代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B.是当今世界唯一的指导思想
C.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D.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
21、习近平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请回答:
(1)指出这一理论的名称?这一理论的诞生的时间及及其标志?
(2)马克思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分别是什么?
(3)马克思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是什么
22.科技是国之利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一中所提及的“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这一创新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到访英国曼彻斯特的评价
(2)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启蒙思想家之相信进步,即来源于此。”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根据材料三分析归纳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发展存在的内在联系。
23.科技的力量是强大的,不仅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26~1846年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数和棉手织工场工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1826年 1836年 1846年
棉纺织厂工人数 155000 195000 260000
棉手织工场工人数 247000 150000 50000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的生产方法和工作关系…更快的生产速度,更长的劳动时间,有限和封闭的空间,为日益增加的劳动大军带来了新的疾病。工人劳动状况持续恶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19世纪起,职业性危害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开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
——摘编自[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到图2的动力变化。图2试验的是什么发明?这一试验标志着什么时代的开始?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与英国哪一事件有关。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这一事件对英国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西方职业病形势严峻的原因。各国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答案
-5D C D A B 6-10DBCBC 11-15ACBAA 16—20.CCCCA
21、 (1)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
(3)巴黎公社革命
22、(1)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步入“蒸汽时代”,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加重。
(3)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23、(1)动力变化:由人力到蒸汽机。发明:蒸汽机车。时代:铁路时代。
(2)事件:工业革命。作用: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取代;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3)原因:更长的劳动时间;有限和封闭的空间。应对: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
(4)认识: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科技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提高社会生产力;科技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