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月
球
小学科学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2023春新版
月球
意大利·伽利略 望远镜
山脉
(环形山)
平原或盆地
(月海)
观察月球的表面
(月球表面)
实验材料:沙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块。
模拟实验:环形山的形成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想一想:
我们该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呢?
1.在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块。
3.从同一高度往另一沙盘里丢不同大小的石块。
4.轻轻将石块取出,观察被石块砸过的坑。
实验步骤:
温馨提示
合理分工,严谨操作;
实验器材轻拿轻放,注意桌面清洁;
手松开时让小石子自由下落。
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
说一说:
你观察到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观察“环形山”投影的变化
(观察“环形山”投影的变化)
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没有空气、没有水分、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会观察到什么?
需要带哪些东西?
想一想
演示实验:模拟月球的公转
实验材料:
打开的手电筒
锡箔纸包裹的网球
篮球
太阳
月球
地球
实验过程:
关灯,让“月球”绕“地球”转动,观察“月球”的明暗变化情况。
二、观察月相的变化
1、每晚6点对月亮进行观察。
2、将观察到的月相和位置画在记录单上。
连续观察月亮
方法一:直接画出亮面形状
1、亮面在左还是右?
2、画出亮面的形状。
想一想:
如何记录月相呢?
方法二:圆圈涂阴影法
1、在记录纸上画好
相同大小的圆圈
想一想:
如何记录月相呢?
2、观察月相,找 出明暗分界线。
3、圆圈上点出分界线的两个顶点,画线连接两顶点。
8月25日
4、将不明亮的部分涂上黑色。
日期
农历
快去观察月相并记录吧!
说一说:
在观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是怎么解决的?
三、整理月相观察日记
新 月
满 月
凸 月
上弦月
峨眉月
峨眉月
下弦月
凸 月
1、认识几种月相名称
亮面逐渐变大
亮面在右侧
亮面逐渐变小
亮面在左侧
想一想:
如果继续观察下去,月相会是怎样的?
2、找一找月相变化的规律
根据月相观察记录,数一数两次新月大约间隔多少天?
我知道:
月亮出现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是( )。
A.月球 B.地球 C.火星 D.水星
2.古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中的“三五”指的是( )。
A.农历初八 B.农历十五 C.农历二十 D.农历二十八
3.月相为满月的时间是( )。
A.农历初一、初二 B.农历十五、十六 C.农历十八、十九 D.农历二十五、二十六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描述的月相是( )。
A.峨眉月 B.满月 C.新月 D.朔月
5.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 )。
A.24小时 B.半个月 C.一个月 D.三个月
A
B
B
B
C
练一练
二、判断题
6.一个完整月相周期大约是30天。( )
7.根据月相变化情况,两次满月大约间隔60天。( )
8.月球在晚上是静止不动的。( )
9.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流星或陨石撞击形成的。( )
10.月球上至今没有发现生命存在。( )
√
×
×
√
√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