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5 09:2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描绘的是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
A.进行海盗式殖民掠夺 B.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C.传播日本先进的科技 D.开展正常的贸易活动
2.隋唐时期,有一个国家派遣使节与大批留学生去学习中国文化。许多商人也来到中国经商,它的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这个国家是( )
A.新罗 B.天竺 C.大秦 D.日本
3.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批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4.鉴真东渡,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绘画等。这说明了鉴真东渡( )
A.推动了朝鲜民族汉化 B.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C.促进了中华民族交融 D.缓和了中日民族矛盾
5.如果给下图所示的鉴真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6.中国人民收到了一批来自日本的捐助物资,上面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捐助者说:“1 300年前,日本有群人携带着这样的诗句去了中国,1300年后的今天,他们想把与古人相通的情感寄托在一副副口罩中。”请问,1 300年前为了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远赴日本的中国唐朝的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松赞干布 D.遣唐使
7.下表所示史实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 )
A.主要内容仅限佛教领域 B.范围只局限于欧洲地区
C.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 D.宣扬了唐朝在世界的声望
8.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以用于研究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全唐诗》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9.“(法师)周流多载,方始旋返。十九年正月,届于长安……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尔其物产风土之差。习俗山川之异。远则稽之于国典。近则详之于故老。”材料出自( )
A.《西游记》 B.《步辇图》 C.《送子天王图》 D.《大唐西域记》
10.“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天竺)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你”的精准评价是( )
A.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B.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C.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D.中阿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高僧鉴真,排除千难万险,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国的医药和书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参照材料一,完成对玄奘西行的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相同点。
材料二: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2)根据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唐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朝中外交流出现空前盛况局面的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A 6.A 7.C 8.D 9.D 10.B
11.答:(1)简介:唐朝高僧玄奘,排除千难万险,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为中国引入了原文佛经并翻译,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同点:都体现出坚持不懈、英勇无畏的品质;都促进了佛教的发展;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都反映了唐朝对外开放、积极进取的风貌。
(2)特点:博大精深(或兼收并蓄、泽被东西)。有利因素:唐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政治自信;文化兼收并蓄;对外政策开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