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1认识区域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1认识区域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11:20: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1认识区域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浙江省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县界( )
A.有明确界线,无明确自然地理标志 B.以自然要素为分界线,界线模糊
C.以山脉为分界线,界线明确 D.以交通线为分界线,界线模糊
【答案】C
【详解】据图1可知,县界两侧属于不同的河流水系,因此可判断是以山脉为分界线,且行政区界线,必须明确,C正确。故选C。
【点睛】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线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该图划分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4.图中数字及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黄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C.③--“金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D.④--“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答案】3.D 4.A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特征。
3.读图结合课本知识,图中的区域都属于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气候和地貌,D对。区域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A错;图中的区域都属于自然区,区域间界限具有过渡性,B错;由于区域范围广阔,因此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C错;故本题选D。
4.结合分析可知,①地因干旱多沙漠而呈黄色,为“黄色中国”,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影响,A正确;②因高寒而多冰雪呈银白色,为“银色中国”,B错;③降水多、气温高而森林和农作物四季常绿,被称为“绿色中国”,C错;④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北方有广阔的东北和华北平原,小麦、水稻成熟时一片金黄,为“金色中国”,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A。
【点睛】区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
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 )
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 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
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
7.青瓦地多见于( )
A.华北平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雪原 D.川西牧区
【答案】5.C 6.C 7.B
【分析】5.根据材料“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以及图示可知,青瓦竖立铺设,缝隙较大,有利于水的下渗,减少路面积水,①正确;增加路面粗糙度,雨天有防滑的的作用,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具有素雅古朴,人地和谐的作用,②④正确。造型比较简单,不是为了追求视觉美观,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6.青瓦地粗糙,路面的反射作用减弱,A错误;青瓦地缝隙大,粗糙度大,风力减弱,不利于通风散热,B错误;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相较于水泥地,在烈日暴晒下,升温慢,因此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C正确;青瓦地地基是高于草地的,D错误。故选C。
7.根据材料“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可知,青瓦地多见于江南水乡老旧建筑物屋顶,B正确。华北平原老旧建筑屋顶是红瓦,A错误;东北雪原老旧建筑物屋顶是草棚,C错误;川西牧区老旧建筑多种材料,D错误。故选B。
【点睛】民居与气温:1、寒冷区需求:保温。建筑特点:厚墙、小窗、较封闭;选择隔热性好的材料(如木、草、土坯等)。作用:防屋外冷空气入内。2、炎热区:厚墙、小窗较封闭;选择隔热性好的材料木、草、坯等)作用:防屋外热空气入内。3、湿热区:墙体轻薄或利用散热好的材料,注重通风防晒架空、多通透(窗大、竹材透气)檐长(防晒)竹木材料隔热性好。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演变至今,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下图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共同性
9.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更适合种植水稻 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种植等林果业
C.该区域人们离不开牛肉、羊肉和奶酪 D.该区域人们的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
【答案】8.B 9.D
【分析】8.由题干信息“我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可知,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故B正确,A、C、D错误。
9.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网稠密,最有可能是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地区,故饮食为“饭稻羹鱼”;由图可知,该区域临海,图中甲区域河流流向四周且短小,因此甲区域应为山地地形且地势起伏较大,故饮食又有“山珍海味”,D正确;甲区域为多条河流的源头,且是山地地形,不宜种植水稻,A错误;苹果属于暖温带水果,B错误;牛肉、羊肉和奶酪应为我国草原地区的特色食品,C错误。故选D。
【点睛】区域的特征: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着相对的一致性,而各个区域之间则普遍存在着差异性;作为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全国可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政区划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分布 D.生态系统特征
11.下列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生态大区内部特征相对一致②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③边界是明确的④边界具有过渡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0.D 11.C
【分析】10.由图中四个生态大区的名称及分布范围可知,四个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异,其划分依据是生态系统特征,D正确、ABC错。故D。
11.四个生态大区是按照生态系统特征划分的,其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①正确;各生态大区之间的边界不十分明确,具有过渡性,③错、④正确;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的生态环境较好,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②错。①④正确,故选C。
【点睛】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区域。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长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划分广东省荔枝生长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的主要依据是( )
A.市场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13.Ⅰ区被划分为荔枝生长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低温冷害 B.光照弱 C.多大风 D.降水少
【答案】12.B 13.A
【分析】12.读图可知,图中划分的荔枝生长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大致自南向北更替,这与荔枝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低温霜冻的习性有关。地形、纬度影响热量的分布,热量是气候要素之一,B正确。市场、土壤、水源不是划分的主要依据,A、C、D错误。故选B。
13.图中Ⅰ区纬度相对较高,且位于粤北山区,热量条件差,容易发生低温冷害,故被划分为荔枝生长不适宜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15.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③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④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4.D 15.D
【分析】14.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有些区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A错误;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B错误、D正确;区域的边界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则是模糊的,C错误。故选D。
15.划分区域可以进一步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并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点睛】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行政区划的界线是明确的,如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其他的自然界限是模糊的,如热量带、干湿地区等。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被称为“北国江南”。目前最大水深仅为3米,水质为劣Ⅴ类,环境质量需求迫切。
(1)据图描述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2)请你提出雄安新区建设中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3)夏涝是该地区面临的较严重的问题,分析该区域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水资源是制约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采地下水是该地区解决水资源的途径之一,由于过渡地下水,给华北地区带来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请你就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生产生活特点,从开源节流两个角度为解决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献计献策!
【答案】(1)京津冀地区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东临渤海;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连接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企业(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全流域水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法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大监督力度)。
(3)气候: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异常年份雨季长,全流域普降暴雨;地形: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文水系特征:支流多,汇集到干流水量大;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在下游淤积,使河床抬高,水位升高,泥沙淤积,河道变得更弯曲,泄洪不畅!
(4)地面沉降 海水倒灌;开源: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流: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节水意识等(合理即可给分)。
【分析】本题以京津冀地区的水环境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经纬度位置:京津冀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海陆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渤海,面向太平洋;相对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以东,通过辽西走廊与东北地区相连,向南连接江淮地区,是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相连接的战略通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由材料“水质为劣Ⅴ类,环境质量需求迫切”可知,白洋淀存在水污染问题,所以要加大治污力度,提升水质。包括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处理好城市水源地和地下排水管道之间的关系,建生活污水处理厂,不要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湖中。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企业进驻,提高企业入驻标准,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水排放量;同时加强全流域水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法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大监督力度。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异常年份雨季长,全流域普降暴雨,来水量大;从地形方面看北面和西面为山地地形,夏季地处季风的迎风坡,山地降水丰富,发育众多的支流,京津冀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积水;从水文水系特征河流支流多,汇集到干流水量大,而入海通道少,泄洪能力低;图中地区湖泊少,滞洪蓄洪能力低,河水容易泛滥;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在津冀地区,水流平缓,携带泥沙能力弱,大量泥沙在下游淤积,使河床抬高,水位升高,泥沙淤积,河道变得更弯曲,泄洪不畅。
(4)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漏斗区,出现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加剧等。该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短,降水集中多暴雨,因此在其上游入湖径流上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同时区域地表径流较少,可以跨流域调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向其补水;靠近沿海,区域经济发达,还可以通过海水淡化方式补充其水源;同时要注意节流:区域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发达,生产耗水量大,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区域农业发达,尤其是春季,麦田返青,需要大量灌溉用水。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也大,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节水意识等。
【点睛】
17.(2020·上海·高三专题练习)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地优化调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占GDP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用公式表示为:产业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比重÷就业的产业比重)-1。若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说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材料二: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到2020年上海人均GDP达25000美元左右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主要有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在0.5%~0.8%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5%,调整到30%左右,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5%,调整到70%左右,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
结合材料,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上海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合理性。
【答案】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三大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生产力的相协调;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任答一点)。
评价合理性:2007年上海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至2020年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调整较大,将与高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相接近,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上海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原料、能源(自然资源)匮乏,着重发展以技术密集型工业(或先进制造业)既符合自然环境的特征,又充分发挥上海在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方面的社会经济环境优势;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有利于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
【分析】本题以上海产业结构优化为背景,以相关表格和文字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合理性评价,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题意表明,上海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合理性应结合材料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进行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三大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生产力的相协调;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三次产业共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表中数据表明,与北京、高收入国家相比,2007年上海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6.6%,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仅52.6%,比重过低,材料信息显示,2020年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主要有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在0.5%~0.8%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5%,调整到30%左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5%,调整到70%左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调整较大,将与高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相接近,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材料信息显示,上海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主要有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上海产业规模大,人口密度大,因此上海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原料、能源相对紧张,着重发展以技术密集型工业(或先进制造业)既符合自然环境的特征,又充分发挥上海在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方面的社会经济环境优势,因此上海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材料信息表明,产业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比重÷就业的产业比重)-1,根据表格数据计算,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说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因此上海市应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维持上海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8.(2021·安徽滁州·高二期末)下图示意我国公路一级区划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区和乙区的边界与我国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2)比较乙、丙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填写下表。
乙 丙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盆地、山地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植被
河流
(3)简述在丁区修筑公路所面临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答案】(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带的分界线、水田农耕区与旱田农耕区的分界线等。(合理即可,任答四点,4分)
(2)
乙 丙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 ——
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典型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河流 众多,水量较大 较少,水量小
(3)边缘地带山高坡陡,地质灾害多发;高原内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等。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国地理分界线和区域差异的相关知识。
【详解】(1)地理分界线:甲区和乙区的边界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越的地方,是1月0°等温线穿越的地方,它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带的分界线、水田农耕区与旱田农耕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河流结冰和不结冰的分界线等。
(2)比较乙(南方地区)、丙(西北地区)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
乙地主要地形类型为平原、丘陵;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众多,水量较大;
丙地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盆地、山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河流较少,水量小。
(3)在丁区(青藏高原区)修筑公路所面临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高原边缘地带,山高坡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防范土地荒漠化的工程量大等。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酿酒葡萄主产区多分布于南北纬40°~50°之间。云南德钦地处滇藏交界地带,是香格里拉文化的腹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德钦葡萄主要分布于平均海拔1900~2400米的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砂质、相对平缓的坡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优质酿酒葡萄产区。该地葡萄种植、酿酒虽历史悠久,但葡萄酒产业真正起步不过十余年,且至今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下图为德钦县地形及葡萄园景观图。
(1)指出德钦县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葡萄产区原因。
(2)分析德钦葡萄品质优良的原因。
(3)说明德钦葡萄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的自然原因。
(4)推测当地促进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措施。
【答案】(1)德钦县纬度相对于其它产区较低;干热河谷,焚风效应明显,热量相对充足;受冬季风影响小,葡萄可安全越冬。
(2)海拔高、(气候干热)降水少,光照强;(地形相对封闭,白天升温快、夜间山地冷空气下沉,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河谷坡地多砂石,通气透水;种植较为分散,病虫害难以传播。
(3)(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形南北纵列,东西阻隔;山高谷深,坡度大;种植用地不足,相对分散。
(4)提供政策鼓励,因地制宜,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保障葡萄质量;引进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葡萄酒酿造品质;与旅游、电商平台相融合,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高端品牌);
【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分析及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德钦县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葡萄产区原因结合地理位置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对气候影响,影响葡萄生产。葡萄品质优良主要与光照条件、温度条件、病虫害影响及农药施用程度有关。德钦葡萄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的自然原因与其地形有关,结合河谷地形分析。当地促进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措施提出从政策鼓励、规模化种植、品质提升、销售网络打造、带动相关关业等方面,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
【详解】(1)德钦县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葡萄产区原因结合地理位置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对气候影响,影响葡萄生产。德钦县纬度相对于其它产区较低;德钦葡萄主要分布于平均海拔1900~2400米的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砂质、相对平缓的坡地,虽然海拔高但分布在干热河谷,焚风效应明显,热量相对充足;周边高大山地阻挡冷空气,受冬季风影响小,葡萄可安全越冬。
(2)葡萄品质优良主要与光照条件、温度条件、病虫害影响及农药施用程度有关。德钦海拔高、(气候干热)降水少,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品质高;(地形相对封闭,白天升温快、夜间山地冷空气下沉,降温快)昼夜温差大,葡萄含糖量高;河谷坡地多砂石,通气透水,既可增加日较差又利水下渗,葡萄生长条件好;种植较为分散,病虫害难以传播,农药用量少,绿色环保。
(3)德钦葡萄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的自然原因与其地形有关,结合河谷地形分析。德钦葡萄主要分布于平均海拔1900~2400米的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地形南北纵列,东西阻隔,种植区域狭小;山高谷深,坡度大,可种植面积不足;种植用地不足,相对分散。
(4)当地促进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措施提出从政策鼓励、规模化种植、品质提升、销售网络打造、带动相关关业等方面,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鼓励,因地制宜,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保障葡萄质量;引进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葡萄酒酿造品质;与旅游、电商平台相融合,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高端品牌),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1认识区域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浙江省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县界( )
A.有明确界线,无明确自然地理标志 B.以自然要素为分界线,界线模糊
C.以山脉为分界线,界线明确 D.以交通线为分界线,界线模糊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线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该图划分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4.图中数字及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黄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C.③--“金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D.④--“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
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 )
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 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
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
7.青瓦地多见于( )
A.华北平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雪原 D.川西牧区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演变至今,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下图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共同性
9.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更适合种植水稻 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种植等林果业
C.该区域人们离不开牛肉、羊肉和奶酪 D.该区域人们的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全国可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政区划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分布 D.生态系统特征
11.下列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生态大区内部特征相对一致②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③边界是明确的④边界具有过渡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长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划分广东省荔枝生长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的主要依据是( )
A.市场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13.Ⅰ区被划分为荔枝生长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低温冷害 B.光照弱 C.多大风 D.降水少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15.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③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④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被称为“北国江南”。目前最大水深仅为3米,水质为劣Ⅴ类,环境质量需求迫切。
(1)据图描述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2)请你提出雄安新区建设中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3)夏涝是该地区面临的较严重的问题,分析该区域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水资源是制约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采地下水是该地区解决水资源的途径之一,由于过渡地下水,给华北地区带来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请你就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生产生活特点,从开源节流两个角度为解决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献计献策!
17.(2020·上海·高三专题练习)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地优化调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占GDP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用公式表示为:产业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比重÷就业的产业比重)-1。若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说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材料二: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到2020年上海人均GDP达25000美元左右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主要有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在0.5%~0.8%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5%,调整到30%左右,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5%,调整到70%左右,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
结合材料,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上海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合理性。
18.(2021·安徽滁州·高二期末)下图示意我国公路一级区划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区和乙区的边界与我国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2)比较乙、丙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填写下表。
乙 丙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盆地、山地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植被
河流
(3)简述在丁区修筑公路所面临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2)
乙 丙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 ——
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典型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河流 众多,水量较大 较少,水量小
(3)边缘地带山高坡陡,地质灾害多发;高原内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等。
19.(2021·全国·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酿酒葡萄主产区多分布于南北纬40°~50°之间。云南德钦地处滇藏交界地带,是香格里拉文化的腹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德钦葡萄主要分布于平均海拔1900~2400米的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砂质、相对平缓的坡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优质酿酒葡萄产区。该地葡萄种植、酿酒虽历史悠久,但葡萄酒产业真正起步不过十余年,且至今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下图为德钦县地形及葡萄园景观图。
(1)指出德钦县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葡萄产区原因。
(2)分析德钦葡萄品质优良的原因。
(3)说明德钦葡萄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的自然原因。
(4)推测当地促进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