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三阶段练习)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和后5位的省级行政区及人口数表格(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人口数(亿) 省级行政区 人口数(亿)
广东省 1.043 西藏自治区 0.030
山东省 0.958 青海省 0.056
河南省 0.940 宁夏回族自治区 0.063
四川省 0.804 海南省 0.087
江苏省 0.787 天津市 0.129
1.表中有海岸线的省级行政区有( )
A.5个 B.4个 C.6个 D.3个
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3位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A.粤、鲁、豫 B.藏、青、宁 C.津、琼、宁 D.川、豫、鲁
3.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B.都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西北部
C.多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东南部 D.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5位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天津市
5.(2022·云南·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以下四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 )
国家(地区) 人口算术密度(人/km) 人口生理密度(人/km)
① 7313 44万
② 3 35
③ 70 3503
④ 336 3054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福建·漳州立人学校高一阶段练习)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为8474.8万人,总人口较2019年末增加404.8万人,西藏常住人口为364.8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江苏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工业,商业经济贸易繁荣
7.影响西藏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
A.水源 B.光照
C.地形 D.矿产
8.(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
A.西亚 B.东亚 C.南亚 D.欧洲西部
9.(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从全球来看,居住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人口占( )
A.30% B.60% C.80% D.90%
(2022·河南·禹州市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及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平原地区 B.温带沿海地区 C.寒带内陆地区 D.高山高原地区
11.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南极半岛 B.湄公河三角洲 C.亚马孙平原 D.撒哈拉沙漠
(2022·江苏·宿迁青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等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关于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经济欠发达 C.多濒临海洋 D.多为平原地形
13.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酷寒 D.⑧—湿冷
14.(2022·新疆·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世界上人口最少的洲( )
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15.(2022·新疆·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美国
二、综合题
16.(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洲。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地区、____纬度地区和____地区的趋向性。
(4)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A.南亚 B.欧洲西部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7.(2018·贵州·贵阳市第九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读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线表示____,②线表示____。在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____。
(2)按照人口增长模式,左图中Ⅰ阶段是____型。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____阶段,此阶段表现出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是____,Ⅲ阶段主要出现在____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
(3)右图中可看出,人口分布在地区上的特点是____。
(4)____洲人口最多。1950年到2005年期间____洲和____洲的人口增长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____和____,人口死亡率下降。
18.(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洲。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地区、____纬度地区和____地区的趋向性。
(4)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A、恒河平原 B、西欧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9.(2022·云南·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表:
生命障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冷金属粘皮
>49℃ >29℃ >24℃ (21±3)℃ <18℃ <10℃ <-20℃
(1)分析图1、图2和表中信息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中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地区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________。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多选)( )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20.(2020·山东·汶上圣泽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本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请分析其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3)该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区之一,简述该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三阶段练习)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和后5位的省级行政区及人口数表格(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人口数(亿) 省级行政区 人口数(亿)
广东省 1.043 西藏自治区 0.030
山东省 0.958 青海省 0.056
河南省 0.940 宁夏回族自治区 0.063
四川省 0.804 海南省 0.087
江苏省 0.787 天津市 0.129
1.表中有海岸线的省级行政区有( )
A.5个 B.4个 C.6个 D.3个
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3位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A.粤、鲁、豫 B.藏、青、宁 C.津、琼、宁 D.川、豫、鲁
3.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B.都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西北部
C.多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东南部 D.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5位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天津市
【答案】1.A 2.B 3.C 4.D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表中有海岸线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海南省、天津市共5个,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西藏自治区、青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分别是藏、青、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常住人口前5位省级行政区中,四川省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错误。人口界线为黑河—腾冲线,5个省大部分位于该线东南部,B错误,C正确。广东省、四川省及江苏省南部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D错误。故选C。
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5位省级行政区中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多但天津面积最小,故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天津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人口界线为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多,以北以西地区人口少。
5.(2022·云南·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以下四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 )
国家(地区) 人口算术密度(人/km) 人口生理密度(人/km)
① 7313 44万
② 3 35
③ 70 3503
④ 336 3054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人口算数密度的概念可知:①人口算术密度最大,表明人口密集,应为新加坡;②人口算术密度最小,表明地广人稀,应为加拿大;④人口算术密度较大,表明人口密集,应为日本;③为埃及。②国(加拿大)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都较小,主要是因为加拿大地广人稀且农业用地相对较多,最可能成为粮食出口国,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2022·福建·漳州立人学校高一阶段练习)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为8474.8万人,总人口较2019年末增加404.8万人,西藏常住人口为364.8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江苏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工业,商业经济贸易繁荣
7.影响西藏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
A.水源 B.光照
C.地形 D.矿产
【答案】6.B 7.C
【解析】6.江苏省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多,A包括,不符合题意;江苏省矿产资源缺乏,不是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B不包括,符合题意;江苏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工业、商业贸易繁荣,所以人口众多,CD包括,不符合题意。 本题要求选择原因不包括的选项,故选B。
7.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生态环境恶劣,人口密度小,因此地形是人口分布稀疏的最主要因素,C正确;水源、光照、矿产都不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占青藏高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5.1%,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全区地形可分为藏北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藏东峡谷地带三大区域。西藏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空气密度的60%-70%,高原空气含氧量比海平面少35%--40%。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1443.5-3574.3小时,其中阿里地区大部、日喀则市西部在3000小时以上,那曲地区中西部、日喀则市东部、山南市西部为2800--3300小时,那曲地区东部、昌都市西部、拉萨河河谷、年楚河河谷为2500-3000小时。气温低,积温少,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4°C-12.1°C,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月平均气温6月或7月最高,1月最低,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在15°C以上,气温日较差冬季大、夏季小。
8.(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
A.西亚 B.东亚 C.南亚 D.欧洲西部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东亚、南亚和欧洲西部均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BCD不符合题意。西亚气候干旱,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相对稀疏,不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A正确,故选A。
9.(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从全球来看,居住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人口占( )
A.30% B.60% C.80% D.90%
【答案】C
【详解】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较少。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的地区。故选C。
(2022·河南·禹州市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及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平原地区 B.温带沿海地区 C.寒带内陆地区 D.高山高原地区
11.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南极半岛 B.湄公河三角洲 C.亚马孙平原 D.撒哈拉沙漠
【答案】10.B 11.B
【解析】10.读右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的区域主要是20°N到60°N的范围,主要位于温带,A、C错;读左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于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地区,D错,B对。故选B。
11.南极半岛高纬高寒,几乎没有人类分布,A错;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热带雨林广布,不适合人类生存,C错;撒哈拉沙漠降水稀少,极其干旱,不适合人类生存,D错;湄公河三角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土地平坦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人口稠密,B对。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3)水源: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河流、湖泊沿岸人口较为密集。
2.人文因素:
(1)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2022·江苏·宿迁青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等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关于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经济欠发达 C.多濒临海洋 D.多为平原地形
13.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酷寒 D.⑧—湿冷
【答案】12.B 13.C
【解析】12.图中①②③④都处于中低纬地区,都在沿海地带,濒临海洋,多为平原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中①②是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③④是西欧和美国,是发达地区。所以B选项不是其共性,故选B。
13.⑤为北非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A错误;⑥为南美的亚马逊平原,气候湿热,B错误;⑦为南极大陆,气候酷寒干燥,C正确;⑧为青藏高原,气候高寒,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 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1。自然条件(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气候的作用可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来说明。除大陆内部的干旱区以及高山区以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所以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2)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般说来,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 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和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相对集中。(4)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差不多都沿河沿海分布。(5)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温带地区及三角洲地带,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恒河,尼罗河以及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6)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淘金热引起的大量移民。许多因开发资源而集中了大量人口的地区,也往往因资源枯竭使人口骤减。2。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条件、城市、工农业基础、政治因素。
14.(2022·新疆·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世界上人口最少的洲( )
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答案】B
【详解】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为:亚洲人口:41.64亿人;非洲人口:约 12.86亿人;欧洲人口:约7.4亿亿人;南美洲人口:4.34亿人;北美洲人口:5.2872亿人;大洋洲人口:2900万人;南极洲(无固定居民)。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15.(2022·新疆·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美国
【答案】A
【详解】截止2022年08月26日,中国人口是14.47亿,日本1.25亿,印度14.03亿,美国3.34亿,A正确。
二、综合题
16.(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洲。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地区、____纬度地区和____地区的趋向性。
(4)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A.南亚 B.欧洲西部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1)平原
(2)南美
(3) 平坦 中低 沿海
(4)AB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1)由图甲看出56.2%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地形区,即平原地区。
(2)由图丙可以看出,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南美洲,而这三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为南美洲。
(3)由图乙可以看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纬度带是北纬20°~60°,该区大部分是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多。结合上两道题的分析可得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
(4)南亚地区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人口稠密,A正确;青藏高原是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不适合人们居住,人口稀疏,C错误;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B正确;塔里木盆地为气候干旱地区,降水少,水资源匮乏,不适合人们居住,人口稀疏,D错误。故选AB。
17.(2018·贵州·贵阳市第九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读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线表示____,②线表示____。在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____。
(2)按照人口增长模式,左图中Ⅰ阶段是____型。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____阶段,此阶段表现出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是____,Ⅲ阶段主要出现在____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
(3)右图中可看出,人口分布在地区上的特点是____。
(4)____洲人口最多。1950年到2005年期间____洲和____洲的人口增长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____和____,人口死亡率下降。
【答案】(1) 出生率 死亡率 III
(2) 原始型 IV 人口老龄化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数量大)
(3)分布不均
(4) 亚洲 亚洲 非洲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民族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断即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左图中①线数值较大,应表示人口出生率,②线表示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III时期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Ⅰ阶段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应为原始型。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IV阶段,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Ⅲ阶段的特点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大,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
(3)读右图可知,人口分布在地区上分布非常不均匀,亚洲人口最多,其次是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
(4)读图可知,亚洲人口最多,1950年到2005年期间亚洲和非洲人口增长最快。原因是二战后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政治上独立,民族独立,经济发展较快,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快,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死亡率下降。
【点睛】
18.(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洲。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地区、____纬度地区和____地区的趋向性。
(4)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A、恒河平原 B、西欧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平原 南美 平坦 中低 沿海 AB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世界人口主要分布的地形、纬度、海陆位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甲可知:在垂直方向上,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就地形类型而言,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2)由图丙可以看出,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南美洲,其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南美洲。
(3)结合三则材料即可得出结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
(4)由分析得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备选地区中,恒河平原、西欧平原位于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AB正确。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人口稀少;塔里木盆地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不适于人类居住,CD错误。故选AB。
19.(2022·云南·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表:
生命障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冷金属粘皮
>49℃ >29℃ >24℃ (21±3)℃ <18℃ <10℃ <-20℃
(1)分析图1、图2和表中信息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中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地区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________。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多选)( )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答案】 水源 地形 气温 亚热带和温带 属于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建设城市成本低,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 减弱 ABC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图1为干旱地区的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图2是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比例变化,人口主要分布在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地区,地形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表格为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摄氏度),体现的是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读表格,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最适宜的温度是 21土3摄氏度,世界人口分布最集中的温度带是亚热带和温带。
(3)海拔0~200米的地区为平原,一般而言,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建设城市的难度小,成本低;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故人口集中分布在该海拔范围。
(4)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5)自然因素主要通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自然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经济状况、交通条件、历史文化和政策法规,ABCD正确。
【点睛】
20.(2020·山东·汶上圣泽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本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请分析其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3)该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区之一,简述该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答案】(1)回归线以北因流经高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范围狭窄;回归线以南因地势平坦、开阔,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域范围较宽阔。
(2)自然条件: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对河流对影响、农业区位条件以及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
【详解】(1)该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流经地区山高谷深,支流汇入少,受地形影响,流域面积狭小;南部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广阔。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该地区河流的下游地带地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多水稻土分布,土壤肥沃;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河流众多;下游地区人口众多,其劳动力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该地区为热带气候,河流沿岸、三角洲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和城市较为集中;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利于居住,人口分布较少;岛屿地势起伏大,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人口、城市分布较少。
【点睛】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
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能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4、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