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11:32: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江西·武宁尚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答案】B
【详解】国际人口迁移是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的人口迁移中,图中①、③人口迁移仅跨越省界,不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图中②、④、⑤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2·云南·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年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流入省(区、市) 来源省
30%以上 20%—30% 10%~20% 5%~10%
上海 江苏 安徽 浙江、河南
北京 河北 黑龙江 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
西藏 四川 重庆、甘肃、河南
新疆 河南、四川 甘肃
A.川藏位置相邻 B.四川经济发达
C.国家政策支持 D.川藏习俗相似
【答案】A
【详解】四川与西藏位置相邻,距离近,因此流动的老人占比较高,A正确。四川西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B错误。我国国家并未实行政策驱动老人流动,C错误。西藏以藏族为主,而四川以汉族为主,习俗差距较大,D错误。故答案选A。
3.(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属于推动人口迁移的动力是( )
A.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排斥力 D.摩擦力
【答案】C
【详解】促使人口迁移的推力是迁出地对人口的排斥力,C正确。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是风的影响因素,与人口迁移无关,排除ABD选项。故选C。
4.(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因素中,属于推动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城市生活 D.贫困
【答案】C
【详解】对一个地区而言,吸引人口迁入因素的为拉力,导致人口外迁的因素为推力。战争、自然灾害、贫困会导致人口外迁,属推力,ABD不符合题意;城市生活对人口的迁入具有吸引力,为拉力,C符合题意。故选C。
5.(2022·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实验高中高一阶段练习)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属于国内迁移的是( )
①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人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定居
②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人口南移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省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C
【详解】在国内进行的人口迁移为国内迁移,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则属于国际迁移。①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人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定居,没有超出国界,属于国内迁移,①正确。②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人口南移,没有超出国界,属于国内迁移,②正确。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省人民移居东南亚,超越了国界,属于国际迁移,③错误。④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没有超出国界,属于国内迁移,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2022·四川·峨眉文旅综合高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6.若此图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迁移的主流,则甲地可能表示( )
A.东部沿海城市 B.西北内陆地区 C.人口稀少的农村 D.风景优美的山区
7.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
8.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km以上
【答案】6.A 7.B 8.C
【解析】6.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及流动人口数量少、规模小、频率低。 主要是政策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东部、中部向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目的是为了开发边疆地区,而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即由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向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地区迁移。北美经济较亚洲发达,故人口由亚洲迁往北美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只在两地区间空间移动,定居地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A错误;国际旅游,时间短,定居地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B错误;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跨越了行政界线,求学时间超过一年以上,定居地长期性改变,所以属于人口迁移,C正确;人口迁移的基本条件:一是跨越行政界线,二是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的变更,与空间移动距离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2021·广西·钟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五地数据相比,正确的判断是( )
A.上海市的人口死亡率最低 B.宁夏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最多 D.西藏的老龄化现象最严重
10.关于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答案】9.C 10.B
【解析】9.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图计算可得出上海市的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差值最大,说明人口死亡率最高,A错误。宁夏的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差值小,说明死亡率低,B错误。净增加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迁入率)×总人口数,读图可知,江苏人口总数最多,人口基数大,年自然净增长人口数量远多于其他四地,与藏、宁地区相比,江苏经济较发达,是人口净迁入地区,迁入人口多,年净增加人口数量多;与上海、北京相比,自然增长率比上海、北京高,年净增加人口数量多;所以综合分析,江苏年净增长人口数量最多,C正确。西藏自然增长率最高,少儿比重大,没有出现老龄化。上海死亡率最高,老龄化现象最严重,D错误。故选C。
10.据图可知,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A错误;北京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以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B正确;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两者呈负相关,C错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死亡率一般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2022·云南·昆明长鸿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历史上,我国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1.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闯关东” B.“孔雀东南飞” C.“下南洋” D.“走西口”
12.“孔雀东南飞”现象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文化 C.军事 D.经济
【答案】11.C 12.D
【解析】11.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广东和福建等地的人口向东南亚地区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C正确;“闯关东”是指山东、河北等地的人口迁往东北地区,属于国内人口迁移,A错误;“孔雀东南飞”是指我国内陆人口迁往沿海地区,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错误;“走西口”是指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人口迁往内蒙古地区,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错误。故选C。
12.“孔雀东南飞”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正确。气候、文化、军事对人口迁移有影响,但不是“孔雀东南飞”现象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2022·黑龙江·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姓名:王琴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9月籍贯:安徽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出生年月:1948年2月原住地:美国纽约(东北部)现住地:美国休斯敦(南部沿海)(退休后移至)就业状况:退休
13.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 D.自然环境
14.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宗教信仰 C.气候优越 D.水源充足
【答案】13.A 14.C
【解析】13.根据资料可知,王琴从经济比较落后的安徽迁往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是因为江苏的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是经济因素导致王琴迁移,A正确;政治文化、交通运输、自然环境会影响人口迁移,但不是材料中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14.美国东北部属于传统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纬度高,气候冷湿,而南部沿海环境优美,气候温暖,对于退休的老人而言,主要考虑的是因素是气候优越,适合养老,C正确。资源开发、宗教信仰、水源充足会影响人口迁移,但对史密斯迁移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发达国家很多是因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迁移。美国老年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就是这种情况。
15.(2022·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986年后我国出现“孔雀东南飞”现象,大量中西部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家庭因素 C.文化宗教 D.经济因素
【答案】D
【详解】1986年后我国出现“孔雀东南飞”现象,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更高,吸引了大量中西部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务工和经商,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家庭因素和文化宗教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二、综合题
16.(2022·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美国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路线图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
(2)1980年以前东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1985年后东北人口迁移路线转变的主导因素是____。目前的人口迁移趋势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____(加重/减轻)。
【答案】(1) 经济 气候
(2) 政治 经济 加重
【分析】此题通过美国和中国东北的人口迁徙路线图,考察学生对人口迁徙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较低。
(1)由图可知,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五大湖地区迁往美国西海岸,五大湖地区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区,美国西海岸尤其是加州是美国科技企业的聚居地,经济发达,因此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由图可知,美国老年人的迁移方向是从美国东北部迁往美国南部沿海地带,原因是当地的纬度较低,阳光充足,气候条件较好。
(2)1980年前,国家政策主导人口迁徙,当时国家提倡建设边疆,因此大量人口迁往东北地区,1985年之后,伴随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南方及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由此会吸引众多人口从东北地区流出,这是经济导致导致的。随着东北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会加重。
17.(2022·黑龙江·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德国移民构成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可知,德国人口迁移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
(2)从图乙可知,德国外来移民的人口分布特点为________。
(3)造成德国外来移民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说明外来移民的增多对当地的影响。
【答案】(1)国际
(2)很不均衡,主要分布西部,南部
(3)德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高,是造成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
(4)一方面,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节省了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移民也容易引发某些种族纠纷,导致排外情绪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分析】本题以“德国移民构成及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移民的类型、分布、原因、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好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图甲信息反映的是来自德国境外的移民比例构成,跨越国际界线的移民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2)读图可知,德国外来移民人口中,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为18.8万人、黑森州为27.9万人,则西部地区达到46.7万人;南部巴登-符腾堡州为23.9万人、拜恩州为22.5万人,南部地区达到46.4万人;北部汉堡为15.4万人;东部柏林为12.8万人、莱比锡为5.2万、德累斯顿为2.8万人,则东部地区仅20.8万人。所以移民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区。
(3)目前,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德国经济发达,工业发达,就业岗位较多,居民收入高,生活条件好。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4)影响类问题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有利方面:德国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外来人口可以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由于迁入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可以节省了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利方面:德国国际移民来自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属于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习惯、信仰、文化背景等不同,因此移民可能引发种族纠纷;外来移民可能对当地人的生活构成冲击,易导致排外情绪。
18.(2022·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该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均值的比值,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人口吸引指数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量人口迁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018年人口密度达3814人/平方千米,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材料二:1990-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老年人口比例对比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产生的影响。
(2)与全国相比,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指出这种现象给上海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有利: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不利: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
(2)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老年人生活孤单
【分析】本题以上海市人口迁移为材料,涉及影响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人口迁入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大量人口迁入,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经济繁荣;较高的收入和较多的机会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流入上海,为上海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不利:现有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大量人口的需求,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就业岗位有限,人口密集、就业困难,容易造成社会不安定;人口多,排放的生活废弃物多,造成环境污染等。
(2)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用以供养老年人,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有些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生活孤单。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分析角度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19.(2021·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第16届亚运会在图中A城市举行,该城市名称是______。
(2)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城镇人口比重迅猛增加。这说明工业化对该地区的______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A城市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
(4)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首次成为人口总数最多的省份,这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影响其人口迁入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
(5)外来人口的迁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何积极意义?______
【答案】 广州 城市 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河口位置等 经济 提供劳动力、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等
【分析】本题虽涉及知识点多,但为基础题,难度小。
【详解】(1)第16届亚运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依据图中省区轮廓与地理位置可判定图中A城市为广州市。
(2)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城镇人口比重迅猛增加,说明工业化对该地区的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A城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条件优越。A城市位于珠江入海口处,水源充足,江海联运,水运便利。
(4)经济因素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时间早,经济发达,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迁入区。
(5)外来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可以为珠江三角洲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助于当地工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人口多,商品消费市场广阔。因此外来人口可以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等。
20.(2022·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推力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可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______________资源,对更好的保护农村的_______________有着积极的作用。
(3)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的促进了城市的_______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带来压力。
【答案】 C、D、E。 A、B。 土地。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 环境。
【分析】该题考查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及其影响,图中人口由乡村迁入城市,拉力因素是城市的具备的积极因素,推力因素是乡村具备的消极因素。
【详解】(1)由图看出,人口由乡村进入城市,拉力因素是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故拉力因素为C、D、E;推力因素使他们想离开农村,故推力因素为A、B。
(2)随着人口由乡村迁入城市,更多的土地集中到留在农村的少部分人手中,可以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更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得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变小,有助于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
(3)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加重了城市负担和城市病,使城市环境压力变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江西·武宁尚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2.(2022·云南·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年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流入省(区、市) 来源省
30%以上 20%—30% 10%~20% 5%~10%
上海 江苏 安徽 浙江、河南
北京 河北 黑龙江 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
西藏 四川 重庆、甘肃、河南
新疆 河南、四川 甘肃
A.川藏位置相邻 B.四川经济发达
C.国家政策支持 D.川藏习俗相似
3.(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属于推动人口迁移的动力是( )
A.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排斥力 D.摩擦力
4.(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因素中,属于推动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城市生活 D.贫困
5.(2022·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实验高中高一阶段练习)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属于国内迁移的是( )
①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人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定居
②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人口南移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省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④
(2022·四川·峨眉文旅综合高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6.若此图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迁移的主流,则甲地可能表示( )
A.东部沿海城市 B.西北内陆地区 C.人口稀少的农村 D.风景优美的山区
7.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
8.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km以上
(2021·广西·钟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五地数据相比,正确的判断是( )
A.上海市的人口死亡率最低 B.宁夏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最多 D.西藏的老龄化现象最严重
10.关于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022·云南·昆明长鸿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历史上,我国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1.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闯关东” B.“孔雀东南飞” C.“下南洋” D.“走西口”
12.“孔雀东南飞”现象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文化 C.军事 D.经济
(2022·黑龙江·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姓名:王琴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9月籍贯:安徽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出生年月:1948年2月原住地:美国纽约(东北部)现住地:美国休斯敦(南部沿海)(退休后移至)就业状况:退休
13.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 D.自然环境
14.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宗教信仰 C.气候优越 D.水源充足
15.(2022·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986年后我国出现“孔雀东南飞”现象,大量中西部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家庭因素 C.文化宗教 D.经济因素
二、综合题
16.(2022·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美国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路线图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
(2)1980年以前东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1985年后东北人口迁移路线转变的主导因素是____。目前的人口迁移趋势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____(加重/减轻)。
17.(2022·黑龙江·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德国移民构成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可知,德国人口迁移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
(2)从图乙可知,德国外来移民的人口分布特点为________。
(3)造成德国外来移民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说明外来移民的增多对当地的影响。
18.(2022·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该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均值的比值,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人口吸引指数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量人口迁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018年人口密度达3814人/平方千米,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材料二:1990-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老年人口比例对比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产生的影响。
(2)与全国相比,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指出这种现象给上海带来的不利影响。
19.(2021·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第16届亚运会在图中A城市举行,该城市名称是______。
(2)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城镇人口比重迅猛增加。这说明工业化对该地区的______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A城市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
(4)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首次成为人口总数最多的省份,这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影响其人口迁入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
(5)外来人口的迁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何积极意义?______
20.(2022·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推力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可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______________资源,对更好的保护农村的_______________有着积极的作用。
(3)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的促进了城市的_______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带来压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