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11:34: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 )
A.人口稠密分布相对均匀 B.距河1~3km人口最为密集
C.高程3500~3700人口数量最少 D.高程4100以上人口持续增长
2.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因素( )
A.热量水源 B.地形坡向 C.气候生物 D.资源交通
3.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北美五大湖地区 B.藏南谷地 C.南部非洲 D.巴西高原
【答案】1.B 2.A 3.B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距河1~3km分布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为密集,B正确;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A错误;3500~3700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增加,不能判断该区域人口最少,C错误;高程4100以上,人口累计频率几乎不变,说明该处人口稀少,D错误。故选B。
2.该区域人口相对集中分布于河流沿岸以及海拔3500~4000附近,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河流提供水源,另一方面该地区海拔高,河谷地区热量相对充足,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因素为热量水源,A正确;地形、坡向、气候、生物、资源、交通不能通过高程和距离河流距离远近体现,BCD错误。故选A。
3.藏南谷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000m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B正确;北美五大湖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非洲(地形主体为南非高原)、巴西高原,这些地区地形平坦,起伏较小,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等。
(2022·山东·安丘市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斯里兰卡岛中南部是高原,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人口数量约为2095万(2022年),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十大岛屿之一,人口自然增长率约0.78%,城镇化率约18.7%。下图示意斯里兰卡人口密度分布大势,图中甲地地处中南部约1000米的高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斯里兰卡人口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南部湿润区 B.西南部干燥区 C.中部高原区 D.沿海低地区
5.甲地成为人口密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位置优越 D.气候凉爽
【答案】4.A 5.D
【解析】4.由图例可知,斯里兰卡人口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该区域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区,故A选项正确。
5.甲地海拔高,有一定的地势起伏变化,A错误;斯里兰卡降水丰富,水源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B错误;甲地位于中部,在位置上属于内陆,C错误;由于斯里兰卡属于热带气候,多数时间气候湿热,高原上气候较凉爽,人口分布较密集,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地形、海拔、地势起伏和坡向;气候、光热和水分条件;水体、土壤和矿产资源等。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
(2022·江苏·金沙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北半球世界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主要位于( )
A.中、低纬度内陆地区 B.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C.中、高纬度内陆地区 D.中、高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7.甲地人口密度小,其主要原因是甲地位于( )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C.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D.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答案】6.B 7.D
【解析】6.图片提供了部分纬线及大洲轮廓,从图中可知,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主要位于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和美国东北部,即主要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7.从图中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北部,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密度小,D正确,C错误;该地纬度位置较低,A错误;该地并不是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海拔总体较低,B错误。所以选D。
【点睛】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
(2022·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高山高原 B.热带平原 C.温带平原 D.寒带内陆
9.下列位于人口稠密的纬度带,但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
A.中南半岛 B.刚果盆地 C.西欧平原 D.阿拉伯半岛
【答案】8.C 9.D
【解析】8.由左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区,A错误;由右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热带地区和寒带地区人口较少,C正确,BD错误。故选C。
9.中南半岛、西欧平原位于人口稠密纬度带,且人口稠密,AC错误;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不属于人口稠密纬度带,B错误;阿拉伯半岛位于人口稠密纬度带,但该半岛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区,炎热干燥,所以人口稀少,D正确。故选D。
【点睛】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2022·江苏·宿迁青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江苏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江苏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11.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三胎生育 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迁移
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空间格局 D.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10.B 11.D
【解析】10.结合图例可知,江苏省东南部大片地区多高等级城市,经济发达,对人口的拉力强,人口密度大于800人/km2,人口密度总体最大,B正确;北部人口密度整体小于南部,A错误;读图可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于西部内陆,D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在400-600人/km2,小于东南部(人口密度在800人/km2以上),C错误。故选B。
11.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D正确。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
(2022·湖南·长沙县第七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13.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答案】12.A 13.D
【解析】12.由材料可知,颜色深代表人口密集的区域,海陆位置上,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区,纬度位置上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甲位于西欧,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适合人类居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气候的作用可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来说明。除大陆内部的干旱区以及高山区以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所以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度地区。
(2022·四川·峨眉文旅综合高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下面小题。
14.X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5.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答案】14.B 15.A
【解析】14.X国是下粗上尖,也就是说该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从而说明X国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B正确;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对应低自然增长率,A错误;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这种情况不存在,出生率低很大程度上代表人们生育意愿低,经济水平高、社会福利好的地区,这种意愿更强烈,C错误;三低模式是发达国家,与图不符,D错误。故选B。
15.从图中的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中可以看出Y国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说明是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X国是下粗上尖,也就是说该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从而说明X国出生率较高,高出生率应代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模式,故二者之间根本差异的成因是经济发展水平,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二、综合题
16.(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列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芬兰半球位置: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2)纬度位置:位于北纬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纬度地区。
(3)海陆位置:南临________湾,西濒________湾
(4)芬兰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的沿________、沿________地区。
【答案】(1) 北 东
(2) 60° 90° 高
(3) 芬兰 波的尼亚
(4) 南
海 河湖
【分析】本题考查芬兰的地理位置与人口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作答即可。
(1)芬兰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其余范围为西半球,结合图中经度信息可知,芬兰位于东半球。
(2)结合图示纬度信息可知,芬兰位于60°N以北,介于60°N-90°N之间,属于高纬度地区。
(3)结合图示信息,芬兰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4)结合芬兰人口分布图可知,芬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沿海以及沿河湖地区。
17.(2022·山西·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中学校(长治市潞州区第二职业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形角度,一般____(地形类型)是人类主要的居住地,但是巴西人口却主要集中在____(地形类型)上。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____。
(2)下表为2011-2018年间巴西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判断该地主要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0-14岁 24.40% 23.91% 23.43% 22.96% 22.51% 22.14% 21.75% 21.36%
15-64岁 68.65% 68.91% 69.14% 69.35% 69.53% 69.62% 69.70% 69.76%
65及其以上 6.95% 7.18% 7.42% 7.68% 7.96% 8.25% 8.55% 8.87%
【答案】(1) 平原 高原 自然原因: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与北部平原相比,巴西高原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同时海拔较高可避免蚊虫和疟疾袭扰,适宜人口居住。
社会经济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海上交通便利,殖民者首先到达,发展历史悠久,而且不同人种杂居,使这一带人口大增。
(2)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完善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事业发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适当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
【分析】本大题以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合理化建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一般平原是人类主要的居住地。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约占巴西全境的1/3,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南部2/3是巴西高原,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可见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全年气候炎热,而东南部巴西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宜人口居住。加上交通便利,殖民者首先到达,发展历史悠久,成为巴西人口的主要分布区。
(2)2011-2018年间,巴西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例逐渐超过7%,说明巴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合理化建议有:①鼓励生育: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养二胎,从根本上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解决老龄化问题。②延迟退休:改革退休制度,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让老年人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居民养老福利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之外提供其他的养老保障体系,如养老基金等商业的养老保障。④医疗健康改革:改革医疗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医疗条件进步的福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延长老年人的寿命。⑤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的增长抵消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⑥发展老龄产业:布局老龄产业,开发老年人产品市场,既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18.(2022·福建·平潭翰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分析塔里木盆地绿洲与城镇(人口)分布区位,回答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人口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带;
原因:人口分布与水源一致(受水源影响)、盆地边缘地带多绿洲,水源相对充足。
【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根据图中绿洲分布等信息可知,整体而言,塔里木盆地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盆地边缘地带的河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相对充足,适合聚落的形成与农业发展,人口分布与水源一致,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19.(2022·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答案】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能养育的人口多东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开发时间长。
【分析】本题展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设置一道题目,知识点涉及人口分布的特征及其原因,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是:总得来说,东部地区更适宜人类生存,从地形角度,东部多平原、丘陵,平原多,耕地就多,可养活的人口多,而西部多高山、高原;从气候角度,东部降水丰富,多河流、湖泊,水源充足,西部降水少,气候干旱,多荒漠;从土壤条件,东部地区土壤肥沃,西部地区土壤较为贫瘠;从交通角度,东部交通便利,城镇密集,因而人口多,西部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人口少;从经济发展角度,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较为欠发达。
20.(2022·山东·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总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占总人口比例(%) 64.8 17.2 7.7 8.9 1.4
面积数量(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占总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材料二:“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
(1)根据材料一,总结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
(2)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答案】(1)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2)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低。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及贫困人口分布情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原因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地理实践力的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现阶段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垂直分布规律主要从地形、海拔等方面来论述,据此可知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2)云南、贵州贫困人口主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这些地区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的修建,不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基础差且发展较慢,使其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水平较低,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贫困人口较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 )
A.人口稠密分布相对均匀 B.距河1~3km人口最为密集
C.高程3500~3700人口数量最少 D.高程4100以上人口持续增长
2.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因素( )
A.热量水源 B.地形坡向 C.气候生物 D.资源交通
3.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北美五大湖地区 B.藏南谷地 C.南部非洲 D.巴西高原
(2022·山东·安丘市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斯里兰卡岛中南部是高原,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人口数量约为2095万(2022年),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十大岛屿之一,人口自然增长率约0.78%,城镇化率约18.7%。下图示意斯里兰卡人口密度分布大势,图中甲地地处中南部约1000米的高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斯里兰卡人口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南部湿润区 B.西南部干燥区 C.中部高原区 D.沿海低地区
5.甲地成为人口密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位置优越 D.气候凉爽
(2022·江苏·金沙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北半球世界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主要位于( )
A.中、低纬度内陆地区 B.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C.中、高纬度内陆地区 D.中、高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7.甲地人口密度小,其主要原因是甲地位于( )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C.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D.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2022·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高山高原 B.热带平原 C.温带平原 D.寒带内陆
9.下列位于人口稠密的纬度带,但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
A.中南半岛 B.刚果盆地 C.西欧平原 D.阿拉伯半岛
(2022·江苏·宿迁青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江苏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江苏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11.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三胎生育 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迁移
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空间格局 D.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022·湖南·长沙县第七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13.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2022·四川·峨眉文旅综合高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下面小题。
14.X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5.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二、综合题
16.(2022·新疆·洛浦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列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芬兰半球位置: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2)纬度位置:位于北纬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纬度地区。
(3)海陆位置:南临________湾,西濒________湾
(4)芬兰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的沿________、沿________地区。
17.(2022·山西·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中学校(长治市潞州区第二职业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形角度,一般____(地形类型)是人类主要的居住地,但是巴西人口却主要集中在____(地形类型)上。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____。
(2)下表为2011-2018年间巴西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判断该地主要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0-14岁 24.40% 23.91% 23.43% 22.96% 22.51% 22.14% 21.75% 21.36%
15-64岁 68.65% 68.91% 69.14% 69.35% 69.53% 69.62% 69.70% 69.76%
65及其以上 6.95% 7.18% 7.42% 7.68% 7.96% 8.25% 8.55% 8.87%
18.(2022·福建·平潭翰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分析塔里木盆地绿洲与城镇(人口)分布区位,回答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说明理由
19.(2022·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20.(2022·山东·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总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占总人口比例(%) 64.8 17.2 7.7 8.9 1.4
面积数量(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占总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材料二:“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
(1)根据材料一,总结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
(2)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