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11:50: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贵州·六盘水红桥学校高二阶段练习)我国“十三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主体功能区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下列关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区域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 B.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不同
C.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各区域差异较大
3.(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区域是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柴达木盆地
C.古村落集中分布区 D.珠江流域
(2022·湖北·麻城市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区域的空间尺度就是区域的层级高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区域分别能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②
5.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区域,下列表述和其对应的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6.(2021·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哈尔滨市②季风气候区③北温带④三江平原
A.① B.② C.③ D.④
(2017·云南玉溪·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不同地理要素图层。读图,回答下题。
7.该区域( )
A.①地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②地适宜广泛种植小麦
C.高级住宅区可能集中在③地 D.钢铁厂布局在④地最佳
8.据图推断( )
A.居民点向东南方扩展 B.GIS可应用于道路规划
C.森林面积扩大,酸雨危害减弱 D.湿地面积减少,地下水源增加
9.(2021·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碉房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主要目的可能是( )
A.防御野兽 B.防风避寒 C.遮挡阳光 D.稳固墙体
10.(2012·广西百色·高二阶段练习)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11.(2021·河南·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散热、防风沙 B.驱寒保暖
C.接受“日光浴” D.穿着和运动
(2016·安徽六安·高三阶段练习)小老树是指树龄最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河西走廊
13.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贫瘠 B.气候不适 C.地形崎岖 D.河流过少
(2022·浙江·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区 省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14.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15.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二、综合题
16.(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1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图,回答下题。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地图
描述波黑的地理位置特征。
18.(2022·福建·莆田第十五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阿富汗矿藏资源丰富,但基本未开发。据估测,阿富汗的能矿资源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至2014年已发现1400多处矿藏,包括铁、络铁、铜、铅、锌、镍、锂、铍、金、银、煤、铀、石油和天然气等。著名矿藏包括哈吉加克铁矿、艾娜克铜矿、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油气田等。天然气储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煤矿储量约1亿吨,铁矿储量17亿吨,铜矿石储量5亿吨。阿富汗是内陆国,无出海口。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航空。至20世纪70年代末,阿富汗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比较落后。
材料二:2018年,中阿双边贸易额6.9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国对阿出口6.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自阿进口2411万美元,同比增长6倍。截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在阿直接投资超过4亿美元。
材料三:下图为“阿富汗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中国与阿富汗发展边贸关系的潜在困难。
(2)分析阿富汗吸引中国投资的原因。
(3)分析阿富汗吸引国外投资的限制性因素。
19.(2022·陕西·榆林市第十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____?该如何解决____?
(3)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贵州·六盘水红桥学校高二阶段练习)我国“十三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主体功能区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下列关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区域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 B.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不同
C.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各区域差异较大
【答案】1.C 2.C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划分类型和特征,突出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本题主要结合题干材料可得知我国主体功能区是按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1.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划分的,即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C项正确,故选:C。
2.四类主体功能区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如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区域的自然特征、发展基础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区域间差异较大,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区域内部特征不会完全一致,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区域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区域是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柴达木盆地
C.古村落集中分布区 D.珠江流域
【答案】C
【详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以地形和气候划分的,柴达木盆地、珠江流域均为自然区划,划分依据为自然特征,故ABD错误;古村落集中分布区反映的是聚落的分布状况,是按人文特征划分的,故C正确。
【点睛】
(2022·湖北·麻城市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区域的空间尺度就是区域的层级高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区域分别能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②
5.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区域,下列表述和其对应的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答案】4.D 5.C
【分析】4.因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市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关系时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结合图示,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③和②,D正确;①、②是并列关系,A错误;①、③没有关系,B错误;②、③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C错误。故选D。
5.读图,①、②是并列关系,②、③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一青藏地区三者是并列关系,A错误;中国一山西省一太原三者是包含关系,B错误;准噶尔盆地一塔里木盆地是并列关系,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属于塔里木盆地,C正确;中温带一干旱地区是气候划分区域,青藏高原是地形划分区域,之间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地表任何区域都可与同等级若干区域共同组成更高一级的区域(最高级区域为整个地球表层区域);同时区域内部又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一级的区域。
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就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可变性。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糊性。
6.(2021·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哈尔滨市②季风气候区③北温带④三江平原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详解】哈尔滨市属于行政区,有明确的边界;季风气候区属于气候区,北温带属于热量带,三江平原属于地形区,这三类区域都没有明确的边界。故选A。
【点睛】
(2017·云南玉溪·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不同地理要素图层。读图,回答下题。
7.该区域( )
A.①地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②地适宜广泛种植小麦
C.高级住宅区可能集中在③地 D.钢铁厂布局在④地最佳
8.据图推断( )
A.居民点向东南方扩展 B.GIS可应用于道路规划
C.森林面积扩大,酸雨危害减弱 D.湿地面积减少,地下水源增加
【答案】7.C 8.B
【分析】7.该区域是我国南方某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A错误;南方地区粮食作物多为水稻,②地为湿地不宜垦荒种植,种植小麦也不合理,B错误;③地附近有湖泊、河流和森林,环境好,交通便利,可以建设高级住宅,C正确;④地在居民点的夏季盛行风的上风向,不利于建钢铁厂,D错误。选C正确。
8.图示信息显示:居民点向西南方向发展,A错误;湿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扩大,林地面积变化不大,C错误;湿地面积减小,地下水源将减少,D错误;交通、土地利用图层叠加可用于城市及道路规划,是GIS技术的应用,B正确。故选B。
【点睛】
9.(2021·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碉房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主要目的可能是( )
A.防御野兽 B.防风避寒 C.遮挡阳光 D.稳固墙体
【答案】B
【详解】青藏高原表面风力较大,海拔高气温低,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可以防风避寒,B正确;人类聚集地野兽较少,A错误;不是为了遮挡阳光、稳固墙体,CD错误。
【点睛】碉房是藏族颇具代表性的民居,多为石木结构,墙体厚度较大,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主要是为了适宜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
10.(2012·广西百色·高二阶段练习)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答案】A
【详解】青藏高原海拔高,多雪山,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形为四大高原中最平坦的;云贵高原因石灰岩广布,受流水侵蚀形成地表崎岖;黄土高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所以答案选A项。
11.(2021·河南·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散热、防风沙 B.驱寒保暖
C.接受“日光浴” D.穿着和运动
【答案】A
【详解】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由于西亚和北非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戴着白色头巾,白色可以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防止阳光灼伤皮肤;二是避免身上的汗水过多蒸发,造成人体缺水。宽袍大袖,通风良好,穿着不觉得闷热,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当然,这种民族服装和传统也有关系,阿拉伯人是不愿意暴露头部和身体的,伊斯兰教国家认为白色是圣洁的颜色。因此本题A选项正确。
【点睛】
(2016·安徽六安·高三阶段练习)小老树是指树龄最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河西走廊
13.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贫瘠 B.气候不适 C.地形崎岖 D.河流过少
【答案】12.C 13.B
【解析】12.读图,根据河流形状,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C对。内蒙古高原不是主要分布区,A错。华北平原、河西走廊无分布,B、D错。故选C。
13.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气候不适,B对;黄土高原区的土壤都比较贫瘠、地形崎岖,不是小老树现象的主要原因,A、C错;图示河流沿岸也有分布,说明不是河流过少的原因,D错。故选B。
【点睛】植被生长的影响因素需要结合降水、纬度、海拔、地形和光照进行分析。
(2022·浙江·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区 省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14.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15.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答案】14.A 15.B
【分析】14.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浙江丘陵多、林地多,江苏平原多、耕地多,A对。江苏人口远多于浙江,B错。浙江与江苏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差异不大,这不是主要原因,C错。根据图示数据,省区面积差异不大,D错。故选A。
15.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植被稀疏,B对。新疆矿物能源丰富,A错。交通落后、运输不便不是主要原因,C错。新疆以山地、盆地为主,海拔较高,雪山面积较大,D错。故选B。
二、综合题
16.(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不同点:荷兰位于欧洲,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临太平洋(黄海)。
【分析】本题以荷兰和江苏省地理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理位置的描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关位置;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在半球位置上,都在北半球、东半球。在纬度位置上,都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在海陆位置上,都位于亚欧大陆;不同点:在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上,荷兰位于欧洲,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临太平洋(黄海),两地海陆位置不同。
1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图,回答下题。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地图
描述波黑的地理位置特征。
【答案】大致位于42°N-46°N之间(中纬度);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内陆地区,南部极少部分濒临亚得里亚海;其南、西、北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黑山为邻。
【分析】本题以波黑为情境,考查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学科素养。
【详解】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相对位置去描述。由图可知,波黑的纬度位置:大致位于42°N-46°N之间,地处中纬度地区;根据经纬线分布,可知波黑处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等相对位置: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大部分位于内陆,南部少部分濒临亚得里亚海;南、西、北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面邻近塞尔维亚、黑山。
【点睛】
18.(2022·福建·莆田第十五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阿富汗矿藏资源丰富,但基本未开发。据估测,阿富汗的能矿资源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至2014年已发现1400多处矿藏,包括铁、络铁、铜、铅、锌、镍、锂、铍、金、银、煤、铀、石油和天然气等。著名矿藏包括哈吉加克铁矿、艾娜克铜矿、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油气田等。天然气储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煤矿储量约1亿吨,铁矿储量17亿吨,铜矿石储量5亿吨。阿富汗是内陆国,无出海口。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航空。至20世纪70年代末,阿富汗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比较落后。
材料二:2018年,中阿双边贸易额6.9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国对阿出口6.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自阿进口2411万美元,同比增长6倍。截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在阿直接投资超过4亿美元。
材料三:下图为“阿富汗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中国与阿富汗发展边贸关系的潜在困难。
(2)分析阿富汗吸引中国投资的原因。
(3)分析阿富汗吸引国外投资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1)贸易互补需求较小;设施落后;阿富汗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较少,消费能力不足。
(2)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种类齐全;属于邻国,空间距离较近,便于投资;当地优惠政策支持;阿富汗连通东亚与西亚,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3)经济发展落后,消费能力有限,市场狭小;政治局势不稳定;自然条件较差;交通设施较为落后;产业基础薄弱。
【分析】本题以阿富汗以及中阿贸易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分析以及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由材料“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阿富汗矿藏资源丰富,但基本未开发”可知,与我国接壤地带有限,资源基本未开发,与我国贸易互补需求较小;由材料“阿富汗是内陆国,无出海口。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航空。至20世纪70年代末,阿富汗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比较落后。”可知,设施落后,交通运输不便。阿富汗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较少,消费能力不足,市场小。
(2)由材料“阿富汗的能矿资源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至2014年已发现1400多处矿藏,包括铁、络铁、铜、铅、锌、镍、锂、铍、金、银、煤、铀、石油和天然气等”和“天然气储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煤矿储量约1亿吨,铁矿储量17亿吨,铜矿石储量5亿吨”可知,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种类齐全;而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经济发展快,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大;由材料“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可知,属于邻国,空间距离较近,便于投资;当地优惠政策支持;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阿富汗连通东亚与西亚,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3)由材料“阿富汗矿藏资源丰富,但基本未开发。”可知,资源开发少,经济发展落后,消费能力有限,市场狭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富汗政治局势不稳定;阿富汗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且多山地地形,自然条件较差;由材料“阿富汗是内陆国,无出海口。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航空。至20世纪70年代末,阿富汗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比较落后。”可知,交通设施较为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
19.(2022·陕西·榆林市第十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____?该如何解决____?
(3)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____?
【答案】(1)主要自然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较差,适宜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 热量不足 措施: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等。
【分析】本题以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对比为背景,考查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突出考查对地理事物对比分析和区域认知水平,考查综合对比分析的能力。
(1)甲图中的A代表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代表鄱阳湖平原;甲图所示区域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图中的C代表松嫩平原、D代表三江平原;乙图所示区域均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中的中温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较差,适宜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
(2)C平原(松嫩平原)和D平原(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特别是春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可采取的措施: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如灌水保温、放烟防冻等。
(3)甲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素质高;经济发达,农业技术水平高。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