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变动 B.全球变暖 C.河流泥沙沉积 D.海水的侵蚀
2.对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流经地区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B.土壤肥沃,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C.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D.河流下游流经的国家,黄金产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1.C 2.C
【分析】1.据图可知,现今海岸线在河流入海口附近不断向海湾推进,所以主要是因为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沉积而成,C正确。地壳的变动会导致海岸线变化,但不是图示海岸线变化的原因,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岸线向陆地推进,B错误;海水侵蚀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错误。故选C
2.根据图中“波斯湾”位置判断,图示为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径流量小,降水条件不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种植业的生长,A、B错误;该地区位于波斯湾附近,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C正确;黄金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非洲南非国,D错误。故选C。
【点睛】由于受海平面升降和地壳活动的影响,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后退(海退)现象,都会造成了海岸线的巨大变化。
(2022·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国盐业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储量很大。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火气,不过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弯曲连接,把口紧对锅底,在锅里倒入盐水,只见火光熊熊,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D.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4.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
A.水蒸气 B.天然气 C.地热能 D.可燃冰
【答案】3.D 4.B
【解析】3.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主要是因为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盐分积累多,D正确;青藏高原区冰川更集中,A错误;西北地区湖泊少,蓄水量小,B错误;湖盐是湖水晒盐,而不是用当地的土壤提取盐分,C错误。故选D。
4.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天然气,B正确;水蒸气不是能源,A错误;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会优先使用天然气,地热能不是主要能源,C错误;可燃冰是固态的,不能顺管道上升,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的湖盐盐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原因: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阴雨天气少,多晴朗天气,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晒盐。青藏高原地区咸水湖泊比较多,海拔高,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晒盐。
(2022·山东·烟台二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2018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2018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近岸和北部海湾海冰覆盖率高
②随着海冰离岸距离的增加,海冰覆盖率逐渐降低
③西岸海冰覆盖率高于东岸
④北岸海冰覆盖率高于南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导致秦皇岛和P地附近海岸海冰覆盖率差异的因素是( )
A.纬度 B.离岸距离 C.陆地面积 D.冬季风
7.在渤海海域大规模开发海冰可能会导致( )
A.冬季风暴对海岸破坏加重 B.海区海水盐度降低
C.淡水资源短缺 D.海区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答案】5.B 6.D 7.A
【分析】5.分析图中等值线数值可判定:近岸和北部海湾海冰覆盖率高;随着海冰离岸距离的增加,海冰覆盖率逐渐降低;西岸海冰覆盖率低于东岸;北岸海冰覆盖率高于南岸。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
6.分析图中等值线数值可判定,秦皇岛附近海岸海冰覆盖率低于P地。读图可知,秦皇岛和P地纬度相当,且均位于沿海地区。A、B错误。渤海海域冬季盛行的西北风,推动海水自西向东流,驱动渤海西岸海冰做离岸漂移,东海岸海冰向岸堆积,图中P位于东岸,秦皇岛位于西岸,因此秦皇岛附近海岸海冰覆盖率低于P地,D正确。陆地面积对海冰的形成影响很小,C错误。故选D。
7.海冰的开采是获取“漂浮”在海面上类似于淡水的海冰资源。渤海周边有河流(淡水)注入,同时渤海并非封闭,与外界海洋存在着海水交换,因此海冰的开采并不会导致其海水盐度降低,B、C错误。海水温度高于海冰,因此海冰开采可能导致海区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错误。读图可知,随着海冰离岸距离的增加,海冰覆盖率逐渐降低,因此在渤海海域大规模开发海冰主要发生在渤海沿岸地区,采冰会导致未结冰区域离大陆更近,从而使得冬季风暴引发风暴潮冲击海岸,加重对海岸的破坏,A正确。故选A。
【点睛】海冰在大自然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海冰数量变化,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假如高纬度地区海洋里漂浮的冰减少了,低纬度的暖流便会北上,或是南下,使得原来的雨区变得干旱起来。海冰还有保持海水温度的功能,有人把海冰比作是“海洋的皮袄”,使海水减少蒸发量,保持海水温度。海冰可以促使海水上下对流,对海洋生物繁殖十分有利,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两极有那么丰富的浮游生物的环境原因之一。海冰能阻挡潮汐使潮高降低,潮流减慢,把波浪压低,把海流“拖住”。总而言之,海冰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22·河北·元氏县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8.该自然资源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森林 D.水资源
9.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答案】8.D 9.B
【分析】8.结合图例信息,可知该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所以可以推测出该自然资源是水资源,D正确;再结合四个选项,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A错误;风能资源丰富的是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B错误;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横断山区,C错误。故选D。
9.根据上题结论,该自然资源为水资源,影响该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我国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导致水资源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正确;太阳辐射、下垫面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不大,AC错误;我国人口、经济活动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人类活动用水量大,因此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不是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2022·甘肃·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读“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巴西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7 937 960 854 769
人口(亿) 1.45 0.31 2.73 12.95 1.62 0.19
具备生产能力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2 8 45 27 28 60
森林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754.9 247.2 209.6 133.8 566 39.8
10.各国人均森林面积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A.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
B.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C.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D.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11.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
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
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12.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C.海上交通便利
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10.B 11.D 12.C
【解析】1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人均森林面积=森林面积÷人口数。带入数据可得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最大,俄罗斯其次。据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美国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以高原、山地为主,A错误;中国因境内多山地,平地面积少,而巴西则因为原始森林面积占比大,导致两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较低,B错误;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中部穿过,热带沙漠面积占比大,且该国大部分地处热带,热带气候面积广大,C项中澳大利亚气候温和湿润的说法错误,排除C;俄罗斯、加拿大纬度高,热量不足,因此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较低,D正确。故选D。
12.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均是两国经济中心所在地,开发历史较早,海上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C正确;巴西东南部为高原地形,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A、B错;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和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都属于内陆城市,D错误。故选C。
【点睛】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有:东南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适宜人们生活,适宜发展农业;靠近沿海,多港口,对外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欧洲移民到来比较早,开发历史悠久。
(2022·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2020年6月14日,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广州市的增城区投产。该机组通过输入天然气,生产电力、工业用蒸汽、冷源、热水等产品。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达80.5%,每年减少烟尘1437吨,减少排放CO22230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增城区燃气机组所消耗的资源主要来自( )
A.中东国家 B.中国西部
C.俄罗斯 D.中国南部
14.增城区燃气发电厂的建设能够( )
A.促进产业集聚 B.改善大气环境
C.加快产业转移 D.促进产城融合
【答案】13.B 14.B
【解析】13.由机组通过输入天然气,生产电力、工业用蒸汽、冷源、热水等产品可以判断出广州市的增城区燃气机组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来自我国西部的天然气,在西气东输工程的作用下将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地区,B正确。中东国家主要产石油,A错误。广州市的增城区据俄罗斯较远,C错误。我国南部地区天然气产量较少,D错误。故选B。
14.增城区燃气发电厂的建设能够减少烟尘与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够起到改善大气环境的作用,B正确。东城区燃气发电厂的建设对产业集聚以及产业转移影响较小,AC错误。发电厂的建设无法促进产城融合,D错误。故选B。
【点睛】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5.(2018·安徽省濉溪中学高二期中)读图,完成下题。
甲城市所在区域具有世界性的资源及其海运输出必须经过的重要海峡分别是
A.石油 霍尔木兹海峡 B.淡水 曼德海峡
C.煤炭 直布罗陀海峡 D.铁矿 马六甲海峡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西亚。图示表示波斯湾沿岸,输出主要是石油,故选A。
二、综合题
16.(2022·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名人事件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是我国坚定文化自信的着力点,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落脚点。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自夏朝在河南建都后,培养和吸引了众多知名人士,如颛顼、张良、老子等。下图示意河南重要名人事件分布。
(1)描述河南重要名人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借助重要名人事件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途径。
【答案】(1)分布不均;空间集聚明显;主要位于地势较为平缓的丘陵区和平原区。
(2)①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②以重要名人事件为资源,发展旅游业;③依托重要名人事件影响,开发重要名人事件的周边产品。
【分析】本大题以河南重要名人事件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乡村发展的途径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1)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采用总+分的形式进行描述。由图可知,河南重要名人事件在河南省整体式分布不均。在空间上集聚明显,主要集中于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地区,东部较少。从海拔高程上看,主要位于地势较为平缓的丘陵区和平原区。
(2)乡村的振兴工作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对于河南来说,河南名人较多,可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宣传,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其次,以重要名人事件为资源,打造各种形式的文化旅游,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此外,依托重要名人事件影响,开发重要名人事件的周边产品,带动各式纪念品的开发和销售,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点睛】
17.(2018·江苏·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读图 “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
(2)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对西部地区区带来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主要调运的是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该水电调出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南水北调工程旨在解决北京、天津等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北京、天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
【答案】(1)管道运输。
(2) 为东部提供能源,促进经济发展。 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加大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大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
(3) 河流流量大 河流落差大
(4)城市人口密度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
【分析】本题以我国的资源区域调配工程为背景,考查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开发条件等知识点。
(1)西气东输主要输送液态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专业性强,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适用于气体、液体的运输,所以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2)西气东输的建成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减弱能源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东部地区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对西部地区来说,当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此项工程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
(3)金沙江和三峡位于地势的交界处,落差大;降雨量大,河流水量大,水能丰富。
(4)北京,天津位于华北地区,该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浪费严重,污染严重。
【点睛】
18.(2022·山东·胶州市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碲秘等战略资源富集区。其中,钒钛磁铁矿资源占全国52%、世界11.6%,四川省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是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下图示意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概况。
(1)分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有利资源条件。
(2)说明攀西钒钛磁铁矿开采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1)矿产资源种类多(多稀有金属),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2)伴生矿多,分选冶炼难度大;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
【分析】本题以攀西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为背景,涉及区域开发条件分析,钒钛磁铁矿开采成本高的原因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根据图文资料可知,攀西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碲秘等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而且分布集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攀西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攀西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势落差大,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钒钛磁铁矿是以含铁为主,共伴生有钛、钒、钪、钴等元素的多金属共伴生矿,分选冶炼难度大;根据材料可知,攀西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变动 B.全球变暖 C.河流泥沙沉积 D.海水的侵蚀
2.对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流经地区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B.土壤肥沃,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C.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D.河流下游流经的国家,黄金产量居世界首位
(2022·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国盐业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储量很大。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火气,不过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弯曲连接,把口紧对锅底,在锅里倒入盐水,只见火光熊熊,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D.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4.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
A.水蒸气 B.天然气 C.地热能 D.可燃冰
(2022·山东·烟台二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2018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2018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近岸和北部海湾海冰覆盖率高
②随着海冰离岸距离的增加,海冰覆盖率逐渐降低
③西岸海冰覆盖率高于东岸
④北岸海冰覆盖率高于南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导致秦皇岛和P地附近海岸海冰覆盖率差异的因素是( )
A.纬度 B.离岸距离 C.陆地面积 D.冬季风
7.在渤海海域大规模开发海冰可能会导致( )
A.冬季风暴对海岸破坏加重 B.海区海水盐度降低
C.淡水资源短缺 D.海区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2022·河北·元氏县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8.该自然资源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森林 D.水资源
9.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2022·甘肃·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读“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巴西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7 937 960 854 769
人口(亿) 1.45 0.31 2.73 12.95 1.62 0.19
具备生产能力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2 8 45 27 28 60
森林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754.9 247.2 209.6 133.8 566 39.8
10.各国人均森林面积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A.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
B.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C.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D.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11.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
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
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12.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C.海上交通便利
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2022·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2020年6月14日,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广州市的增城区投产。该机组通过输入天然气,生产电力、工业用蒸汽、冷源、热水等产品。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达80.5%,每年减少烟尘1437吨,减少排放CO22230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增城区燃气机组所消耗的资源主要来自( )
A.中东国家 B.中国西部
C.俄罗斯 D.中国南部
14.增城区燃气发电厂的建设能够( )
A.促进产业集聚 B.改善大气环境
C.加快产业转移 D.促进产城融合
15.(2018·安徽省濉溪中学高二期中)读图,完成下题。
甲城市所在区域具有世界性的资源及其海运输出必须经过的重要海峡分别是
A.石油 霍尔木兹海峡 B.淡水 曼德海峡
C.煤炭 直布罗陀海峡 D.铁矿 马六甲海峡
二、综合题
16.(2022·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名人事件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是我国坚定文化自信的着力点,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落脚点。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自夏朝在河南建都后,培养和吸引了众多知名人士,如颛顼、张良、老子等。下图示意河南重要名人事件分布。
(1)描述河南重要名人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借助重要名人事件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途径。
17.(2018·江苏·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读图 “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
(2)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对西部地区区带来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主要调运的是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该水电调出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南水北调工程旨在解决北京、天津等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北京、天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
18.(2022·山东·胶州市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碲秘等战略资源富集区。其中,钒钛磁铁矿资源占全国52%、世界11.6%,四川省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是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下图示意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概况。
(1)分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有利资源条件。
(2)说明攀西钒钛磁铁矿开采成本高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