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11:53: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其调水工程包括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输水隧洞(如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调水1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汉江与渭河水文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渭河支流少,汇水面积小,流速慢,河流含沙量比汉江少
B.汉江纬度位置低,结冰期比渭河短
C.汉江流域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和季节变化比渭河大
D.渭河流域雨季短,降水集中,河流汛期比汉江短
2.“引汉济渭”可能会使受水区( )
A.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
C.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D.局部地区降水与气温年较差加大
3.秦岭输水隧洞的长度最有可能是( )
A.55千米 B.98千米 C.135千米 D.160千米
4.(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A.黑龙江 B.四川 C.广东 D.河北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今延安)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启发,尝试用烟灰制作墨块,结果比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效果更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石油是一种( )
①矿产资源②可再生资源③能源资源④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沈括“用石油制墨”,说明( )
A.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能源价值
B.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物质价值
C.石油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
D.当时人们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为主
7.与用松木燃烧制作松烟墨相比,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 )
A.产生CO2,造成全球变暖
B.减少松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C.对石油需求增加,促进工业化进程
D.导致石油资源的枯竭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类便等。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下表为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十亿瓦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欧洲 中东和非洲 美国 巴西 其他美洲地区 印度 其他亚太地区(含中国) 合计
装机容量 3.4 0.2 0.1 2.1 1.4 0.7 3.3 11.2
8.与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小密切相关的是( )A.常规能源丰富 B.社会经济发达 C.生物质原料少 D.能源需求量小
9.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太阳能发酵棚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
A.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 B.减少地表水分增发和蒸腾作用
C.提供冬季秸秆等发酵所需热量 D.促进当地冬季农作物自给自足
(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席卷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事件,使天然气不经意间成了“网红”。欧洲的这次“断气”事件与其天然气大量依赖进口有关;欧洲“断气”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欧洲大部分国家天然气依赖进口,体现的自然资源属性是(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社会性
11.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现象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2019·福建福州·高二期中)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IEA预计2040年油价将由目前的37美元/桶回涨到85美元/桶。下图示意“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本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油气开采技术成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其直接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是( )
A.市场 B.环境 C.资源 D.科技
(2021·贵州·周林学校高二期中)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是地球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近几十年来遭受严重的破坏。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属于热带雨林强大生态功能的表现是( )
①调节地球的碳氧平衡②丛林探险的胜地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④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根本原因( )
A.工矿、交通和城镇建设 B.商业性伐木
C.人口的增加和贫困加剧 D.大型农牧场的开辟
15.为加强对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二、综合题
16.(2021·江西·上高二中高二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18年江西省出台通知,严禁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的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内开展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全面停止在重要湿地和城区湿地审批光伏发电与城市建设等项目。右图为光伏发电景观图。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江西省却停止审批在湿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试对此做出解释。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手段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不断提高,使其正面临迅速耗竭的危险。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作用制约。
(2)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属________资源,其储量是_________的。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
(3)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资源_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__。
18.(2021·福建厦门·高二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每年9月至次年5月是当地的大风季节。近年来,该电场接入华北电网,为京津地区供电。由于地处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有环保人士认为,该电场的运营可能干扰了鸟类的迁徙与繁衍,提议将其拆除。
你认为该风电场应该保留还是拆除?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标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标签(只限在备选标签中选择),组成思维导图,展现完整、合理的论证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其调水工程包括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输水隧洞(如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调水1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汉江与渭河水文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渭河支流少,汇水面积小,流速慢,河流含沙量比汉江少
B.汉江纬度位置低,结冰期比渭河短
C.汉江流域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和季节变化比渭河大
D.渭河流域雨季短,降水集中,河流汛期比汉江短
2.“引汉济渭”可能会使受水区( )
A.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
C.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D.局部地区降水与气温年较差加大
3.秦岭输水隧洞的长度最有可能是( )
A.55千米 B.98千米 C.135千米 D.160千米
【答案】1.D 2.B 3.B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汉江和渭河的水文水系特征,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经纬线长度计算等知识,突出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河西素养。渭河位于我国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汉江位于我国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结合其所属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分析出这两条河流的水文水系 特征。
1.汉江位于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渭河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汉江流域内年降水总量多,降水时间长,植被覆盖率高,其水文特征相比渭河: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没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汛期长,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引汉济渭”能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解决,A错误;受水区湿地增多,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降水量,减小气温年较差,D错误;受水区的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不会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C错误;受水区水源增加后,可能会因为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D正确。故选:B。
3.读图可知秦岭输水隧洞的长度短于纬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即短于111千米,估算可知B合理,ACD错误。故选:B。
【点睛】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 km,如下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 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注意也可以根据距离计算经纬度差,从而确定经纬度位置。
4.(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A.黑龙江 B.四川 C.广东 D.河北
【答案】B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资源诅咒”型的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速度滞后。读图可知,黑龙江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矿产资源丰富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A;图中显示,四川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广东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C;图中显示,河北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D。故选B。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今延安)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启发,尝试用烟灰制作墨块,结果比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效果更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石油是一种( )
①矿产资源②可再生资源③能源资源④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沈括“用石油制墨”,说明( )
A.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能源价值
B.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物质价值
C.石油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
D.当时人们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为主
7.与用松木燃烧制作松烟墨相比,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 )
A.产生CO2,造成全球变暖
B.减少松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C.对石油需求增加,促进工业化进程
D.导致石油资源的枯竭
【答案】5.C 6.C 7.B
【分析】5.石油属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是常规能源。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6.分析材料可知,沈括“用石油制墨”是先把石油点燃产生黑烟,然后用烟灰制作墨块,与“石油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这一说法相符合,故选C。
7.燃烧松木也会产生CO2,A错误;树木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作用,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可以减少对树木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是在北宋,现已失传,故C、D错误。故选B。
【点睛】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他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类便等。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下表为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十亿瓦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欧洲 中东和非洲 美国 巴西 其他美洲地区 印度 其他亚太地区(含中国) 合计
装机容量 3.4 0.2 0.1 2.1 1.4 0.7 3.3 11.2
8.与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小密切相关的是( )A.常规能源丰富 B.社会经济发达 C.生物质原料少 D.能源需求量小
9.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太阳能发酵棚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
A.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 B.减少地表水分增发和蒸腾作用
C.提供冬季秸秆等发酵所需热量 D.促进当地冬季农作物自给自足
【答案】8.A 9.C
【分析】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
8.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小,主要是因为其常规能源丰富,A正确;美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BD错误;美国农业发达,生物质原料丰富,C错误。故选:A。
9.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本身可以发电,因此建设太阳能发酵棚不是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A错误;冬季长春地区气温低,地表水分蒸发弱,植物蒸腾作用弱,而不是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B错误;我国长春地区冬季气温过低,秸秆等无法进行发酵,故需要太阳能增温,以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C正确;当地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生产受限,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生物质发电电能质量好,可靠性高,污染少等优点。长春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较低,配套太阳能发酵棚主要是为了弥补冬季秸秆发酵所需的热量。
(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席卷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事件,使天然气不经意间成了“网红”。欧洲的这次“断气”事件与其天然气大量依赖进口有关;欧洲“断气”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欧洲大部分国家天然气依赖进口,体现的自然资源属性是(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社会性
11.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现象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0.C 11.D
【解析】1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欧洲大部分国家天然气依赖进口说明欧洲的天然气供不应求,而供应天然气的国家或地区则是供大于求,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属性。故选C。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大部分国家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湿冷,取暖消耗的天然气量大,“断气”现象频发。故选D。
【点睛】自然资源所固有的自然和社会性质。自然属性是指组成、结构、功能和边界等自然资源系统的状态、关系等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性。社会属性是指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性质。
12.(2019·福建福州·高二期中)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IEA预计2040年油价将由目前的37美元/桶回涨到85美元/桶。下图示意“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本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油气开采技术成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其直接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是( )
A.市场 B.环境 C.资源 D.科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能源问题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的开采成本主要来自于勘探过程中的成本、开发过程的成本、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油田不同,所埋藏的地质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在勘探的投资成本也不相同,因此地理环境会影响油气的成本,B错误;资源的埋藏状况和储量大小等条件都会影响开采过程中的成本,C 错误;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生产率就会越高高,从而会使生产成本降低,D错误;市场条件的变化会对石油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不会对开采成本产生影响,A正确。故选A。
【点睛】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倡导节能减排密切相关。风电、光伏作为最为清洁的能源,受到全球青睐,各国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
(2021·贵州·周林学校高二期中)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是地球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近几十年来遭受严重的破坏。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属于热带雨林强大生态功能的表现是( )
①调节地球的碳氧平衡②丛林探险的胜地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④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根本原因( )
A.工矿、交通和城镇建设 B.商业性伐木
C.人口的增加和贫困加剧 D.大型农牧场的开辟
15.为加强对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答案】13.D 14.C 15.C
【解析】13.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地球的碳氧平衡,①正确;丛林探险不是热带雨林的生态功能,②错误;提供大量优质木材,是热带雨林对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③错误;森林参与水循环过程,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④正确,所以选择D,ABC错误。
14.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贫困加剧,C正确;正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才会进行工矿、交通和城镇建设,增加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ABD错误,所以选择C。
15.为加强对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可以选择在核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①正确;严禁砍伐树木不利于经济发展,可以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②正确,⑤错误;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节约资源,③正确;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破坏物种多样性,④错误,所以选择C,ABD错误。
【点睛】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与变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全国森林资源曾出现过几次较大规模的破坏,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加强了森林经营管理,实施科学造林和管护,有效地控制住了资源过量消耗的局面,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发展。
二、综合题
16.(2021·江西·上高二中高二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18年江西省出台通知,严禁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的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内开展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全面停止在重要湿地和城区湿地审批光伏发电与城市建设等项目。右图为光伏发电景观图。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江西省却停止审批在湿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试对此做出解释。
【答案】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需要铺设光伏板,会遮挡太阳光照,影响湿地植被正常生长;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昆虫等会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会减少;人类活动过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湿地破坏后,难以修复;光伏支架阻碍行洪,使湿地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分析】湿地有诸多的生态效益,在湿地上建设光伏电站,会造成湿地破坏,难以恢复,依赖湿地生存的各种动植物将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生态平衡将会被破坏,环境效益大幅降低。
【详解】湿地上建设光伏板,会占用大量土地,遮挡太阳光,影响湿地植物生长;造成湿地上生存的各种鸟类、昆虫等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在建设湿地的过程中,以及后期维护太阳光伏电站时,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湿地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江西地处长流下游地区,河湖较多,湿地众多,建设的光伏电站支架会阻碍湿地行洪,使湿地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点睛】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等多种重要生态环境效益。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手段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不断提高,使其正面临迅速耗竭的危险。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作用制约。
(2)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属________资源,其储量是_________的。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
(3)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资源_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__。
【答案】 地质 非可再生 有限 发达国家 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得较快 合理开采利用,提高利用率 耗竭时间
【分析】本题难度较小,以矿产资源的耗竭年限预测图为切入点,考查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解答时需明确矿产资源特点,认真分析图文信息。
【详解】(1)矿产资源的形成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分布是有规律的。
(2)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因此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属 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的矿产资源。
(3)主要是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消费水平提高,矿产开采寿命衰减;消费增长率越大,矿产开采寿命衰减得越快。
(4)消费水平提高,矿产开采寿命衰减,消费增长率越大,矿产开采寿命衰减得越多。所以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矿产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延长耗竭时间。
18.(2021·福建厦门·高二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每年9月至次年5月是当地的大风季节。近年来,该电场接入华北电网,为京津地区供电。由于地处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有环保人士认为,该电场的运营可能干扰了鸟类的迁徙与繁衍,提议将其拆除。
你认为该风电场应该保留还是拆除?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标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标签(只限在备选标签中选择),组成思维导图,展现完整、合理的论证过程。
【答案】 应保留:
应拆除:
【详解】从材料分析可知,组成思维导图,展现完整、合理的论证过程即可。从应保留的方向论证,应从经济效益高,环境影响小等方向选择备选标签,经济效益高可从京津经济发达,用电需求大,且对环境影响小,因风能为清洁能源,且该处地广人稀,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时南北温差大,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从应拆除的角度论证,经济效益低,因风能不稳定,输电损耗大,距离市场远去论证,且环境影响大,风电场的建设破坏鸟类栖息地,地处鸟类迁徙路线上,使得鸟类减少的方向进行论证。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