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关联速度问题(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关联速度问题(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05 09:1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
——关联速度问题
01.
能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分析关联速度问题。
02.
建立常见的绳关联模型和杆关联模型的解法。
学习目标
模型探究
问题:如图所示,岸上的小车A以速度v匀速向左运动,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和小船B相连.(1)在相等的时间内,小车A和小船B运动的位移相等吗? (2)小车A和小船B某一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吗?如果不相等,哪个速度大? (3)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角度看,小船上P点的速度可以分解为哪两个分速度? (4)若某时刻连接船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船的速度是多大?
知识生成:1.两物体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杆)相连,当两物体都发生运动,且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绳(杆)的直线上,两物体的速度是关联的。(下面为了方便,统一说“绳”)。
2.处理关联速度问题的方法:首先认清哪个是合速度、哪个是分速度。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 ,分解时两个分速度方向应取 和 。
合速度
沿绳(杆)方向
垂直于绳(杆)方向
典例探究
例1.如图所示,汽车通过滑轮拉重物A,汽车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滑轮与绳的摩擦不计,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C.先加速后减速 D.减速上升
思路点拨:汽车的实际运动方向为合运动方向,将合运动方向沿绳和垂直于绳进行分解。
B
例2、如图所示,以速度v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B,当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物体B的速度为(  )
A.
D. 
思路点拨:物体沿杆竖直下滑的速度为合速度,将合速度沿杆和垂直于杆进行分解。
D
例3、如图所示,AB杆和墙的夹角为θ时,杆的A端沿墙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1,B端沿地面的速度大小为v2,则v1、v2的关系是(  )
A.v1=v2      B.v1=v2cosθ
C.v1=v2tanθ D.v1=v2sinθ
思路点拨:将v1 , v2进行分解,两个沿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
C
思路与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绳(或杆)连接的物体,或绳(或杆)的端点)
(3)等量关系: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
归纳总结:
(2)明确合运动与分运动: 合速度: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分速度:1)沿绳或杆的分速度2)与绳或杆垂直的分速度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物体P的速度为(  )
A.v B.vcosθ 
C. D.
B
2.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A和mB的两个小球A和B(可视为质点),将其放在一个光滑球形容器中,从位置1开始下滑,如图所示,当轻杆到达位置2时球A与球形容器球心等高,其速度大小为v1,已知此时轻杆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B球的速度大小为v2,则( )
A. = B. =2
C. = D. =
C
4、如图所示,一铁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静止垂在桌子的边缘,悬线穿过一光盘的中间孔,手推光盘在桌面上平移,光盘带动悬线紧贴着桌子的边缘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当光盘由A位置运动到图中虚线所示的B位置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铁球(  )A.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cos θB.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sin θC.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tan θD.相对于地面速度大小为v
B
4、(多选)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f,当轻绳与水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
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
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C.船的加速度为
D.船的加速度为
AC
5、(多选)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环,小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时(图中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小环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一定大于2mg
B.小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
C.小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小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ABD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系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一根轻绳的两端,若A物体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某时刻系A、B的绳分别与水平方向成α、β角,求此时B物体的速度。
7.如图所示,水面上方高度为20 m处有一光滑轻质定滑轮,用绳系住一只船,船离岸的水平距离为20 m,岸上的人用3 m/s的恒定速度水平拉绳子,求:
(1)开始时船的速度大小;(2)5 s末船的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