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958年,宁夏地区的生产总值仅为3.28亿元,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到2017年底,宁夏地区生产总值为3453.93亿元,是1958年的1000多倍。60年来,从176元到50917元,宁夏人均收入生产总值增长了288倍。这得益于我国实行(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3.(2021·宁夏固原·统考二模)《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独创的民族政策 独特的中国经验》“在充分考虑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科教兴国战略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4.这一制度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这一制度指的是(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2021·宁夏中卫·校联考模拟预测)2021年1月13日,美国副国务卿克拉奇发推特称,蓬佩奥国务卿宣布开放美国政府与台湾交往的限制,给予台湾“自由国家”地位,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克拉奇上述言论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再次让中美关系处于了危险边缘。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A.美国对中国增加关税 B.中美切断联系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美双方对抗
6.“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
7.(2022·宁夏银川·银川一中校考一模)“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8.(2021·宁夏吴忠·校考一模)1997年,一个政治词汇写入了世界政治词典,这是一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词汇,这一词汇所代表的政治制度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实践过。当时的国际政治人士都被这一政治理念折服,这段话评价的政治制度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一国两制”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日恨今尽雪"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香港回归
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台湾问题解决
10.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同点是( )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C.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1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香港、澳门与中国大陆长期的分离,直到20世纪末我国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怀抱,得益于哪一方针的指引?( )
A.九二共识 B.改革开放 C.一带一路 D.一国两制
12.(2022·宁夏吴忠·校考一模)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过程中,除建构孙中山作为革命先驱的形象外,还增加了“爱国主义者”的内涵。这一变化的现实目的在于( )
A.实现民族独立愿望 B.巩固辛亥革命成果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3.《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4.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15.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16.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应动摇。“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都坚持( )
A.四项基本原则 B.一个中国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
二、综合题
17.(2021·宁夏银川·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校考三模)治边富边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边疆治理”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加入吧。
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为什么在边疆管理上采取不同方式?列举一例汉在边疆设置的机构。
材料二:“贞观一朝,……另外对边疆问题亦并非纯用战争解决,而是根据形势辅以和平策略。”
——《中国古代简史》
(2)举例说明,贞观年间唐朝为增进汉藏友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边疆治理摆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出台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作出“强边富边”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新时代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20年9月22求是网关于“全面小康与边疆治理”理论研讨会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边疆问题的看法。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B.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材料二:①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雄浑激昂的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
②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的荒漠地带,升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
③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乔冠华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开怀大笑。
④1978年12月22日,大会宣布,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材料三:历经100年来的砥砺奋进,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所以,习主席说:“我们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摘自《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1)材料一的歌曲A中,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英勇之师,请你任意写出一位战斗英雄的名字。歌曲B中,“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2)就材料二中的四个画面,任意写出两个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请任意写出一个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红色革命精神。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材料二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列举依据该制度我国建立的两个自治区?
(2)材料二中“独特的模式”指什么 除了台湾外,这种“模式”还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
20.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1)请回答材料一中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2)你认为中国能成功收回这两个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哪一原则?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请举出两例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史实。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平等原则、尊重民族文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D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助、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以及其他重要事项开展的协商,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排除B项;“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方针,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可知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经验”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A;BCD都和解决民族问题不符,排除。
4.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香港问题得到最佳解决,是因为实行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A项正确;香港不是少数民族地区,排除B项;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香港是中国领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双方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中美建交的前提,C符合题意;A、B、D均不利于中美之间的交往,但那不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排除。故选C。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百年的屈辱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而香港回归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强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ABD项均为香港回归的原因,而香港回归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强大,因此,均与题干“主要原因”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7.D
【详解】依据“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可知是指1999年澳门回归结束了外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屈辱历史,而澳门回归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D项正确;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与澳门回归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澳门回归的政策保障,但是根本原因仍然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1997年”结合所学知识,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因此题干评价的是“一国两制”,B正确;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建立的,排除C;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故选B。
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前句是1842年割让香港,后者指1997年香港回归,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港岛易英徽”。
10.D
【详解】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A不是相同点;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故B不是相同点;澳门特别行政区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一国两制”的构想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D是相同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港澳台问题,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的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港澳地区顺利回归的政策性保障,D项正确;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项排除;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与港澳台地区问题解决无关,BC项排除。故选D。
1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矢志不渝追求振兴中华和维护国家统一。当今,我们增加了“爱国主义者”的内涵,是为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弘扬孙中山先生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坚守民族大义,反对“台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团结携手为民族复兴,为国家完全统一持续努力,D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护国运动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均与题干“改革开放后”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答案选D。
14.C
【详解】从题干材料“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中”可以看出,两岸的经贸合作在不断加强,这对两岸而言都是有利的,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两岸间的交往障碍仍然存在,祖国统一也还未完成,“台独”势力仍然存在。由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停止炮击金门、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体现了两岸关系越来越密切,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是“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外交政策、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排除ACD三项 。故选B项。
16.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二共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C是统一台湾的方针,AD和九二共识无关。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7.(1)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设置西域都护府
(2)和亲政策、“和同为一家”、文成公主入藏(答出一点)
(3)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都对重视加强对边疆问题的管辖和治理;治理边疆问题要因地制宜,从事情情况出发(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因为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所以在边疆管理上采取不同方式;如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年间,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因此唐朝为增进汉藏友谊采取的措施是和亲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都对重视加强对边疆问题的管辖和治理;治理边疆问题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等。
18.(1)黄继光或邱少云;1999年12月20日;“一国两制“。
(2)①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中国重返联合国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解析】(1)
材料一的歌曲A中,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英勇之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战斗英雄很多,可从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中任选一个回答。根据歌曲B结合所学可知,“MACAU”是指澳门,澳门1999年12月12日“母亲”怀抱的。澳门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方针。
(2)
根据材料二①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雄浑激昂的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结合所学可知是开国大典;根据材料二②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的荒漠地带,升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结合所学可知是原子弹的爆炸;根据材料二③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乔冠华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开怀大笑。结合所学可知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据材料二④1978年12月22日,大会宣布,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结合所学可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回答即可。
(3)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列举一个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红色革命精神即可。如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选一个回答即可。
19.(1)民族区域自治;宁夏、西藏、广西、新疆;内蒙古。
(2)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详解】(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其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根据所学可得出1947 年, 内蒙古自治区 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2)根据“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可得出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0.(1)1997.7.1 1999.12.20
(2)中国综合国力提升、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92年的“九二共识”、95年的江八条、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1997.7.1收回香港,1999.12.20收回澳门。
(2)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能成功收回这两个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根据所学可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根据所学可知,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史实有,92年的“九二共识”,95年的江八条,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