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宁夏石嘴山·统考模拟预测)观察下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2022·宁夏吴忠·校联考三模)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58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表格中数据变化与以下选项关联最紧密的是( )
年份 市镇户籍迁移人数 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 634 -573
1957 419 -117
1958 521 -306
A.“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
3.(2022·宁夏吴忠·校考一模)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漫画反映出( )
A.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C.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2022·宁夏固原·统考二模)下图是1955年的一幅宣传画,画中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工人师傅,正在看着工厂光荣榜上的劳模介绍。该画旨在宣传( )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作用 B.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工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
5.(2021·宁夏石嘴山·校考三模)通过以下内容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该进行( )
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畸形,门类不全;②新中国成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同时面临巨大军事威胁;③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
A.一五计划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6.(2021·宁夏石嘴山·统考二模)五年规划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南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交通运输业
7.(2021·宁夏吴忠·统考模拟预测)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8.(2021·宁夏吴忠·校考二模)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多党合作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2022·宁夏吴忠·校考一模)读“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可知,到1956年年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B.社会主义合资经济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个体经济
10.(2022·宁夏银川·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校考三模)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B.“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2022·宁夏吴忠·校考一模)1955年,看到几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对人说,他现在很高兴,甚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高兴。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使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毛泽东赞赏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
A.农民通过土改获得土地 B.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C.“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D.全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12.(2022·宁夏吴忠·校联考一模)阅读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比重表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32.2% 53.4% 7.3% 7.1%
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 )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④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3.(2021·宁夏吴忠·校考二模)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①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③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4.(2022·宁夏银川·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9月—1958年10月宁夏大事年表
1949年9月 23日,银川解放;月底,宁夏全境解放
1949年10月 18日,中共宁夏省委宣告成立;23日,宁夏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52年4月 全省12个市、县共53个区、328个乡全面完成土地改革
1954年7月 23日,宁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6年12月 92.23%的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2.62%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银川市90.95%的私营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
1957年12月 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预计指标
1958年10月 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5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
——根据《当代宁夏日史(第一卷:1949.7—1958.12)》整理
(1)依据材料,结合当时国内形势,说明宁夏上述变化发生的背景。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时期宁夏的发展变化。
15.(2022·宁夏吴忠·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段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史》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史》
材料三:“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我国在短时间内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取得的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16.(2021·宁夏固原·统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大庆石油工人的口号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铁人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1953-1957年”“钢、原油、煤、粮产量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发展轻工业、交通运业、农业和商业。因此钢、原油、煤、粮产量提高。D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是在1950-1953年,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6-1958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可知从表格看,1958年之前市镇人口明显是增加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表格中数据变化与“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相关联。A项正确;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互助会合作,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排除B项;民主政治建设,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漫画与文字信息,可知反映的内容发生在1953年,与一五计划有关,“你的任务超额完成”、“我相信你一定会创造更高的纪录”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信心,C项正确;“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发生在1949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在1952年底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8年开始,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5年……画中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工人师傅,正在看着工厂光荣榜上的劳模介绍”,由图片中工人“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可知与“一五”计划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一 五计划提高了当时工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D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排除A项;从1985年起国有企业的改革全面展开,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由题干中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畸形,门类不全”“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依然没有放弃颠覆大陆的企图,中国周边的战争威胁并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除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与题干中的①③无关,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指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大调整,与题干无关,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无关,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6.A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基础工业薄弱,故而优先发展重工业,A正确;BCD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
7.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以及“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都属于历史史实,不是历史解释,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是一五计划的意义,属于历史解释,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能够判断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解释。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进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D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排除A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排除C。故选D。
9.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和所学,到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C项正确;ABD项从材料中可得出并不是主导,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感彩,历史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据此分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三大改造意义的分析或评判,属于历史结论,C项正确;A项是关于开国大典的史实,B项是关于“一五”计划成就的史实,D项是关于三大改造完成的史实,都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55年,看到几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对人说,他现在很高兴,甚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高兴”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农民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故B正确;1952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通过土改获得了土地,故A错误;“一五计划”进展顺利指的是工业,而材料强调的是农业方面,故C错误;全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6年底,故D错误。综上故选B。
12.B
【详解】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已经完成,说明我国已经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①②③符合题意;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1956年之前,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B。
13.D
【详解】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时期,①不符合题意;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953-1957年进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A、B和C。故选D。
14.(1)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大陆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宁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宁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等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1949年9月23日,银川解放;月底,宁夏全境解放”可知,在解放战争中,宁夏解放,这体现出战争胜利开展;根据所学和材料“1949年10月18日,中共宁夏省委宣告成立;23日,宁夏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宁夏省级政府接着成立;根据所学和材料“1952年4月全省12个市、县共53个区、328个乡全面完成土地改革”可知,1950年到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宁夏随之也进行了土地改革;根据所学和材料“1957年12月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预计指标”可知,1953年到1957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宁夏也在这一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所学和材料“1956年12月92.23%的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2.62%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银川市90.95%的私营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可知,1953年到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宁夏也进行了三大改造;根据所学和材料“1958年10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5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可知,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宁夏自治区成立。
(2)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从宁夏解放到宁夏三大改造完成,宁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宁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等。
15.(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2)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新中国成立,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影响: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2)
根据材料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得出建立工业体系上是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体系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我国短时间内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
16.(1)红军长征。
(2)不怕吃苦,忘我拼搏;为国分忧,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答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泸定桥”“红军走过的草地”结合所学可知是1934年开始的红军长征。
(2)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二“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可知出自大庆石油工人的口号,结合所学可知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不怕吃苦,忘我拼搏;为国分忧,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就是铁人精神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