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生物与环境》单元 16.动物的庇护所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题 16.动物的庇护所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3~4年级 23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列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间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 科学思维 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探究实践 设计并制作一个鸟巢给鸟儿安家 态度责任 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教学 准备 教师:相关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动物庇护所图卡。
学生:寻访调查记录表、鸟巢设计图纸、树叶、树枝、草茎、棉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研究生物的世界。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动画中讲述了什么故事。 生:是猫和老鼠的故事。 师:观看得很仔细哦。谁能描述一下刚才动画里的情节? 师:老鼠为了躲猫,最后怎么办了? 师:老鼠洞有什么作用? 师:老鼠为了躲避猫的追击,最终躲进了自己的庇护所---老鼠洞。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躲避天敌的方法呢? 生:假死、躲到树枝下。 师:大家知识面真广!动物为躲避天敌,更好地繁衍后代,练就了很多本领,其中一项就是“搭建”属于自己的小窝。小窝是干什么的呢? 师:我们下面来学习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 利用熟悉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动物为适应大自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动物的庇护所”
二、 教学 过程 新课探究 1.认识动物的庇护所 师:是啊,动物需要特定的场所作为自己的庇护所。观察几幅图,说说这些动物的庇护所用什么材料制成? 生:松鼠的家安在树洞里,燕子衔泥做巢 师:大自然为动物们安家提供了各种材料。仔细观察,他们分别用了什么材料? 举例,动物们把家安在了哪里?为什么放在这里? 生:松鼠的家在树洞里。它们平时喜欢在树林里活动、采食物、游玩,所以把家安在树洞里,很方便。 (这里要引导学生大量的交流、分享,总结,老师从中选择重点的词语进行强调和规划。) 2.寻访动物的家 师:刚刚举例认识了多种动物的家。不同的动物,对家的要求不同。它们喜欢有光照、通风、柔软的家。 师:小时候,我们爱听一首歌 小燕子 ,谁会唱?小燕子不但美丽,还是有名的“建筑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小燕子是怎么建造家的?一起观看视频。 生:小燕子真厉害,用嘴巴衔泥和枯草,就能建成自己的窝。我老家屋檐下就有它们的家。 师:是啊,燕子很熟悉,很亲切。那么,你们还观察过哪些小动物的家呢?下面,请你选择一种动物的家,仔细观察,完成记录单。这个任务课前已布置,请大家积极交流展示你的成果。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师生点评。 学生交流小结,寻访过程的注意事项,形成经验,以期下次做得更好。 观察注意: (1)慢慢接近 (2)静静观察 (3)不要伤害和惊吓小动物 展示图片:蚯蚓和蚂蚁的家 师:蚯蚓和蚂蚁同样生活在土里,但它们的家却不一样,为什么? 生: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 通过认识各种动物的家,对各种家的建筑材料做了解,为后面理解动物对家的不同需要做铺垫,同时,也为最后设计鸟儿的家做知识准备。在寻访动物的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观察、描述的重要性,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问题:蚯蚓和蚂蚁同样生活在土里,但它们的家却不一样,为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而环境也影响生物的生存,渗透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三、研讨小结 师:大家一起观看不同鸟儿的家,说说它们是怎么建成的? 学生设计一个鸟巢。说说设计过程要注意什么? 师:我们来看一下设计流程。明确问题是什么?注意不是任意动物,而是鸟的家。 生:我想设计燕子的家。 师:前期,同学们查阅资料,寻访它们的家,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呢? 生:燕子的家用泥和枯草做成。 师:同学们,课前要求大家动手画一画它们的家,我们来展示并点评。我们来像工程师那样,体验设计过程。谁来介绍下你的设计图?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师:大家动手做一做,并对照鸟巢评价项目表,测试改进。 学生动手做并展示作品。 师生交流,注意事项。最后总结设计注意事项。 课堂总结:动物的庇护所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方便动物繁衍哺育后代。大自然为动物及人类提供了各种条件,我们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 通过设计鸟巢活动,对本课知识做总结提升。知道生物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拓展 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十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其次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分类。它们也喜欢潮湿温暖的土壤。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在修建藏羚羊必经的一段青藏铁路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修建的材料 B.修建的成本 C.设计动物的额迁徙通道 D.材料的运输 2.在池塘边水里,我们可能会找到( )的家。 A.蚂蚁 B.蝌蚪 C.兔子 D.鹦鹉 3.观察小动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把小动物从它的家中赶出来 B.抓住小动物回教室观察 C.耐心地在小动物的家旁边等待观察 D.用棍棒驱赶 4.如果你是一只小喜鹊,你会把巢筑在( )。 A.电线杆上 B.屋檐下 C.高大的树木上 D.悬崖边 5.下列小动物中,( )不是在土壤中安家的。 A.蚂 B.蚯蚓 C.蝴蝶 D.蜈蚣 二、判断题 6.修建水库是为了造福人类,不用担心水中生物的生存。( ) 7.小动物都有自己生活的地方,不能随意去打扰它们。( ) 8.小鸟会筑巢是它与生俱来的本领。( ) 9.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因此它们对庇护所要求也不同。( ) 10.有些动物可以利用泥土、枯树枝和杂草等材料搭建自己的巢穴。( )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C 6.× 7.√ 8.√ 9.√ 10.√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动物的庇护所 动物的生存需要大自然提供各种材料 不同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八、课堂反思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学生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它们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课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学习,再次为他们开启了生命科学的大门,对美丽缤纷而充满神秘的生命世界充满向往。由于四年级学生有-定的自主能力,可以到户外观察记录动物的庇护所。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科学记录的良好习惯。并在交流中,形成小组合作讨论的团队精神。通过认识各种动物的家,对各种家的建筑材料做了解,为后面理解动物对家的不同需要做铺垫,同时,也为最后设计鸟儿的家做知识准备。在寻访动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观察、描述的重要性,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问题:蚯蚓和蚂蚁同样生活在十里,但它们的家却不一样,为什么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而环境也影响生物的生存,渗透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