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地球、月球与太阳》单元 7.太阳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课题 7.太阳 课时 1
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及要求 9.2 地球绕地轴自转 3~4年级①观察并描述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长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及太阳的运动特征;知道太阳高度角及其变化规律 科学思维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探究实践 测量太阳高度角,发现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态度责任 意识到地球自转对时间影响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和太阳高度角;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测量太阳高度角。
教学 准备 教师:爱牛课件优化
学生:量角器、线(如:棉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探究太阳的影响。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猜谜语吧,记得举手抢答哦。老师待会叫最快举手的同学回答。 一个球, 圆溜溜, 夜里人人不见, 白天家家有。 说的没错,就是太阳。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角----太阳。谜语中还能调取学生头脑中关于太阳的已有知识。
二、 教学 过程 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表面温度约为5500℃,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这个温度可是很高很高的呢,把水烧开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把铁融化的温度是1500度左右。这样一对比,是不是感觉到了太阳的温度有多高了吧。 太阳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这么大。 因为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其位置的变化,人们称这样的天体为恒星。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白天在地球上唯一能看到的恒星。 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相对于银河系来讲,它就像是很小的一颗尘埃。 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光每秒钟的传播距离为30万千米。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光的速度是极快的,为了更好的感受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接下来,请你计算一下,此刻照在你身上的太阳光是什么时候发出来的? 500秒!约8分钟,这样的数据真实太让人惊讶了。 目前,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中,飞机是最快的了,拿时速是1000千米的飞机来对比,你能算出假如人类乘飞机去太阳那里,大概需要多久吗?如果换成宇航员乘坐的速度更快的火箭呢?火箭的时速达到了40000千米。 当我们计算过之后,能够得出坐飞机大约需要连续飞行17年;坐火箭的话大约要连续飞行5个月。 这样的数据不经让我们感叹太阳离我们真的是太远了。 我们知道太阳每时每刻都是改变自己的位置,比如: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的方向,傍晚在西方。初次之外,同学们还关注了太阳的哪些变化呢? 太阳的高度变了吗? 变了。 说的没错,太阳的高度也是变化的。 比如:早上和傍晚的高度比较低,中午的时候高度最高。但是怎样才能清楚地表述太阳的高度变化呢? 请大家思考。 用直尺能行吗? 不可以,说的没错,刚才的数据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那应该怎么表示太阳的高度呢 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 当我们(或者其他可以遮光的物体)站在太阳下的时候会产生影子。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我们把它命名为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角度越大说明太阳高度越高,角度越小说明太阳高度越低。 那具体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角呢?谁愿意尝试一下? 请学生代表到黑板上进行操作演示。 同学们,你觉得他们做的对吗?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吗? 老师在这里有一个友情提示: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红色为量角器的中心点,蓝色为常见的错误操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接下来,我们将分发材料,外出进行实际观测。 出发前,老师提醒大家: 轻声讨论、及时记录 任务分工,听从安排 多做几次,避免失败 完后观测,及时返回 观测后,请大家汇报你们观测的结果。有数据和其他小组差异较大的请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据作为对比,为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数据做好铺垫,感受宇宙的广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数据的理解记忆。 太阳的变化包括了很多方面,之前低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涉及了部分内容,本节课从高度入手,并应发思考,从而顺势推出“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操作上有一些易错点,要伺机给学生买下埋伏,让学生及时发现,自我发现,以便对相关知识点的深入剖析,切实理解,深刻记忆。 用实际观测来强化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吸收,但是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把问题中三个时间点都测出来,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这样既延展了课堂,又增加了学生的锻炼机会。
三、研讨小结 同学们,大家今天的收获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太阳的相关特征,太阳距离地球的长度以及可以告诉我们太阳高度的太阳高度角。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地完成了这节课,我感到非常高兴,谢谢大家!下课。
四、拓展 请大家利用几天学到的方法,测量上午9:00,中午12:00,下午3:00的太阳高度角,并把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思考这个问题: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有什么不同?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数据汇报和答案讨论。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小明和同学要测量太阳高度角,一定用到下列哪种器材( )。 A.手电筒 B.直尺 C.量角器 D.绳子 2.(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 A.太阳 B.电灯 C.蜡烛 D.月亮 3.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星球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火星 4.太阳是一颗( )星球,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 A.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 B.自身不能发光发热的气体 C.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 D.自身不能发光发热的固体 5.( )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水星 二、判断题 6.太阳在天空中位置是不动的( ) 7.太阳和月球是一样大的,所以我们看到它们是一样大的。( ) 8.阳光强烈时,不要直射太阳。( ) 9.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的多。( ) 10.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因为在天上看起来很小。( )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A 6.× 7.× 8.√ 9.√ 10.×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7.太阳 太阳是恒星 太阳距离地球1.5亿千米。 太阳的高度在不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八、课堂反思
太阳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对太阳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对于太阳发光发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生活经验,但仅仅是感性认识,没有理性的认识,也没有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探究过太阳。但是,通过平时的学习情况看,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非常高,再加上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初步具备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所以,学生学习的目标达成应该不成问题。 通过谜语导入,既可以点出太阳的特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太阳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概念。看图片了解到太阳与银河系的关系,看视频直接感受太阳的表面,知道恒星的概念。通过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通过计算,激发学生思考,并设计类似的题型锻炼学生关于大数的计算。同时学生对太阳系以及与宇宙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后在描述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