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
一、选择题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D.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如图是 年全球年均气温变化的统计图。据图能够得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些年的年均气温变高
B. 年后全球年均气温很长时间保持零度以下
C.全球年均气温变高可能与近些年化石燃料燃烧有关
D.这期间全球年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年份比较多
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而今却是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人类乱砍乱伐造成了平衡失调 D.地壳变迁造成的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色 来”以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指的是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通过②过程不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地球上碳会因为生物的消耗而逐渐减少
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硏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
B.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
C.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
D.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
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洛阳人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垃圾分类处理
由于人类活动,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升高,从而导致土壤沙漠化等严重后果。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
B.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C.工业污染和自然环境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D.人口急剧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D.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近年我国北方多次发生扬沙和沙尘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大气污染严重
C.植被遭到破坏 D.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B.煤、石油的过量燃烧对碳—氧平衡具有严重破坏作用
C.碳—氧平衡被破坏是导致酸雨多发的重要原因
D.植树造林、低碳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碳—氧平衡的破坏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了使市民们能吸入新鲜的空气,建设者们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建高层楼房,居住在高层 B.多种花草树木,扩大绿化面积
C.加大住房面积,扩大居住空间 D.增加美术作品,美化环境
以下措施和行为,我们应该反对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 B.焚烧秸秆 C.建设卫生厕所 D.利用清洁能源
月 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目前很多城市都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大大减少了机动车的使用,此举既便利了公众,最主要的是也可以减少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遇到雨水形成的
B.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被污染
C.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的
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保护森林
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
C.酸雨会引起水俣病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D.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有利于卫生防疫 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
二、简答题(共2题)
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
每年秋天,一些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焚烧、填湖、掩埋。请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环保部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判断哪种方式最好,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共1题)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增加城市中的绿地,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请回答问题:
(1)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如图 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水分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 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水分以 形式,由叶片中的 (结构)散失到环境中,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降低地表及空气温度。
(2) 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绿化类型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 所示。水泥地作为实验观测的 组。分析数据可知:三种绿化类型中降温效果最佳的是 类型。
(3) 对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9题)
1. 【答案】D
【解析】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并对污染物并回收和利用。故选D。
【知识点】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2. 【答案】C
【解析】根据图表, 年气温 , 年气温约为 , 年气温为 ,年均气温在零下的年份比较多,气温逐渐升高。 年到 年,气温始终保持在零度以下。气温变高可能与化石燃料燃烧无关,C错误。
【知识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 【答案】A
【知识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 【答案】C
【解析】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外界条件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平衡就被破坏了,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过于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掠夺式开发,乱砍滥伐,植被大量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的。
【知识点】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5. 【答案】C
【知识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6. 【答案】D
【知识点】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7.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关注城市环境
8.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岀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以及机动车的尾气等,加剧了温室效应。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如滥砍乱伐,破坏植被等,使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这些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分析可知,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和自然环境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知识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9. 【答案】C
【知识点】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10. 【答案】C
【解析】人们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大面积土地沙漠化,是直接导致扬沙和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选择C选项。
【知识点】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11. 【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岀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A正确;
煤、石油的过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碳—氧平衡,B正确;
破坏碳—氧平衡,容易产生温室效应,C错误;
缓解碳—氧平衡被破坏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等,D正确。
故选择C选项。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12. 【答案】B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的净化空气的作用,特别是森林,净化作用更加明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如: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绿色植物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所以,多植树造林可以使空气变得清新。
故选B。
【知识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13. 【答案】B
【知识点】关注农村环境
14. 【答案】A
【解析】人们认识到了污染的严重性,提高了保护环境意识,如目前很多城市都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大大减少了机动车的使用,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因此,此举既便利了公众也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知识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5. 【答案】D
【解析】A.燃烧含硫的燃料如煤等,会生成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后导致形成酸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正确;
B.近年来农药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B正确;
C.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因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含氮废气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C正确;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能引起地球表面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使得地球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加速,D错误。故选D。
【知识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6. 【答案】D
【解析】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知识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17. 【答案】C
【知识点】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18. 【答案】D
【解析】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裝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并对污染物并回收和利用。
故选D。
【知识点】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19. 【答案】C
【解析】树木是造纸的原材料之一,我国推行教材循环使用,这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故选择C选项。
【知识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二、简答题(共2题)
20. 【答案】如果不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大力倡导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日常中低碳生活;如纸张双面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汽车,随手关灯等。
【知识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1. 【答案】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掩埋。因为焚烧落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一系列有害的废气、烟雾,会造成大气污染;用来填湖,树叶在湖水中腐烂发酵,造成湖水污染。只有掩埋,落叶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并生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所以,最环保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将落叶掩埋。
【知识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三、综合题(共1题)
22. 【答案】
(1) 根;导管(输导组织);蒸腾;水蒸气(气体);气孔
(2) 对照;乔木—灌木—草(乔—灌—草)
(3) 增加绿化面积:垂直绿化
【解析】
(1)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茎中有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由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内,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通过这一作用,水分以水蒸气形式,由叶片中的气孔散失到环境中。
(2) 水泥地作为实验观测的对照组。分析数据可知:乔木—灌木—草降温幅度最大,三种绿化类型中降温效果最佳的是乔木—灌木—草类型。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气孔的结构、功能及开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