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05 10: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 和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 均具有可燃性
B. 和 均能与 反应
C. 和 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 和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用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是因为二者反应速率太快且浓盐酸易挥发,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入氯化氢
B.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能选用石灰石与稀硫酸作为原料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活性炭有吸附性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可吸收热量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二氧化碳有毒,人体不能吸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人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子旁边放一盆水
B.在用 还原 的实验中,尾气中 的含量很少,可以不必处理
C.某同学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他立刻打开电灯开关进行检查
D. 没有颜色和气味,民用煤气中常加有恶臭味的物质,是为了更好地防止煤气中毒
证明汽水中含有 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进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C.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扁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下列关于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因此可作装饰品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
D. 会造成温室效应, 无毒,可用于工业炼铁
向图所示装置中通入 气体,并在管口 处点燃,实验结束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可能是
A. B. C. D.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B.先变无色后变红
C.先变红后变紫 D.先变蓝后变紫
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与 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C. 可用于光合作用, 可用于人工降雨
D. 会造成温室效应,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制取
C. 收集 D. 验满
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 是同一种物质
B.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硬度小于金刚石
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 、 或二者的混合物
燃气热水器中的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 气体。下列有关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可用于冶炼金属
C. 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 中毒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 ,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 反应来实现
用“”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处的反应为
C.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金刚石、石墨和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相似 B.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属于同种物质 D.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二、综合题(共2题)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连接 、 装置时,应将 装置的导管 与 装置的导管 (填“”或“”)相连接。检验 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2) 将 、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3) 将 、 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用 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加热氧化铜前需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这是为了 。
(2) 在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在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点燃尾气的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实验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其目的是 。
三、计算题(共1题)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 的含量,取 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 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 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
(1) 产生 的质量为 。
(2) 计算该鸡蛋壳中 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
1. 【答案】D
【解析】A. 无可燃性;B. 与 不反应;C. 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几乎相等;D. 燃烧可生成 , 与 反应可生成 。
【知识点】专题:碳综合
2. 【答案】C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会使反应终止。
【知识点】气体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
3. 【答案】D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自然界也在大量消耗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的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低碳”行动只能减弱温室效应,不能消除。
【知识点】自然界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自然界的氧循环
4. 【答案】A
【解析】一氧化碳用于治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A错误;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是因为其有吸附性,B正确;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C正确;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D正确。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多种形态的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5. 【答案】D
【解析】从组成上来看,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碳能支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用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来制汽水;二氧化碳无毒,人们呼吸空气时,会吸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化学式书写及意义、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
6. 【答案】D
【解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A错;一氧化碳有毒,尾气不能直接排放,B错;一氧化碳有可燃性,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错。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7. 【答案】D
【解析】检验 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 。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
8.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9. 【答案】C
【解析】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作装饰品,也可用作钻探机的钻头、用来裁割玻璃;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作灭火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加剧了“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能燃烧,可用作燃料,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多种形态的碳
10. 【答案】B
【解析】 与 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二氧化碳和碱反应
11. 【答案】C
【解析】 能与水反应生成 , 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由于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加热后溶液又变回紫色。
【知识点】碳酸、指示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12.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其是否收集满,操作时要注意一定要放在集气瓶口。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
13. 【答案】C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4.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时间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一定要插入集气瓶底部。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检验、气密性的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收集
15. 【答案】D
【解析】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与 不是同一种物质,其硬度不小于金刚石,由于它是碳的单质,所以燃烧后可能生成 、 或二者的混合物。
【知识点】碳的充分燃烧、化合物、多种形态的碳、碳的不充分燃烧
16. 【答案】D
【解析】 气体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A正确;
具有还原性,可将某些金属从其含氧化物的矿石中还原出来,B正确;
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C正确;
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 中毒,D错误。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17. 【答案】D
【解析】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A正确。
碳、一氧化碳、天然气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以用作燃料,B正确。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题中三个反应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题中反应的生成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C正确。
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些反应都不需通过与 反应来实现,D错误。
【知识点】专题:碳综合
18. 【答案】B
【解析】 还原氧化铁生成单质铁和 ,故A、C正确。尾气中含有未反应的 气体,用点燃法处理后排放,防止污染空气,故D正确。 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B错误。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二氧化碳的检验
19. 【答案】B
【解析】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书写档案文件时常用碳素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知识点】化学性质
20. 【答案】D
【解析】碳的几种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各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知识点】碳的充分燃烧、多种形态的碳
二、综合题(共2题)
21. 【答案】
(1) ;燃着的木条靠近 瓶 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 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3)
(4) 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检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和碱反应、酸和指示剂
22. 【答案】
(1) 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
(2) 黑色物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导管口出现蓝色火焰;除去未反应的 ,防止污染空气;
(4) 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检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金属和氧气反应、防爆炸、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三、计算题(共1题)
23. 【答案】
(1)
(2)
【解析】
(1) 与 反应生成 、 和 ,生成的 逸散到空气中,烧杯中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 的质量。故 的质量为 。
(2) 根据 的质量求出 的质量,进而计算出 的质量分数即可。
设该鸡蛋壳中 的质量为 。
鸡蛋壳中 的质量分数 。
答:该鸡蛋壳中 的质量为 。
【知识点】物质纯度计算、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碳酸钙和酸的反应、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