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5 10: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师 说
写作背景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的风气,贵族子弟无论学业怎样,都有官可做,士大夫阶层以从师为耻,这种风气严重破坏了从师之道。
到了唐朝时候,人们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愈加浓厚。
韩愈写此文,目的在于抨击时弊,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
写作背景
一、知人论世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苏一欧一柳,曾王韩
 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诸子、史传散文,
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章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体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以看作提倡古文的宣言。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

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
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夜半钟。
历史是一场浩荡的风,纵来往千年,亦有止息的一日。岁月缓缓流过,山河迤逦,让人难辨春秋。多少情事,多少聚散,如落花不言、江流不尽,到底心意难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果能省略爱恨悲喜,也不管前世今生,该多好。他也不是纳兰容若,只是闾巷深处一位平凡的男子,与一名旧式女子,清淡相守,水远山长。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赵朴初《访韩文公祠口占》
韩山 韩水 韩渠 昌黎路 昌黎学校
——潮州
韩愈为潮州百姓做的四件事: 1. 解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2. 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3. 兴办学校,开发;
4. 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补充资料: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即申说事理
《捕蛇者说》 偏重叙事
《爱莲说》 偏重抒情
《马说》 偏重说理
“说”:解说……的道理
解 题
句读 ( ) 或不焉 ( ) 经传( )
近谀 ( ) 老聃 ( ) 传道( )
李蟠 ( ) 苌弘 ( ) 无少( )
择师而教之 ( ) 不耻相师( )
dòu
fǒu
zhuàn

dān
chuán
pán
cháng
shào
jiāo
xiāng
四、诵读感悟——听读正音
正字音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通授,传授
承接连词
疑问代词,谁
转折连词
代词,疑难问题
求学的人
用来……
疑难
介词,在
介词,比
跟随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发语词
岂,难道,“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哪用得着……呢”
助,取独
因此,所以
存在的地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呢?
(3)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4)从师学习的标准是什么?
自主探究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教师的职责?
3.阐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一自然段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
传道受业解惑(正面)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反面)
择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从三个角度阐释
为师的作用
理解性默写检测
(1)《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2)《师说》一文明确指出从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 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致。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问题探究
(1)第二段提出分论点是什么?
(2)本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为了证明分论点,批判“耻学于师”的现象,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论证?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从师的风尚
超出(一般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尚且,还
顺承连词
低于
……的原因
揣度语气副词,大概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对于
以…为耻
指示代词,那些
代词,指书
指示代词,那些
宾前,不知句读,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通否
形作名,小(大)的方面
(2)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对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大遗
未见其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这些
以…为耻
拜别人为师
这类人
名词作状语,成群
不屑与之同列

助,取独
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欤:不是吗?表反问,难道不值得奇怪吗?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通过3个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大遗
未见其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固定的老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这类人
不一定
超过
懂得道理
代词,此
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孔子事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证明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孔子语录
说明谁可为师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普遍
音节助词,不译
介词,被
介词,向
目的连词,来
赠送
代词
思考题:
1、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2、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那些句子(词语)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
3、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中心论点
2、师的作用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
2、自己与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道理
反面、对比论证
正面、事例论证
(纵比)
(自比)
(横比)
文章结构:
1、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从师
今之众人——耻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其智乃
反不及
通过三组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圣益圣
愚益愚
小学大遗
未见其明
论证方法
3、引用论证
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说明从师学习的原则。
2、举例论证
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例说明从师的必要性。
论证方法
课堂小结
全文通过对从师问题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韩愈《师说》一文不仅是写给李蟠的,也是写给时代、写给社会、写给自己、写给我们的。他所讲的从师的道理,不是说给李蟠一个人听的,也是说给整个时代的人听的。古语说的好: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1.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老师”讲)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专门技艺人”讲)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1
1.吾师道也
“师道”,动宾关系(作“学习”讲)
2.吾从而师之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作动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2
“师”
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和“而”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表顺承。
今义:表结果、目的连词。
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古今异义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之”
1.择师而教之
(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他”“他们”)
2.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同一关系,相当于“这”)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之”
2.作助词,有五种情况
1.古之学者,必有师。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3.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的标志)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音节助词,无意义)
5.蚓无爪牙之利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之”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作动词,“到”、“往”)
“焉”
一.代词
1. 相当于“之”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尚且跟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
2.哪里,怎么。
①末知生,焉知死(《论语》)
译:生都还不知道,怎么知道死?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译:杀鸡怎么要用杀牛的刀呢?
“焉”
二.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译:多个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堆土成为高山,风雨自然会从这里兴起。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士石?(《愚公移山》)
译:并且将士石放在哪里呢?
“焉”
三.助词
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问。(《赤壁赋》)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生气,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2.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译:等到燕子丹用派遣荆卿刺杀秦王作为
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一根羽毛不能举起,是因为不肯用力。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问。(《赤壁赋》)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生气,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
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其”
1、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2、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其”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1.表猜测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2.表反问
其可怪也欤(加强反问语气)
2.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韩愈在《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们。
(4)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高考衔接——理解性名句默写
(5)《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6)韩愈在《师说》中表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高考衔接——理解性名句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