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
英雄人物,邱少云和黄继光就是其中的杰出
代表。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严守纪
律,任凭大火烧身,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
吞噬,壮烈牺牲;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
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
自己英勇牺牲。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魏巍写的一篇关于
志愿军战士的通讯,去深入了解这群“最可
爱的人”的精神品格。
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志愿军战士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学习目标
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
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
毕业于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
学,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代表作有
长诗《黎明的风景》,长篇小说《东
方》《地球的红飘带》,通讯集《谁
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其中《东方》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
学奖,并于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
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作者简介
通讯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
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主题通讯、旅游通讯;
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文体知识
军隅里(yú) 摁(èn)
掰断(bāi) 迸裂(bèng)
犁耙(pá) 塞苹果(sāi)
字音字形
①豁(huò)亮:宽敞明亮。
②什(shí)物: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③坚韧:坚固有韧性。本文指坚强不屈。
④淳朴:诚实朴素。
⑤谦逊(xùn):谦虚恭谨。
词语释义
文中具体叙述了志愿军战士的哪些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整体把握
典型事例 精神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儿童
防空洞谈话
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选用三个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15):联系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说明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整体把握
第1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了什么作用?
抒情、议论。
写作者在朝鲜的具体感受,点题并引出下文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3)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
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所受感动之深,影响之长,使得文章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
合作探究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第2段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呼应题目,点明主题。
合作探究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这句话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议论、抒情,排比,概括并高度赞美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面貌,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并总领后面三个事例。
合作探究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第4段就一句话,它有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总叙战士们的高贵品质过渡到具体叙述三件感人的典型事例。
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4-14)
松骨峰战斗
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的特点。
壮烈。
合作探究
将第5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第一层:从开头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第二层:从“敌人为了逃命”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第三层:从“……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到段尾。
按战前、战中、战后划分层次。
合作探究
第5段主要描写了哪两个场面?有什么作用?
一个是直接叙述描写战斗搏杀的场面;另一个是引述营长的话,间接描写战后阵地上壮烈的场景。
两个场面集中表现出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出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赏析:“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排比修辞,动作描写,“摔、扑、抱、
掐、摁、握、衔”等动词具体、形象生动
地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
壮情形,表现了战士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合作探究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
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
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
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第8
段这几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
用呼告、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抒发对战士们的赞美之情
和为祖国自豪的感情!
合作探究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第9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对比,“狠”和“爱”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深情赞美了战士们的高尚品质。
结构上承上启下。对敌人狠承接上文,对朝鲜人民的爱开启下文。
合作探究
火中救儿童
赏析:“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外貌描写,比喻修辞,把他比作红高粱,生动地表现了马玉祥淳朴可爱的形象特点,为他冒死救人的情节做铺垫。
合作探究
第11段描写马玉祥火中救儿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满屋子灰洞洞的”等语句,渲染危险的气氛,烘托人物奋不顾身的精神和对朝鲜人民的爱。
(2)语言、心理描写:“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等语句,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对朝鲜人民的爱和深切的同情。
合作探究
(3)动作描写:“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战士马玉祥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合作探究
防空洞谈话
阅读第13段“防空洞谈话”,概括防
空洞战士对作者“三问”的“三答”
内容。说说战士的三个回答表现了他
哪些思想品格。
一问:“你不觉得苦吗?”
一答:为了人民的安宁幸福。
——高尚的苦乐观
二问:“你想不想祖国啊?”
二答:想,但要完成祖国人民的嘱托。
——高度的责任感
合作探究
三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
三答: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崇高的荣誉感
合作探究
结尾作者为什么连用六个“当……的时候”列举许多和平生活场景?作者为什么用第二人称来叙述?
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把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在朝鲜奋不顾身杀敌联系起来,强调我们的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增强了语言气势。
运用第二人称的角度叙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
合作探究
第三部分(15)
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文题,总结全文;
内容上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合作探究
文中三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删掉其中一个?
三个事例共同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
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松骨峰战斗
主要反映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和英勇
杀敌的气概;火中救儿童主要反映志愿
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
话主要反映志愿军战士强烈的爱国主义
感情。三个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
的完整形象。所以不能删掉任何一个。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篇通讯通过叙述志愿军战士的三个典型事例,歌颂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热情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
(2)记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
(3)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写作特色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当年的革命烈
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中华民族正
在奋进中崛起,我们仍然要记得志愿军战士
们的付出和牺牲,记得这些“最可爱的人”,
并且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
精神,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小结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松骨峰战斗—意志—英雄主义
典型事例 火中救儿童—品质—国际主义
防空洞谈话—气质胸怀—爱国主义
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
板书设计
最可爱
爱国名言积累。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
拓展延伸
1、将正确的词语选项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__________,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__________,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__________,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__________!
A.淳朴和谦逊 B.坚韧和刚强
C.美丽和宽广 D.纯洁和高尚
D
课堂检测
B
A
C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日夜夜里,
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 ( )
(2)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
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 )
(3)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胸膛儿,高
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
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 )
(4)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
士,第一流的人!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
人民的优秀之花! ( )
记叙
说明
描写
抒情
课堂检测
3、“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课堂检测
4、文中三个事例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
不能。志愿军出国作战,首要的使命是打击侵略者,“松骨峰战斗”理应放在首位。狠狠打击敌人是因为同情热爱朝鲜人民,“火中救儿童”是这层意义更直接的体现,应紧随其后,放在第二位。两个事例,一恨一爱,深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防空洞谈话”的事例中揭示出来,最后这个事例是更深层的展开。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