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号》 教案(表格式)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法国号》 教案(表格式)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05 11: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音版第一册第七课
《法国号》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根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指导,音乐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围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优化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等艺术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聆听与表达的能力,通过反复的聆听,能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对音乐产生兴趣。
趣味唱游是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趣味唱游是以歌唱为主,融合演奏、声势、律动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有趣的唱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一年级课堂上,我尽可能的通过多种趣味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听觉、动觉、视觉、触觉等,引导学生多感官地体验音乐,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更深层的去感受音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通过学习《法国号》,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三拍子的律动感,并通过歌声、律动、小乐器演奏,自信地表达自己做个“小小音乐家”对法国号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法国号,用富有弹性及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
2.通过学唱歌曲《法国号》,感受三拍子的律动感,让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的美感,增强对音乐的兴趣。
3.用歌声自信地、亲切地向人们表达“小小音乐家”对法国号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喜爱并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三、教学分析
《法国号》是一首法国民歌,F大调,拍,复乐段结构。歌曲的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起句,并由级进平稳的旋律接下去,弹性与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译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形式,用夸赞的口气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歌曲简单易学,富有旋律感,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与表演。
本次的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孩子,她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是识字不多,在识字认谱上比较薄弱,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等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普遍在听觉的细节上有所欠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聆听、体验、对比、律动等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探索、合作中更好的感知音乐、参与音乐活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难点: 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钢琴、碰钟、沙锤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 设 情 境 视 频 导 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视频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前,老师先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同学们请看。” (播放法国号演奏视频片段) “有些同学认识,有些同学不太认识,那么让老师来介绍下它吧” “这是法国号,又称圆号,这是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这里是它的号嘴,这是它的喇叭口......” 师生问好 学生回答 学生会的请学生回答,学生不会的老师再总结介绍。 大部分一年级孩子对法国号这个乐器并不了解,直接通过短视频欣赏法国号的演奏片段,拓展学生对乐器的了解,直接介绍进入主题。 初步接触歌曲旋律及节奏,为歌曲教学铺垫。
二 初 听 感 受 深 入 情 境 深 入 体 验 1.初听答疑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位新朋友带来的歌曲——《法国号》。 ” “法国号小朋友出了道题来考考同学们,这里有滴答答、嗡巴巴和蹦嚓嚓,三种声音,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里法国号发出怎样的声音?” 学生第1次聆听歌曲,争前恐后的举手回答:“嗡巴巴” 一年级的学生,问题设计指向性较明显,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及聆听。更好的调动学生专心的聆听积极性。
2.听辨强弱,学习三拍子 “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敏!不行,这题太简单了,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请听老师唱的“嗡巴巴”有什么特点?” 教师用夸张的强弱弱的力度声音演唱“嗡巴巴”。 “同学们听的真仔细,老师的第一个音比较强,后面两个音会比较弱,其实这也是三拍子特点,强弱弱。跟老师一起来。” 教师打拍子带读“嗡巴巴”。 “让我们伸出我们的小手,跟着歌曲,再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找强弱(大声、小声)特点。 学生打拍子感受“嗡巴巴”强弱弱的律动。 学生第2次聆听歌曲并根据强弱弱的律动感,感受打拍子。 1.有效的评价语言,更能提高学生后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从肢体和听觉上双重感受强弱弱的律动规律并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
3.趣味挑战一 朗读模仿秀 “其实三拍子也经常用在舞曲当中,法国号小朋友刚刚看我们回答的那么机智,正想邀请我们去参加他的小舞会呢,不过在参加舞会前请先完成它的小挑战!” 第一个小挑战,朗读模仿秀。 请跟我一起有节奏的带强弱的朗读歌词。 “同学们朗读模仿的真像,强弱弱的力度控制真明显。” 学生有节奏带强弱的朗读歌词。 通过模仿,让学生从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深入体验强弱弱力度变化。
4.趣味挑战二 律动模仿秀 “现在我要提高难度了,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加进一些律动的动作吧。” 先慢速,再跟音乐原速(稍快)。 “让我们跟着法国号小朋友轻快的步伐,一起来跳舞吧!” “哎呦,法国号小朋友发现我们的小朋友好像有些跟不上他的步伐哦,再来一次,加油!” 学生跟老师加上律动动作,慢速跟跳,再提高难度,用原速跟跳。 再次跟跳巩固。 让学生肢体律动配合感受音乐,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使学生手、口、脑并用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感。
三 乐 于 参 与 “法国号小朋友见到我们同学优美的舞姿,实在是太开心了,好想邀请我们的同学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这首歌曲吧。请同学们唱嗡巴巴,老师来唱后面的部分。” 1.师生接龙、生生接龙 发现问题,及时用钢琴带唱或对比聆听去引导学生正确的演唱。 学生分小组,在老师的指挥手势下,小组接龙唱。 2.针对性表扬教学 根据学生的演唱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几个方面展开有效评价。教师的语言要注意有引导性。 学生接龙唱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重复唱,重难点、易错部分。 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前面的环节,对歌曲有大致的熟悉,后面的学唱环节,通过师生接龙、生生接龙发现问题,及时用钢琴带唱或对比聆听去引导学生正确的演唱。
“同学们,演唱的真不错!法国号小朋友委托老师来抽查下同学们啦!” 1.抽小组检验 2.抽单人演唱 抽查的小组、单人,演唱歌曲。 学完直接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贯彻“教、学、评”一体化指导思想,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注意引导学生有弹性的演唱并加上律动,用富有弹性及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 感受音乐旋律,加上律动,演唱巩固。 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从集体到个人,每个环节层层递进,通过不断的旋律感、律动感巩固,熟悉歌曲。
四 趣 味 拓 展 尝试用打击乐伴奏
“欣赏到我们小朋友这么精彩的表演,法国号小朋友实在是太自豪了,它又请来了它的另外两位好朋友来为我们伴奏,你们看。” 1.简介小乐器碰铃、沙锤及其伴奏方法,回归“强弱弱”的知识点。 2.引导学生在歌曲合适的地方,配上小乐器。 3.分角色、分组进行表演、展示。 学生加上小乐器与富有弹性及连贯舒展的声音表演唱《法国号》。 通过学唱歌曲和加上小乐器,使学生都有自信心的参与到音乐中,并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五 课 堂 小 结 法国号小朋友和它的小伙伴们,今天非常开心跟同学们度过了一节充满欢乐的音乐课,同学们不仅观察仔细,聆听的也非常认真,表演得更精彩!法国号小朋友说,它回去要告诉其他的好朋友,让它们下次也来参加我们音乐课。 这本绘本《一起来听音乐会》推荐给同学们,这里面介绍了许多西洋乐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借阅哦! 期待同学们下次更精彩的演唱哦,同学们再见! 学生收心聆听 有序地离开教室。 前后 呼应,深入情景。 推荐绘本,引导学生自行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