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5 21: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笔记区】
【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27—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诸侯混战,孟子像孔子一样,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并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都没有成功。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
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见《公孙丑下》)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尊称“亚圣”,并称“孔孟”。他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政治主张。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是记录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著作,共7篇,261章,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长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其三,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孟子〉二章》基本反映了以上特色。《鱼我所欲也》形象地阐述了如何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人要有“浩然之气”,认为它“至大至刚”,必“配义与道”,“集义所在”。孟子的这些思想至今仍滋养着我们。
【写作背景】
如前所述,战国中期,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而孟子学成之后,游说诸侯,所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被认为脱离了客观实际。因此其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于是退居讲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阅读指要】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形象地阐述了如何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主要观点是: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第一段首先用鱼和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的问题。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全篇的中心论点。接着孟子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其一,以“生亦我所欲”和“死亦我所恶”这两组句子先正面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以“如使……”和“使……”这两个假设复句作反面论证。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在两个“由是”推理的基础 上得出结论:“非独……贤者能勿丧耳。”以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观点。通过以上论证,“舍生取义”这个中心论点就确立了。
第一段是严密的逻辑推理,第二段则是用事实论证。先以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放置)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让……吃)之。有饿者,蒙袂(袖子)辑屦(鞋子),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这位饥饿的人认为当面忍受别人的侮辱比死亡更令人厌恶,这正是孟子所说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作者列举了另一种人,他们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处于困境的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不辨别礼义就接受万钟俸禄。接着严正批判了这种不义的行为: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现在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本性。于是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不是可以罢休了吗?以上也是一正一反,得出“此之谓失其本心”的结论。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就是从这一理论出发,来论述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鱼我所欲也》中两段的结句都表达了这一观点。首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中的“是心”即指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此心“人皆有之”表明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主张。文末“此之谓失其本心”,其中的“本心”也是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同样表达了“性善”的主张。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语言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艺术手法】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论语〉六则》最显著,《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深刻有力;
(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先纵后擒;
(3)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
(4)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
【译文】
鱼我所欲也
孟子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假若两者不能同时具有,便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固然是我所需要的,义也是我所需要的,假若两者不能同时具有,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生命固然是我所需要的,但是我所需要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因此,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固然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因此,有的祸患也就不躲避。假使人们喜欢的东西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哪能不使用呢?假使人们所讨厌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死亡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祸的方法哪能不照做呢?按照这个办法行事就能生存,然而却有人不肯采用这个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行事就能借此避祸,然而却有人不肯照这样做。因此(可知)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人们所厌恶的也有比死亡更可憎恶的东西。不仅仅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想法,(其实)人人都有,只不过贤明的人能保持(这种想法)不丧失罢了。
一筐米饭,一碗带汤的菜,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吆喝着(侮辱人的态度)给人吃,即使是过路的饥饿之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不礼貌地用脚拨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接受。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些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难道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吗?从前为了义宁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华美的住宅而接受了;从前为了义宁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义宁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作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例题一】
《鱼我所欲也》第一段:
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参考答案】1.欲:想要,喜欢。所欲:想要的东西,构成名词性短语。以下所字结构用法同此。可得:能够,同义词复用。兼:动词,同时具有。舍:放开,放弃。者也:语气词复用,重点在最末字“也”上,表陈述语气。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参考答案】2.亦:固,本来。生:生命。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参考答案】3.甚于:超过,胜过。故:所以。苟得,苟且求得,不当得而得。
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参考答案】4.患:祸患,名词。辟,通“避”,躲避,逃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参考答案】5.如使:假使,两个假设连词同义复用。莫:没有什么,无定代词。甚于生:此生命更重要。凡:凡是。可:可以。以:凭借,用来。得生者,保全生命的做法。何:哪里,怎么。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参考答案】6.为:做。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参考答案】7.由是:根据这个道理,按照这个办法。生:有办法求生,就能活命。而:但,却。有不用:有人不采用这个做法。可以:可以借此来。辟患:躲避灾祸。而:却。有不为:有人不这样做。
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参考答案】8.是故:因此,所以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参考答案】9.非独:不仅仅。是:这,指示代词。丧:丧失。耳:罢了。
第二段:
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参考答案】10.一箪食、一豆羹:表示很少的一点食物。箪,古代用竹或苇制成的容器,多用来盛饭。豆,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弗:不,否定副词。
11.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参考答案】11.嘑(hū)尔:同“呼尔”,吆喝的样子。与:给与。蹴(cù)尔:用脚踢的样子。乞人:乞讨的人。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1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参考答案】12.万钟:万钟俸禄。钟,古代容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万钟指很高的俸禄。辩,通“辨”,辨别。受:接受。加:增益,益处。焉:语气助词,不译。
1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参考答案】13.为:为了,介词。奉:侍奉。穷:处于困境。乏:缺少财物。得:通“德”,感谢恩惠,名词用作动词。与,通“欤”,表疑问句末语气词。
1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参考答案】14.乡:通“向”,从前,过去。为:为了,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义”。下几句同此。身:自己,自身。三个“为”:前两个介词,为了。后一个动词,做,接受。
15.是亦不可以已乎?
【参考答案】15.是:这些(做法),指示代词。可以:同现代汉语。已:停止。
16.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答案】16.此之谓:这就叫作。本心,本性,天良。
【例题二】
【句式特点辨别】
1.鱼,我所欲也。
【参考答案】1.判断句。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参考答案】2.甚于升,介词短语后置。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参考答案】3.与,通“欤”,表疑问句末语气词。此句为反问句。
4.敢问夫子恶乎长?
【参考答案】4.介宾短语后置句。乎:同“于”,介词,在。
5.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参考答案】5.此句由两个判断句组成,前为肯定句,后为否定句。
【积累运用】
1.孟子,名 字 , 时期 人,是继 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课文选自《 》,其中包含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 、 。
【参考答案】1.轲 子舆 战国 邹 孔子 儒 孟子 舍生取义 揠苗助长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加以解释。
A.故患有所不辟也 ( )
B.乡为身死而不受 ( )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为之 ( )
【参考答案】2.A.辟,同“避”,躲避 B.乡,同“向”,从前,过去
C.得,同“德”,感谢恩德,用作动词 D.辩,同“辨”,辨别
3.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A.得:①二者不可得兼 ( ) ②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
B.使:①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 ②晏子使楚 ( )
C.与:①嘑尔而与之 ( )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D.恶:①所恶有甚于死者 ( ) ②敢问夫子恶乎长 ( )
③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
E.穷:①穷则独善其身 ( )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③欲穷其林 ( )
【参考答案】
3.A.①可能,能愿动词 ②得到,动词 B.①假使,连词 ②出使,动词
C.①给与,动词 ②同“欤”,表疑问句句末语气词
D.①讨厌,不喜欢,动词 ②哪方面,哪个,疑问代词 ③怎么,疑问代词
E.①不得志 ②困窘,处于困境 ③穷尽
4.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嘑尔而与之 ②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③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④行道之人弗受
⑤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⑥以其外之也 ⑦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⑧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已 ⑨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⑩是人之所恶也
A.①③⑤⑥∕②⑦⑨⑩∕④⑧ B.①③⑤∕②⑦⑧⑨⑩∕④⑥
C.①③⑤⑥∕⑦⑧⑨∕②④⑩ D.①③⑤∕②⑨⑩∕④⑥⑦⑧
【参考答案】4.A (代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例题三】
【思考探究】
1.孟子是怎样看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的?这对我们有什么教益?
【提示】1.参见“阅读指要”。
2.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表现了浩然正气,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4.例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严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都能体现浩然正气。
【习题一】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性 。
【参考答案】1.《鱼我所欲也》 儒家 仁政 本善
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贤者能勿丧耳(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参考答案】2.(1)祸患,灾难;(2)不丢掉;(3)益处;(4)感激。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1)乡为生死而不受(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故患有所不辟也 ( )
【参考答案】
3.(1)“乡”通“向”;从前。(2)“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3)“辩”通“辨”;辨别。(4)“辟”通“避”;躲避。
4.翻译下面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参考答案】
4.(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5.“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5.“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习题二】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②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冬傅之,众楚人咻③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④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①戴不胜:人名,宋国大臣。 ②明:明白地。 ③咻(xiū):喧哗干扰。
④庄岳:齐国的街里名。庄,街名;岳,里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则使齐人傅诸 ( ) ②众楚人咻之 ( )
③虽日挞而求其楚 ( ) 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 ( )
【参考答案】1.①之乎,兼词 ②喧哗 ③即使 ④带着,领着
2.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虽日挞而求其齐也 B.一齐人傅之
C.虽日挞而求其楚 D.虽日挞而求其楚
【参考答案】2.C (名词用作状语,其余三项皆是名词用作动词)
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 ( ) ②欲其子之齐语也 ( )
③使齐人傅之 ( ) 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 ( )
【参考答案】3.①动词,向,往,到。 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代词,他 ④助词,的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②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
【参考答案】4.①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重点词语:傅、咻、虽、日、齐)
②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宾语前置句:“谁与”即“与谁”。薛居州:像薛居州那样的人。)
5.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说理的?试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5.①类比论证。作者以楚大夫让他的儿子学习齐语的情况,用来类比国君向善的道理。 ②对比论证。将“虽日挞而求其齐,不可得矣”与“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对比;将“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与“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对比。
6.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写出一个与此相近意思的成语或一句名言。
【参考答案】6.要想使国君向善,做好事,就必须使他身边的人都是向善、做好事的人。说明环境对改造人的重要性。与此类近的成语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孟母三迁”等。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7.文中所讲述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也比比皆是,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7.比如学习外语的问题,语言环境极为重要,这是凡有过学习外语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的。以至于有“英语角”、“英语周”的出现和“出国大串连”现象的产生。
再如交友问题、学习环境问题、社会氛围问题等,都可举例说明。
【参考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地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把他带到齐国的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单单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复习任务
【乡试】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论梁元帝读书
(清)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①之区区者乎?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
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注】①取青妃白:比喻卖弄文字技巧。
1.作者认为梁元帝读书存在的问题有:① ;②

【参考答案】1.①片面追求形式 ②沉溺于书籍而置国事家事于不顾。
2.文中所指读书的目的是 和 。
【参考答案】2.辨其大义(修身治人),察其微言。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元帝失去江山,怪罪于读书是错误的,他的灭亡并不是读书的过错。
B.沉溺于读书而正义得不到弘扬,失去巩固政权的机会,这样的读书就是玩物丧志。
C.读书破万卷是指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D.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志向游移不定,最大的害处就是浪费读书人的时间和生命。
【参考答案】3.B
4.在下面空格处选择恰当的项。
从全文看,文章采用了 结构方式,使论述更 。
A.并列式 B.层进式 C.对比式 D.鲜明
E.清晰 F.深入
【参考答案】4.B F
5.文中所提的观点到今天还有其现实意义,请概述。
【参考答案】
5.面对书籍海洋要辨别挑选,不要沉溺迷失在书籍的“精神鸦片”和“网上海洛因”中;读书要能学以致用,要有益于我们在生活中立身为人,有益于社会。
【参考译文】
江陵沦陷,元帝烧掉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焚书,他回答说:“我读书万卷,还落得今天的下场,所以把书烧了。”有厌恶元帝不悔恨自己治国不仁,而归罪于读书的人说:“书哪里对不起元帝呢?”这不是懂得读书的人所说的言论。元帝自取灭亡,固然不是因为读书的缘故,而也未尝不是因为读书所导致的。拿元帝所著述的文章来看,收集华丽的史料典故,用来夸耀自己的博学,认为自己是读破万卷书,才有今日的成就。而当时,元帝被叛贼挟持,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而元帝早晚苦读,乐此不疲,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那和沉迷于赌博,喝酒,美色,又有什么不同呢?人心一有沉迷依赖,则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禁锢志气,只有咬文嚼字专在文字上下功夫,得到了小知识而遗忘了大道理,被文章典故迷惑而遗漏了隐微却又寓含精义的言论,这就是“大惑不解”者的借口,况且百家小道,就像青色白色相配的绘画小技巧,小小的文字技巧,对国家人民毫无帮助。
那么应该怎么读书呢?明白人生的大道理,以确立修己治人的本体,观察隐微精义的言论,以之达到善于精通事理,心领神会的地步,而将之付诸实用。善于读书而有心得,又能以书导正的人很少……
所以孔子曰:“我十五岁立志向学”,心志坚定学问才能精进,没听过胸无大志而以学为志的。以求学游移心志,异常邪恶的学说,粗俗的传说,放荡散漫的小聪明,严重的会腐蚀人心,小则浪费时间,元帝对其所作所为至死都不觉悟啊!哪里能不归罪涉猎了万卷的书籍呢?一般的学者,却效法其卑陋,怎么可以不加以警惕呢?
【会试】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 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①,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②之心。非所以内交③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④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⑤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⑥,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 ②怵惕:惊惧。侧隐:同情。 ③内交:即结交,内,同“纳”。
④要(yà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 ⑤贼:害,伤害。 ⑥然:同“燃”。
1.在行间空白处解释加点的词。
【参考答案】
1.乍:突然。2.孺子:小孩。3.然:这样。4.犹:像。5.充:扩充。6.事:侍奉。
2.翻译句子。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并,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②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参考答案】
2.①现在有人突然看到小孩将要落入井中,都有惊惧同情的心。(关键:乍,孺子)
②如果能扩充这种善心,足以用它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这种善心,则不足以用它侍奉父母。(关键:苟,保,事)
3.本文中心论点是 。
【参考答案】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4.划线句运用了 的论证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参考答案】
4.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地证明了人的善的本性是可以推及他人的,从而论证了君王是可以施行仁政的。
5.比较(《〈孟子〉二章》)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语言修辞上的主要相同点。
文 章 相同修辞方法 举 例 效 果
《〈孟子〉二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参考答案】
文 章 相同修辞方法 举 例 效 果
《〈孟子〉二章》 排比 乡为生死而不受……为之。 语言有气势,强调失“义”的行为应停止。
对比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突出了舍生取义的高尚。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排比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语言有气势,强调人皆有善心。
对比 苟能充之……事父母。 突出了行“仁政”的重要性。
6.比较(《〈孟子〉二章》)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论证手法上的主要相同点。
文 章 相同论证手法及举例1 相同论证手法及举例2
《〈孟子〉二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参考答案】
文 章 相同论证手法及举例1 相同论证手法及举例2
《〈孟子〉二章》 比喻论证 以舍鱼取熊掌比舍生取义;以养苗比养浩然之气。 对比论证 生于义比;死与不义比;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比。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人有四体比人有四端;以火燃而扩大比人之善而扩及他人。 苟能充之……;苟不充之……。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奇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