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5 21: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
【笔记区】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
1. 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2.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使:派遣,派出。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战国的一个小国,即现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3. 易:交换。
4. 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5. 加惠:给予恩惠。
6. 虽然:即使这样。虽,即使。然,这样。
7. 弗:不。
8. 说:通“悦”,高兴、愉快。
9. 谓:告诉。
10. 欲:想。以:用,用作介词。
11. 秦灭韩亡魏:秦灭韩国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灭魏国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12. 之:的。
13.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错意,置意。错通“措”,安放,安置。
14. 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广,扩充。
15. 逆:违背。
16. 非若是也:不是这样的。非,不是。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
17. 直:只,仅仅。
18. 怫(fú)然:盛怒的样子。
19. 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20.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21. 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抢,撞。徒,光着。跣,赤。
22.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23. 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4.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专诸,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想杀王僚自立就使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王僚。“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自然现象,把这些现象同人事联系起来是古代迷信的说法。
25. 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聂政,战国时韩国人。韩傀,是韩国的相国。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请聂政去把韩傀刺杀了。
26.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光杀死王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去把他杀了。仓,通“苍”,灰白色。
27. 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28. 与臣而将(jiāng)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29. 若:如果。必:将要。怒:发怒,动词。
30. 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31. 是:这样,代词
32. 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
33. 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谢,道歉。
34. 谕:明白,懂得。
35. 以:凭借。存:幸存。者:的原因。
36. 徒:只。以:因为。
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 作者: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谷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2. 作品:这是一篇散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课文分析
1.主旨:
《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唐雎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2.内容梳理:
全文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这是斗争的结局。
三、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安放
轻寡人与 “与”通“欤”,语气词“吗”
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青色
寡人谕矣 “谕”同“喻”,明白,懂得
2. 古今异义
唐雎不辱使命 古:使,初使;命,任务; 今:重大的任务
安陵君其许寡人 古:答应; 今:允许
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虽,即使;然,这样、如此; 今:转折连词
非若是也 古:这样,如此; 今:判断动词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古:发语词,在句首表示 今:常用语夫人、丈夫、大 将发议论; 夫等。
岂直五百里哉 古:只,只是; 今:不弯曲
休祲降于天 古:吉祥; 今:休息
长跪而谢之曰 古:道歉; 今:感谢
徒以有先生 古:只,只是; 今:徒弟
3. 词类活用
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
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
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伏尸百万 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且秦灭韩亡魏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4. 一词多义
使 动词,派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动词,出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怒 动词,生气,愤怒 秦王怫然怒
名词,愤怒 怀怒未发
徒 动词,光着 亦免冠徒跣
副词,只,仅仅 徒以有先生也
夫 名词,成年男子 此庸夫之怒也
发语词,无实义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以 介词,用、把 寡人欲以五百里易安陵
介词,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介词,因为 以君为长者
亦 副词,表强调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副词,不过 亦免冠徒跣
5.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非若是也。
倒装句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休祲降于天(状语后置)
【例题一】
(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秦王怫然怒( ) ⑵以头抢地耳( ) ⑶亦免冠徒跣( )
⑷聂政之刺韩傀( ) ⑸休祲降于天( ) ⑹天下缟素(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以头抢地耳:_______
②皆布衣之士也:_______
③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
3.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 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 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 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5.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选文,按要求答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 )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
1.⑴fú ⑵qiāng ⑶xiǎn ⑷guī ⑸jìn ⑹gǎo
2.①撞 ②平民 ③道歉
3.B
4.⑴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⑵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3)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5.⑴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⑵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6.1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2.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例题二】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字词:
(1)秦王怫然怒: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长跪而谢之曰: (4)天下缟素:
(5)徒以有先生也: (6)以头抢地耳:
(7)秦王色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 天下缟素
夫战,勇气也 可以弹素琴
C. 秦王色挠 D. 亦免冠徒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徒属皆曰:“敬受命。”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徒以有先生也
【1】(1)盛怒的样子;(2)那;(3)认错,道歉;(4)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5)只;(6)撞;(7)屈服。
【2】C;
【3】C;
【4】(1)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只因为有先生你啊。
【例题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故不错意也:
(3)而君逆寡人者: (4)安陵君其许寡人:
(5)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6)请广于君:
(7)岂直五百里哉: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愿终守之弗敢易     未果,寻病终
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否,非若是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雎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D.唐雎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岂直五百里哉
1. (1)交换;(2)通“措”,置意;(3)违背;(4)可要;(5)出使;(6)扩充;(7)只,仅仅。
2. C
3. C
4. (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2)更何况五百里呢?(意对即可)
【习题一】
【湛江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22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不错意也 错意:置意,错,通“措”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
C.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聂政之刺韩傀也
3. 请将文章画线句子“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4. 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2分)
1、C(“缟素”应为“穿着孝服”之意)
2、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到 / 介词,从;B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判断;C项,介词,用 / 连词,因为)
3、译文: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违背我,这不是轻视我吗?
(说明:关键词“广”、“逆”,句意准确、通顺1分)
4、侧面烘托(反衬),(1分)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1分)(说明:第二问答出一点就给1分)
【习题二】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 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
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 ”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 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 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 ’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长跪而谢之 ②寡人谕矣
③亲尝教以兵 ④许由无天下之累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4.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2分)
5. 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3分)
1.(4分)答案:①道歉 ②明白,懂得 ③兵法 ④牵累评分:每小题1分。
2.(2分)答案:C
3.(4分)答案:①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②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他们呢 评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4.(2分)答案: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正气凛然。郑同:有谋有略、善于辞令、机智聪慧,谦虚文雅评分:每个人物1分,答出1点得0.5分,答出两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5.(3分)答案:唐雎:针锋相对,直言相谏。郑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评分:答对一个人物得2分,全部答出得3分。意思对即可。
【习题三】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B. 何为者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 或异二者之为
C. 吾欲辱之,何以也 D. 要离之刺庆忌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甚矣,汝之不惠
2. 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 【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分)
愤怒
4. 【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 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
5. 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取胜,晏子主要是靠取胜。(2分)
1.D(3分)
2.(1)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2)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评分:4分。每小题2分)
3.威胁 害怕(色挠)(评分:2分。每空1分,大意对即可)。
4.郑重(2分)
5. 勇敢 智慧(评分:2分。每空1分)
复习任务
【童生试】
一、重点词语解释(10分)
1. 不辱使命 2. 以五百里易安陵
3. 岂直五百里哉 4. 怫然怒
5. 以头抢地耳 6. 休祲
7. 色挠 8. 长跪而谢之
9. 寡人谕矣 10. 徒以有先生也
二、解释以下例句中的词类活用(8分)
1. 亦免冠徒跣
2. 请广于君
3. 轻寡人与
4. 天下缟素
一、1、辱: 辱没、辜负 2、易: 交换 3、直:只,仅仅 4、怫:盛怒
5、抢:撞 6、休祲:吉凶的征兆 7、挠,屈服 8、谢:道歉
9、通“喻”,明白,懂得 10、徒:只
二、徒: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光着
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大
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缟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丧服
【乡试】
【甲】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 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发]打开。[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卒]“猝”,突然。[郎中]宫廷的侍卫。
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长跪而谢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寡人谕矣( ) (4)图穷而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1.(1)道歉;(2)介词,从;(3)由...明白,懂得;(4)穷尽,完结
2.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B
【会试】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 ”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①,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②。”
注释:①卒然:同“猝”,突然。②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
1. 解释下列加点字:(8分)
(1)秦王怫然怒( ) (2)布衣之怒( )
(3)以头抢地耳( ) (4)天下缟素( )
(5)存赵国( ) (6)人之有德于我也( )
(7)愿君之忘之也!( ) (8)唐雎谓信陵君曰(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3. 选文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试从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的手法比较两语段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盛怒的样子 ②平民③撞 ④穿丧服⑤保存,使……保存 ⑥ 对于⑦希望⑧告诉,对……说
2.(1)你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
(2)别人讨厌我,我一定要知道,我讨厌别人,不可以让别人知道。
3(4分)(1)相同点:形式上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语言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说对一点即可)
(2)不同点:主要是两篇文章表达的中心不同,体现了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
(一)文主要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精神;
(二)文主要写唐雎忠告信陵君:切忌以恩人自居。话虽不多,却发人深省。表现了唐雎的为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