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五年级科学下册《搭支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吸管、大头针、剪刀、透明胶、细线等
教学过程
1、 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
1、出示书上的图片
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2、 猜(读):联系旧知 自主尝试
2、分组讨论,汇报想法,相互评议。
3、揭题:(板书课题)
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探:合作探究 点拨辅导
1、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
3、学生动手搭支架。
4、汇报研究成果。
5、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
6、学生活动。
1、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8、谈话:同学们,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
9、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
10、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
11、分组进行搭建工作,师巡视帮助。
12、谈话: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成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13、学生讨论、回答。
14、学生分组实验。
15、汇报实验结果,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
16、提问: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
17、学生讨论、回答。
18、提问: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
19、学生讨论、回答。
20、学生动手活动。
21、汇报、小结。
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
构不容易变形。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4、 用:训练推进 拓展延伸
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支架,它们有什么特点吗?了解三角形
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搭支架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例如自行车脚踏板与后轮之间的部分,或者是学生们经常接触的四驱车内部结构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对熟悉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平日接触的简单玩具中
丰富的表象和直观的模型是学生认识传动装置和了解动力传递方式的基础,此处借助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呈现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传动装置,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传动装置中动力传递的过程,也更好地理解了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此处实验表格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我首先引导学生看懂表格,明确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再进行实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得到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实验结果,也更容易独立总结出链条传动的特点。因为有了前面链条传动的研究作为基础,这里齿轮传动的特点比较容易总结。因此,这里我没有仅仅满足于此,而是对知识加以拓展和延伸,把装置中齿轮的数量从最基本的两个增加到三个,甚至是四个,让学生更深入地研究齿轮传动还有哪些特点。这里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深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其实蕴藏着很多科学的奥秘,从而使认知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