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下册2.5相貌各异的我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下册2.5相貌各异的我们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6 12: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5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相貌各异的我们》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5课。这一课是以生物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认识,从而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材以“为什么我们容易从众多的人中找出某一个来”作为引入,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第一项活动“观察我们的不同”,引导学生以周围的同学为观察对象,选择相貌特征观察并画出来,在观察和寻找“我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后,思考“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体器官但每个人却又不相同”的问题,发现相同的相貌特征又表现出不同的性状。通过第二项“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活动将观察的范围从小组扩大到全班,将观察的对象聚焦到表现出明显不同性状的几种相貌特征,让学生感受到有很多性状特征表现相同而产生思考: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在第三项活动中,当学生将一些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组合起来时,会发现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由此推想到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的原因。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讲,认识我们的相貌是各不相同的话题并没有多大吸引力,这是他们已有的认知,因此,我们围绕着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来设计一个更有一定深度的科学探究过程。我们了解到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选择从观察层次的递进,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侧重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将“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为载体,给予学生科学探究过程更为丰富的体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将经历一个观察相貌特征、收集证据、分析和整理数据的科学过程,从而意识到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
2.知道人类有不同的相貌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生命个体。
3.意识到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人类有不同的相貌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
认识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辨析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平面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动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我们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二、游戏激趣,引入探究
1.猜谜认人游戏。请屏幕前的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描述,从图中找出相对应的同学。
我们是凭借什么找到这些同学的?
我们把发际、眉、眼、鼻、口、脸型等呈现出来的特征称为相貌特征,而将单眼皮、双眼皮等描述为眼皮这个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
现在请大家拿出镜子,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看看你都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自己。
三、小组观察记录
1.认识5个可遗传相貌特征(耳垂、发际、下颌中央、舌头、大拇指)
2.小组观察记录《相貌特征观察记录表》
3.小组汇报记录结果
6.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看起来各不相同呢?如果将不同相貌特征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呢?
利用“相貌特征圆盘”了解相貌特征组合规律
1.从“相貌特征圆盘”找出自己的编号
2.收集全班的相貌特征数据,整理“相貌特征圆盘”的编号,再进行数据的统计。
3.了解相貌特征组合规律
4.由此可见,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了解变异
1.观察双胞胎和亲子之间的相貌特征
2.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亲子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称之为变异。
3.除此之外,食物营养、生活方式再加上后天生活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的相貌。
人除了相貌特征,还有哪些遗传现象呢?
1.血型、体态、性格、行为方式,都有可能与我们的父母相似。
2.一些疾病,如红绿色盲、高血压、血友病等都是可以遗传的。
七、课后练习
1.在家里观察并记录你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等亲人的各种相貌特征,并与自己的相貌进行比较。
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