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赵普》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1 21: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赵 普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小故事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加下划线字注音
阖户 启箧 处决 既薨

龌龊 奏牍 掷地 补缀héqièchǔhōngwò chuòdúzhuìzhì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习: 寡: 学术:
及: 为: 以: 熟悉少学问用等到担任,做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拿出书,整天在读。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
读之竟日。释: 第: 阖:
户: 启: 箧: 竟日:放下府第,大的住宅关门打开书箱整天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次日: 临: 处决:
如流: 既:
薨: 发: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它,原来是一部《论语》。
第二天处理处理决断已经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古代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打开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性深沉: 岸谷:
忌克: 而:
以: 为: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性情沉着形容人严肃刚正但是对人忌妒刻薄把作为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龌龊:
循默:
其: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赵普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尝: 奏: 荐:
为: 用: 明日:
复: 亦: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官,宋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推荐)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
曾经上奏推荐做任用第二天又也,还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怒: 碎裂:
掷: 颜色:
以: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那人,太祖生气了,把他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面色不改,跪在地上把碎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
生气扔连词,不译把……撕碎(使动用法)脸色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他日: 补缀:
复: 乃:
悟: 卒:过些日子(他)把这些旧奏章修补连结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宋太祖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过些日子修补连结才终于明白又,再练习:解释一词多义以太祖常劝以读书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而拾之以归为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及为相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介词,拿,用)(把)(连词)(担任,做)(作为)(担任,做)古今异义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这幅画的颜色很鲜。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形容人品质恶劣)(面容颜色)(色彩)(不干净,肮脏)这人思想真龌龊3.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处决了。(处理决断)(枪毙)4、 普性深沉有岸谷这人真深沉(沉着)(思想感情不外露)5、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尝起来不错(曾经)(品尝) 1、课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刻苦读书;
奏荐人才。研读课文,深入探究“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运用了动作细节的描写)
“阖”:表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
可见其要读书的决心之大。
“阖、启、取、读”:一连贯的动作描写,凸现出赵普为
国而勤奋学习的精神。
“读之竟日”体现了读书专心致志。处决如流(体现赵普学以致用的精神)2、结合文中词句,具体分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描写赵普刻苦读书的?赵普刻苦读书有什么益处? 在这一事件中体现赵普怎样的精神? 尝奏荐复奏其人又以其人奏复奏如初 不用 亦不用怒,碎裂奏牍掷地 乃悟,卒用其人3、在推荐人才的时候赵普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是怎么解决的?4、结合文中词语分析在四次奏荐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刻画赵普的?
体现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运用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
“跪”“拾”:此举非常冒险,极有可能再次触犯龙威。
“补缀”:要恢复原样,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
“复奏”:反映他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这些细节描写,以形传神,写出赵普遇事沉着冷静,不顾个人安危,为国举荐人才,做事持之以恒,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5、对太祖动作细节的描写有何作用?
“碎裂奏牍掷地”
“碎裂、掷”表示愤怒的程度,连续的动作中可见太祖怒不可遏的样子。
写太祖是为了衬托赵普的不顾个人安危,为国荐才的精神。6、写赵普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都体现了同一个中心,你能在文中找出原句吗?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7、结合全文,你认为赵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评价人物要全面)赵普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读书勤奋刻苦,专心致志,能知人善任,遇事沉着冷静,做事刚毅果断,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扩展延伸1、从赵普的事迹中,你得到那些启示?正面读书要刻苦;珍惜时间;读书要精;学以致用;要一心为国;要勇于坚持‥‥‥反面少时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说话办事要讲策略‥‥‥评价人物要一分为二,客观全面地评价2、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一、两例并谈谈它们对你的影响吗?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闻鸡起舞
董必武晚年用手杖做笔来练字
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是个读书迷
安徒生墨水瓶的启示如:徐悲鸿推荐齐白石做教授,傅抱石出国留学
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
顾况初识白居易
韩愈慧眼识诗才
列夫托尔斯泰推荐罗曼·罗兰3、赵普居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可能吗?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的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老师看法:书并不在于读的越多越好,而是在于读精,读透,还要有自己的感悟,最后再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把书读好。 1、请用“∕”标出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太 祖 常 劝 以 读 书  (2)在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分)
(1)普少习吏事(少: ) (2)读之竟日(竟日: )
(3)普颜色不变(颜色:) (4)太祖乃悟(乃悟 )
3、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每句不超出6字)(6分)
(1)□□□□□□ (2)□□□□□□
4、假设今人要为赵普立一块纪念碑,约请你撰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你会这样写:
(不超出30字)(4分)
1、(1)太祖∕常劝以读书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2、(1)年轻时。 (2)整天。 (3)脸色;神色。(4)这才明白;这才理解。??3、(1)赵普刻苦读书 (2)赵普奏荐人才。 4、要突出赵普学习勤奋刻苦、以天下事为己任、有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意志。 1.用文中句子回答问题。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2)读书给赵普带来的好处是:
(3)赵普所读的书是:
2.翻译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这句话是对赵普的批评还是赞扬?请谈谈看法。
3.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4.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
5.阅读课文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一个人? (1)寡学术 (2)临政,处决如流 (3)《论语》二十篇 2.赵普性格深沉严肃,虽然常对人忌妒刻薄,却能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这句话介绍了赵普的性格特点,指出了不足之处,更主要的则是赞扬他严肃刚正,“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 3.废寝忘食 韦编三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十年寒窗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4.赵普一再推荐的人肯定是人才,应该使用 5.是一个勤奋向上,严肃刚正,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的人。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他日补缀旧纸( )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
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
4、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1、熟悉 整日 脸色、神色 修补2、赵普性情深沉,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嫉妒而好胜,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3、B 4、这些句子是细节描写,;作用:表现出赵普勤奋刻苦读书,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的品质。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选自《宋史?赵普传》)
翻译:……。太祖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悼,对身边的人说:“……我做皇帝以来,常常用优厚的礼仪待他,赵普也竭尽全力忠心报效(朝廷),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
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你猜测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说出它们的意思。
②从文中找出与材料中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请你概括选文的内容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 选文原句:
选文内容概括:① ② 5、选文原句: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选文概括:①为治理国家而勤奋读书;②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7、请用“/”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
太 祖 常 劝 以 读 书       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8、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普又以其人奏。       D、俱以假山显。
9、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迪?你还能举一二个古人勤奋学习的事迹吗?
7、太祖/常劝以读书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