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2:59: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6张PPT)
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是茅屋,光照千古。这就是成都杜甫草堂,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1200多年前的一阵秋风掀去了茅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唐,走进成都浣花溪畔的那座简陋的茅屋,去感受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高尚情怀。
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彩的语言,体会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3、体会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目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军官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者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背景链接
“茅屋为秋风所破”交代了诗的内容;歌,交代了诗的体裁,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体诗。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上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题目释义
茅屋为(wéi)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茅(chónɡ)。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ɡ)林梢,下者/飘转(zhuǎn)/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ɡ)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朗读停顿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 长林梢,下者飘转沉 塘坳。
挂着,挂住
疏通文意
翻译: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多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飞旋转,沉在池塘水中。
秋深
吼叫
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
江边的地方

水边低地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 对面 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靠着手杖
疏通文意
翻译: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喝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竟然忍心这样

当面
喝止不住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疏通文意
翻译: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的云黑得像墨一样,深秋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冰冷如铁板,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会儿
被子
像墨一样黑
睡觉不老实
阴沉迷蒙的样子
接近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
到天明
疏通文意
翻译:屋漏床湿,没有一块干的地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吗(整夜)没有停止。自从安史之乱以后,(我的)睡眠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
战乱,指安史之乱
怎能、如何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
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 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疏通文意
翻译: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遇到风雨也不会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能出现这高耸的房屋,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挨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怎么
贫寒的士人
庇护
安稳得像山一样
高耸的样子
同“现”,出现
值得
1、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2、一词多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被
忍能对面为盗贼:做
八月秋高风怒号:深
高者挂罥长林梢:从下向上看,离地面远


文言积累
焦口燥呼不得:能
安得广厦千万间:得到
归来倚杖自叹息:独自
自经丧乱少睡眠:自从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哪里
文言积累



3、古今异义
①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接近;今义:方向)
②卷我屋上三重茅(古义:概数,表示多数;今义:表示确数“三”)
文言积累
第一节:秋风破屋
第二节:群童抱茅
第三节:夜雨湿屋
第四节:祈求广厦
这首诗共四节,分别给每一节拟一个小标题,体会每一节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又是怎么运用表达方式的。
整体把握
焦灼苦痛
无奈痛心
忧思痛苦
忧国忧民
写景叙事
直抒胸臆
找出这首诗的主旨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整体把握
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运用拟人,从听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狂;
“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
“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一系列动词细致传神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再现了秋风破屋的过程,侧写风大;
合作探究
“三重”一词突出了被卷走的茅草之多,侧面烘托秋风之大之猛烈。
作用:这样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焦灼苦痛,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合作探究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老”其实不是写年龄,而是写心情,揭示了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普遍贫困。
合作探究
“归来依仗自叹息”,诗人叹息什么?
(1)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所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2)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3)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及国家的命运。
合作探究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
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渲染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文写秋雨漏屋、忧思深沉做铺垫。
合作探究
“布衾多年冷似铁”和“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现力?
合作探究
比喻。
把布衾比作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又冷又硬的特点,可见杜甫生活之困窘;把雨点比作下垂的麻线,形象地写出了雨点的密集,可见诗人生活之艰难。
哪两句表现了诗人痛苦难眠的心情?如何理解这两句?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两句一语双关,一写眼前景,写出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写国家在风雨飘摇中何时能安定。既表现了诗人对个人不幸遭遇的痛苦,更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立意高远。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从个人安居推及世间他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穷苦人的温暖,表达了舍己为人、愿为理想献身的伟大精神。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首诗描述了茅屋遭受风卷雨淋的情景,并由此想到了饱经战乱、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表达了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是怎样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第一节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节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节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节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节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第四节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节的层层铺叙,为第四节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合作探究
(1)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
(2)描写、记叙、抒情有机结合。
写作特色
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
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
课堂小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破屋 焦灼苦痛
群童抱茅 无奈痛心
夜雨湿屋 忧思痛苦
祈求广厦 忧国忧民
板书设计
写景叙事
直抒胸臆
现实
理想
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名句?
①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③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⑧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拓展延伸
1、理解性默写。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秋天凄凉暗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心愿、 抒发诗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句子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课堂检测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课堂检测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这首诗中有几组对比,如“漏”屋与“广厦”;“长夜沾湿”与“风雨不动”;“俱欢颜”与“死亦足”,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这些鲜明的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现了杜甫改革现实的理想,以及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