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
石 壕 吏
杜 甫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唐王朝曾经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开放包容的大帝国。由于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帝国从此走向衰亡。战乱意味着城市毁灭,田园荒芜,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和诗圣杜甫一起来到石壕村,去重温那段兵荒马乱的历史,感受诗人心系苍生的情怀。
导入新课
1、了解杜甫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2、把握诗歌内容,了解藏问于答的写法及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
3、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目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军官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者简介
公元759年,唐军在邺城大败,数十万人死伤殆尽。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当时,身在洛阳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被迫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而《石壕吏》讲述的这个故事是作者亲眼目睹的当时生活中真实的一幕。
背景链接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读音停顿
石壕吏
暮 投石壕村,有吏夜 捉人。
老翁逾墙 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傍晚
投宿
差役
抓壮丁
喊,叫嚷
多么
哭
悲苦,凄苦
越过
跑,逃跑
译文:傍晚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强行征兵。老翁翻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喊叫是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是多么悲苦!
疏通文意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
上前
儿子
防守
幸存的,活着的
苟且活着
永远的完结
捎信回来
新近,刚刚
译文:(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在邺城戍守。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就永远结束了!
疏通文意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指男人
老妇
跟从
因为“有孙”,所以“母未去”
泛指衣服
译文:家里再也没有别的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们连夜赶回营去,
疏通文意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 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应征
指夜深
好像
兵役
还能够
译文:赶快到河阳去应征服役,还来得及为军队准备早饭。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好像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老翁告别。
疏通文意
低声的哭泣
指向前赶路
1、古今异义
①一男附书至
(古义:捎,寄; 今义:附加,附带)
②室中更无人
(古义:再; 今义:更加,更换)
③天明登前途
(古义:前方的路途;今义:前方的光景,比喻义)
2、词类活用
听妇前致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文言积累
这首诗是围绕哪两个字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主要人物是谁?
捉人。
时间顺序
老妇和差役。
整体把握
差役最终抓到人没有?从哪一句能看出来?
抓到了。
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能看出来,老妇被抓走,到河阳军中做饭去了。
整体把握
这首诗可以分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致词的由来:有吏夜捉人。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2-3):致词的内容:重大牺牲、家中现状、自请应役。 这是故事的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4):致词的结果:独与老翁别。这是故事的结局。
整体把握
“暮投石壕村”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时值战乱,诗人不敢走大路,或者城镇已经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揭示了兵荒马乱的社会现状。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
“捉人”而不是“征兵”,表明差役强抓老百姓当兵,非常横暴;
“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突袭,阴险狠毒,也暗示战事紧张。
这句诗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渲染紧张恐怖的气氛,总领全文。
合作探究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对比。
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彩,突出差役的横暴冷酷和老妇的悲苦可怜,表现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合作探究
分析老妇的致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①三男戍:三男都去应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之苛酷;
②二男死:三男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③媳无裙: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贫病交加,可见战争破坏严重;
④妇夜往:年老体弱,却被迫服役,可见百姓受害之重。
合作探究
老妇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有什么用意?
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放过自己一家。
合作探究
老妇自请应役的原因是什么?
既担心家人,以此来掩护,又勇担苦难,支持平息安史之乱。
合作探究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到底谁在“泣幽咽”呢?
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和家破人亡的老翁。还有家家户户被抓走遗留的可怜百姓。还有诗人杜甫。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结尾两句呼应开头。一个“独”字暗示老妇已去承担那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苦心情都无法表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
合作探究
杜甫为什么没有被抓走呢?
因为杜甫当时做的是华州司功参军,是一名官员,不在征兵范围。
合作探究
杜甫为什么对悍吏捉人保持了沉默?甚至都没有安慰老翁呢?
从时代背景看,这场平叛战争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杜甫支持并希望它能够获胜!这难以避免地需要人民从大局出发,做出牺牲。
他也很同情百姓在这场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境遇,他也很憎恨官吏的残暴!但是一人之力无法改变当前局势,诗人内心痛苦且无奈!
合作探究
谈谈你对差役和老妇的印象。
差役:凶狠、霸道、阴险。
老妇:不幸、痛苦;但在危急之下,机智应对,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勇担苦难的精神。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首叙事诗通过诗人的见闻,揭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石壕老妇勇担苦难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差役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
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役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
合作探究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最后是差役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
这种写法叫“藏问于答”,以老妇人的悲苦来反衬差役的横暴,这样写不仅节省笔墨,而且更真切感人,还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表现了诗歌的含蓄性特点。
合作探究
(1)寓情于事。
(2)藏问于答。
(3)言简义丰。
写作特色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的差役乘夜捉人的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诗既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课堂小结
有吏夜捉人——差役横暴
老妇前致词——人民灾难深重
独与老翁别——诗人悲愤同情
板书设计
忧国忧民
石壕吏
1、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__________,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②《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③《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有吏夜捉人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④《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急应河阳役”中“急”字该怎么理解?
战事紧;老妇聪明机智,掩护家人,勇担苦难。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