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05 19:1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练习
一、选择题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乙实验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鉴别 和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碳还原氧化铜过程中,红色粉末变黑色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了解常见食物的酸碱度,对于我们的合理膳食与身体健康,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室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鸡蛋清: B.牛奶:
C.葡萄汁: D.苹果汁: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生活、生产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废旧电池中的化学物质能严重污染环境
B.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指的是二氧化碳使人中毒
C.煤井中要严禁烟火,以防止火灾或爆炸
D.改良酸性土壤可以撒适量的熟石灰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测定某溶液的 时,先用水将 试纸润湿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给液体加热
常温下,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鸡蛋清
一些食物的近似 如下:牛奶 ;鸡蛋清 ;柠檬 ;番茄 ,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牛奶 B.鸡蛋清 C.柠檬 D.番茄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D.常温下碱溶液的 大于 ,碳酸钠溶液的 大于 ,则碳酸钠属于碱
如表是人体内某些液体的 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 B.胃液 C.血液 D.尿液
某露置于空气中的 固体,测得其中 元素质量分数为 ,取 该 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怡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 的质量为
B.生成的氰化钙中钙元素质量为
C. 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
D.样品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有气泡产生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根本保证,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氧气验满
C.稀释浓硫酸 D.熄灭酒精灯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和 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氮气可充填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
C.熟石灰可处理碱性污水
D.食醋可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二、综合题(共1题)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 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1) 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需收集一瓶氧气用于蜡烛燃烧后产物的检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 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 ,如果用 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导管 (填“左”或“右”)进入,另一端导管再连接 装置即可。
(4) 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 、 所示实验, 中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 色,写出纸花变色的符号表达式 。
(5) 如图 是一种操作简便的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较图 装置的优点是 ,使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应先进行 ,后加入药品,反应一段时间后,若收集不到气体,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
1. 【答案】B
【解析】A、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闭,被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吸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正确;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铵升华导致的消失,错误;
C、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正确;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B。
【知识点】水蒸气的检验、碱和指示剂、实验反思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
2. 【答案】A
【解析】A、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
B、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不一致;
C、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过程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该选项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不一致;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不一致。
故选:A。
【知识点】氢氧化钙的制备、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 【答案】A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4. 【答案】D
【解析】A、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是氯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碳酸钠属于盐,故B错误;
C、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错误;
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所以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故D正确。
【知识点】碱、单质、氧化物、中和反应的判断
5. 【答案】B
【解析】A、废旧电池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故A正确;
B、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用煤炉取暖时在屋里洒水并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B错误;
C、因为矿井里含有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应该严禁烟火。故C正确;
D、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B。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氢氧化钙的用途、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6. 【答案】A
【解析】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可能会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岀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睑的,故B错误;
C.先用水将 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改变了溶液的浓度,故C错误;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浓硫酸的稀释、胶头滴管的使用、失火事故的处理、pH试纸的使用
7. 【答案】D
【知识点】浓硫酸的稀释、液态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加热
8. 【答案】A
【解析】A.苹果汁的 为 ,小于 ,显酸性;
B.葡萄汁的 为 ,小于 ,显酸性;
C.牛奶的 为 ,小于 ,显酸性;
D.鸡蛋清的 为 ,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 小于 时,呈酸性,且 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 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9. 【答案】B
【解析】A.牛奶的 是 ,小于 ,呈酸性,故A错误;
B.鸡蛋清的 是 ,大于 ,呈碱性,故B正确;
C.柠檬的 是 ,小于 ,呈酸性,故C错误;
D.番茄的 是 ,小于 ,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B。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0. 【答案】A
【知识点】中和反应的判断、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碳酸盐的检验、化合物
11. 【答案】B
【解析】A.胆汁的 为 ,大于 ,显碱性;
B.胃液的 为 ,小于 ,显酸性;
C.血液的 为 ,大于 ,显碱性;
D.尿液的 为 ,酸性至中性到碱性;根据当溶液的 小于 时,呈酸性,且 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 最小,酸性最强,故B正确。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2.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氢氧化钙的制备、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碱和酸性气体
13.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浓硫酸的稀释、液态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
14.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中和反应的判断、分子的概念、酸
15. 【答案】C
【解析】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填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故B正确;
C.熟石灰显碱性,可处理酸性污水,故C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酸反应,食醋可以除去水垢,故D正确。
【知识点】碳酸钙和酸的反应、氢氧化钙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氮气的用途
二、综合题(共1题)
16. 【答案】
(1) 长颈漏斗;水槽
(2) ;;
(3) ;左
(4) ;红;
(5)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气密性检查;加入的药品太少或加入药品后没有塞紧橡皮塞
【解析】
(1) 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
(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 来制取;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水,若检验石蜡燃烧的产物应该有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答案为:;;。
(3) 在实验室中,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用盛有浓硫酸的装置 来干燥二氧化碳时,应该长进短出;故答案为:;左。
(4) 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红;。
(5) 图 所示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使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应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反应一段时间后,若收集不到气体,可能的原因是加入的药品太少或加入药品后没有塞紧橡皮塞;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气密性检査;加入的药品太少或加入药品后没有塞紧橡皮塞。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氧气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气密性的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除杂、氧气实验室制备-收集、氧气和铁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气体发生装置、酸和指示剂、常用仪器名称的判断、氧气实验室制备-发生装置